戚從
(河南省財經學校,河南 鄭州 450012)
談會計教學組織與教學方法改革
戚從
(河南省財經學校,河南 鄭州 450012)
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會計環境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的會計環境對會計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當前會計教學需根據會計環境的變化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以便其能適應經濟的發展變化。隨著當前社會上會計從業人員的不斷增加,會計市場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急需建立起一只高素質的會計隊伍。因此,對會計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便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和要求的會計從業人員。
會計;教學;組織;方法;改革
新的會計環境和會計人才市場對當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會計從業人員需擁有更高的專業素質。因此,當前會計教學需根據會計環境的變化和人才市場的要求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需要按照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并根據教學規律、學科特點及學生自身學習特點,科學的組織會計教學,并運用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培養出優質的會計專業人員。
(一)會計信息化教學思想相對陳舊。目前,許多高校的會計信息化教學思想仍停留在以往的電算化階段上,會計電算化的出現是為適應信息化時代和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而產生的。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決定企業較為注重會計的管理和決策,較為強調會計輸出結果的效率及其增值性;然而會計電算化卻較為注重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效率,較為注重會計核算業務及財務會計處理及分析報告;從企業要求和學校培養目標來看,兩者有著明顯的差異。當前的會計教學仍注重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始終是財會類專業的重點科目。由于企業要求和高校培養目標的不一致,如這種現狀仍不改變,則高校會計信息化教學目標很難實現。因此當前的會計教學要根據企業的要求實行轉變,要貫徹培養操作型和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思想,在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方面都需要進行改造及設置。
(二)教學方法較為落后。在以往的會計課堂教學中,教師較多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會計教學,學生不是主動學習,而是被動地接受會計知識,課堂上較少進行積極主動思考,學生思維較為閉塞,僅依靠死記硬背地方法來應對學校測驗。“滿堂灌”這種教學方法很是滯后,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具體運用。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培養下,學生可能學會了簡單的編制分錄,怎樣制作報表,但在如何應對和解決日益復雜的企業問題和會計問題方面還顯得尤為不足。
(三)教學觀念未及時轉變。會計教學的教學觀念未及時轉變,仍停留在以往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上。在會計教學課堂上,教師仍居于主導地位,學生都是較為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學生非常依賴教師講解,缺乏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在學習上色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一)樹立終身教育觀念。終身教育是著眼于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應付不斷變化并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積累。終身教育觀念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對于工具性知識的掌握及運用,注重學生的終身教育和學習。因此,在會計教學中應該樹立終身教育觀,注重授予學生以學習方法,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與實踐。培養學生各種學習能力,特別是如何學習的能力,使其你能夠適應會計環境的不斷變化,使他們能夠不斷適應社會的變化。
(二)處理好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會計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知識、有能力、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以便其能適應企業的要求,謀得自身發展。現代會計環境要求會計人員需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素質,以便適應當前經濟的高速發展。當前企業也對會計從業人員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會計工作人員不僅要提供財務數據,更要積極地參與企業管理與決策,提供準確、適時的財務信息,以便企業進行準確、科學決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當前的會計環境復雜多變,對會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為考驗財會專業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以后是否能夠適應職業要求,能否在各種情況下隨機應變、靈活知識解決問題,是否能夠在工作崗位上不斷發展并提高自身能力。因此,在會計教學中必須貫徹素質教育的原則,在重視知識傳授的基礎上,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
(三)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法與手段。當前社會都倡導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樹立“學生為主體” 的教學理念。然而,在當前的會計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以教師為主體的現象,教師仍是整個課堂的中心,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未被重視。在課堂中教師主要是進行單純的會計理論知識的講解,進行單向式的知識灌輸,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則傾向于是學習的機器,只是單純的獲取知識,整個課堂顯得很是沉悶、壓抑,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沒有進行獨立思考,思維很是閉塞,不夠活躍。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由講授者向引導者轉變,通過提問、設疑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知識,主動思考,以便創造一種較為活躍的課堂氛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還應多采取多媒體教學,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擴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會計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會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處理好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會計知識的具體運用。教師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課堂教學:1。全面推行案例教學。教師可結合豐富的案例進行課堂教學,運用具體案例使學生進行分析,增強學生自己對會計知識的了解和運用。2.完善會計實驗教學,強化會計實驗結果。教師可多多收集實際案例,宮學生在實驗室里進行模擬,運用已有的會計知識處理各種會計事項,提高自身能力。3.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習基地。學校可與社會上的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習基地,是學生在實習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1]鄒敏,《談有效實施高校會計教學活動——會計教學組織、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張鳳英、劉翠玲,《會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財會通訊,2006年09期.
[3]陳之舉,《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學改革研究》,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2008年.
[4]奚園,《財務會計教學方法改革研究》,商業會計,2015年02期.
G42
A
1671-864X(2015)12-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