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靳君 楊 蕊 李小萍 林 晶 瑤 蘭
老年臥床肺部感染患者的針對性護理
王靳君 楊 蕊 李小萍 林 晶 瑤 蘭
目的 探討對老年臥床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資料8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排痰量、血氧飽和度(SaO2)及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排痰量明顯多于對照組,排痰后S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臥床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狀態,排痰效果較好,是一種理想的護理方法。
老年臥床;肺部感染;針對性護理;焦慮;抑郁;排痰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老年人呼吸系統老化,氣管、支氣管黏膜纖毛運動減弱[1],不能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伴有咯痰困難癥狀,直接影響疾病的康復。因此,及時有效排出分泌物,是治療肺部感染的關鍵[2],特別是對于長期臥床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治療肺部感染方面,除了全身用藥外,有效排痰也是十分重要的治療方法,而促進痰液排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臨床護理的重點和難點[3]。本研究就長期臥床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的療效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資料82例,其中男 60例,女22例,均有肺部感染基礎疾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58~79歲,平均(68±6)歲,平均體質量(70±8)kg;對照組患者中,男30例,女10例,年齡60~78歲,平均(69±7)歲,平均體質量(69±9)kg。兩組患者均臥床12個月以上,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均有咳嗽無力癥狀,X線片檢查肺部有滲出性變化,外周血白細胞升高,體溫≥38 ℃,肺部聽診有濕性啰音,X線片和CT檢查結果排除肺結核、腫瘤、氣胸等疾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質量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
1.2.1 全面評估 老年患者因對自身病情不了解而出現焦慮、緊張、悲傷、痛苦、沮喪、憂郁等不良情緒[4]。因此,入院后護理人員應首先全面收集患者的資料,客觀評估病情,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在完成醫囑的同時,積極協同醫師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心理狀態和對疾病的認知情況、患者家庭情況、文化程度、依從性等。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病情評估,工作結束后,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共同制訂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
1.2.2 心理護理 大多數長期臥床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均有一種或多種其他疾病,同時伴有來自家庭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其情感復雜多變,易產生悲觀、失落、孤獨、多慮、急躁等不良情緒。針對患者病情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幫助其排解悲觀、孤獨、多慮、急躁等不良情緒[5],鼓勵其積極戰勝病魔。在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的同時,多與其進行情感溝通,當患者情緒消極不積極配合治療時,鼓勵其做感興趣的事情,如下棋、打牌、聽音樂、聽廣播、讀報紙等活動,緩解其消極情緒。
1.2.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因人而異,要積極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6],如吸煙、酗酒、高脂飲食、暴飲暴食等。在飲食方面,患者耐受情況下,盡量多飲水,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食物,少量多餐。在病情分析方面,教育方式應因人而異,如對于少言寡語的患者可采用圖片宣傳、視頻講解的方法;對于善于交流的患者可面對面溝通,注意語言要溫和、態度要誠懇友善,切忌使用命令式的語氣同患者交流,增加患者的親近感,使其主動積極配合護理醫療工作。
1.3 觀察指標 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患者的焦慮情況,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70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患者的抑郁情況(方法同 SAS)[7]。抽吸患者深部7:00至次日7:00的痰液,置于專用量杯中,記錄24 h排痰量,連續測量3 d,取平均值。并觀察兩組患者血氧飽和度(SaO2)。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3 d后無痰液咳出,聽診雙肺無痰鳴音,呼吸音正常,SaO2≥94%;有效:治療3 d后排痰效果好,痰液易于咳出,聽診雙肺無明顯痰鳴音,呼吸音正常,SaO2≥94%;無效:治療3 d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雙肺聞及痰鳴音或呼吸音減弱,SaO2<94%。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AS、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排痰量、SaO2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排痰量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排痰前SaO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痰后,觀察組患者SaO2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對照組 40 56±6 58±9觀察組 42 47±5* 48±6*t值 3.214 7.627 P值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排痰量、SaO2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排痰量、SaO2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排痰量(ml) 排痰前 排痰后SaO2(%)對照組 40 40±13 90.4±1.5 92.1±3.4觀察組 42 70±23* 90.8±2.3 96.8±1.2*
2.3 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老年患者因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多伴有孤獨、焦慮、抑郁、悲觀等情緒,易患肺部感染,若不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會影響治療效果[8]。對老年臥床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是一種針對患者量身定制的護理方法,全面評估患者情況,進而制訂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工作。針對性護理優勢在于可幫助患者改善焦慮和抑郁程度,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精神狀況、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排痰量明顯多于對照組,排痰后SaO2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老年臥床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康復,縮短病程,減輕負擔。
綜上所述,對老年臥床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狀態,排痰效果較好,是一種理想的護理方法。
[1] 李媛媛.44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雜志,2014,9(7):154-155.
[2] 李金林.振動排痰儀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342-343.
[3] 劉麗梅.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后排痰的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3):5651-5652.
[4] 丁一,張智慧.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合并腦出血患者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7):123-124.
[5] 楊敏,劉曉虹.老年冠心病患者獨立心理社會影響因素研究[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08,29(3):131-134.
[6] 張麗偉,鐘林華.針對性護理對卒中患者抑郁及功能殘疾狀況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7):785-786.
[7] 蘇自珍,顧桂英,劉先凌,等.針對性心理護理對神經癥患者情緒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9,23(21):321-322.
[8] 朱文麗,黃純.老年臥床患者排痰護理及效果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9):7098-7099.
R473.56
A
1673-5846(2015)08-0152-03
黑龍江省牡丹江紅旗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楊蕊,E-mail:3161627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