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勇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遼寧 遼陽 111000)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產教結合教學體系的構建
黃富勇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遼寧 遼陽 111000)
近年來,國家對高等院校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使得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政策和財政的支持和扶持,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產教結合的教學體系的構建即符合了高等院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是一門與工程技術專業、經濟管理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工程監理專業、經濟學和管理學密切相關的學科,它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適應現代化的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德智體美的要求極高,專業方向性明確,就業率較高,就業前景廣闊,但易受到國內外經濟和政策形勢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有盛有衰,但總體來說,其發展趨勢仍是樂觀的。產教結合是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改革中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學校為專業教學而提供的技術服務,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訓、參觀相關企業車間,將理論運用到實訓中,深入實踐,透徹地理解理論知識,為職業生涯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產教結合教學體系的構建為社會培養了務實型人才,以專業的知識、過硬的技術能力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現代化社會創造更多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是,在產教結合的新型教學方式改革進程中仍出現了諸多問題,本文就部分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設性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產教結合教學體系構建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產教結合教學體系的構建是教學研討中提出的重點課題,它的成功實踐為企業輸送了大量專業對口型人才,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在經濟體制的轉型期,傳統的技能教學方式已然不能滿足企業用工要求,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所以,產教結合的教育方式是有效解決該問題的重要方法,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必須依靠實踐,必須走產教結合的路子。
(一)知識和技能的統一性。知識和技能統一服務于社會經濟建設。
(二)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專業化強。該專業涵蓋領域廣,包含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在產教結合模式下具有特殊性。
(三)供需不平衡性。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為非勞動密集型專業,企業用工需求“大”的同時人才供應不足,勞動者素質低,不能滿足企業用工的高要求。
(四)崗位技術能力的綜合性強。從業者需擁有多種技能,擔當不同角色,該專業隊從業者技能和創新能力要求高。
(五)產教結合形式的多樣化。
(一)部分教師對產教結合教學模式認識不足。部分教師不能科學地認識產教結合模式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形式化,教學內容空洞化,教學思路封閉,課堂缺乏生命力,實訓周也仍是強調學生多學基礎文化和專業基礎知識,實訓項目不能及時完成,忽視對相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的教學,學生在實訓中浪費時間,走馬觀花,教學成果嚴重縮水,質量低,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制度不完善。學校在產教結合教學方面的制度不完善,沒有制度的保證,便會使產教結合教學成為空談。
(三)學校實力條件不足,設備不能完備地配備。學校在師資等軟實力,資金等硬實力方面不足以建設實訓基地和配備實訓設施,不具備開展產教結合教學的條件
教師應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產教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務實的精深為學生諒解相關案例和儀器的使用方法,帶領學生參觀相關企業,認真地與學生完成實訓項目,結合實際情況,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專業知識調用能力,以企業用工需求為重要考量,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并努力朝著為企業培養人才的方向發展。學校啟用“雙師”教學,一線教師和一線職工雙向為師,雙向教學,校企合作,師資充足,及時溝通,統一方法,增進聯系,學校與企業共同執行教材選訂,課后研討,科學地設置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法,多種情境教學,實現高端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建立預備員工制度,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優異者可成為企業重點培養對象。
(一)建立實訓樓,設置實訓周。實訓樓是學校產教結合教學模式開展的基地,是學校的硬件,優秀的硬件包括先進的設備儀器,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操作,鞏固基礎理論知識;再加之學校的軟件——具有完備的、有建設性的知識職稱服務教學體系,學生反復練習,達到技能熟練要求,教學方式、時間、場地靈活,如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的等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在這些方面值得學習和參考。
(二)以項目為任務開展教學。制作項目工單,學生按要求實施、完成項目,教師適時指導,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達到實訓目的。
(三)校企合作開展產教結合。教師帶隊進入企業實踐,在企業頂崗實習,學生獨立完成企業工作任務,了解職業現狀、前景,培養自身職業素養,為職業生涯打基礎。
(四)樹立正確的產教結合教育教學觀念。制定較為健全的教學制度和政策,以制度為保證;學校尋求社會資源支持,增強軟實力和硬實力,聘用企業專家授課,雙師教學,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發展產教結合教學模式;定期培訓教師,教師到一線企業進行實踐,積累經驗,增加認知,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為產教結合教學提供知識、經驗、方法、課程設計靈感,開發優秀的教學課程,適應課改要求,并不斷地創新產教結合教學模式,以實踐為基礎,提升認知能力。
總而言之,生產與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教學為生產提供人才,生產為教學提供方法,教學是目標,以生產為立足點,教學、生產相互融合,從實際出發,注重實踐,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適應崗位的能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教會學生會學、會做,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產教結合教學體系構建必須承接正確的傳統教學模式,摒棄錯誤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拓能力,使學生成為專業化人才,成為綜合型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只有學校企業合作培養人才,教學中植入企業文化、企業用人制度、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企業效率和效益意識,以全新的育人理念辦學,建立健全的教學制度和相應的政策,提高自身綜合實力,才能全方位地推進產教結合教學模式,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才能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才能使莘莘學子在激烈的職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1]蘇俊玲;美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李海燕;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黃鵬;我國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關系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8年.
G642
A
1671-864X(2015)12-0282-01
黃富勇,男(1975-03-),講師,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