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 胡婧
摘 要:近年來,全國各地高層火災事故頻繁,如何做好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正確認識火災危險性及研究制定防治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特點;預防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070
0 引言
筆者所在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省會城市,目前在建和已建成的超200米的高層建筑多達11棟,其中,最高建筑為綠地中心的千璽廣場,總高280米。當前,發現和解決容易誘發高層建筑火災或影響滅火救援展開的火災隱患,提升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水平和滅火救援實戰能力,已成為消防部隊面臨的重要課題。下面筆者總結一下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并對預防高層建筑火災發生提出一些建議。
1 高層建筑的定義及其火災的特點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2層及2層以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廠房或庫房劃稱為高層建筑。筆者將其火災特點簡要歸為以下三點:
(1)火勢蔓延速度快。一是高層建筑內部有各種橫、豎向管井、通道,從地面一直通到最高層。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形成煙囪效應,加速火勢的蔓延;二是高層、超高層建筑所遇到的巨大風力會加大火勢的蔓延;
(2)功能復雜、起火因素多。 高層建筑作為公眾聚集場所,使用的電器設備多,用電荷載大。功能多樣,結構復雜,如果管理不善,稍有疏忽,都會埋下火災隱患。
(3)滅火救援的限制因素多。一是舉高車高度的限制,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地區配置了能達到80米、100米的登高車,其他地區消防舉高車普遍能達到十幾層樓高的50米,對高出舉高車極限高度樓層的火災,消防員不能有效利用登高車及相關的設備進行火災撲救。二是救援能力和條件的限制。高層建筑起火時電梯受火勢影響無法使用時,救援人員在背負達20公斤的設備登樓時,速度較慢,也會消耗大量體力;大部分的高層建筑在發生火災時安全疏散主要是靠樓梯,救援人員在登高時與疏散人群若發生擠撞也會影響救援速度。
2 高層建筑火災的預防對策
高層建筑火災成因的復雜性決定了其預防也必定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2.1 強化技術保障
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結合建筑的各種功能要求,認真考慮防火安全,做好防火設計,應著重考慮以下幾方面:
合理劃分防火分區:防火分區是控制火勢的大小,防止擴大火災的基本手段,應嚴格執行。
(1)以面積大小做區域劃分: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規范和相關標準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防火分區。
(2)以功能區域劃分:根據高層建筑內各場所不同的性質和功能,進行防火分區的劃分。應根據餐飲、休閑娛樂、酒店等功能進行分區,分別采用防火墻、防火門等措施進行防火分區。
(3)以豎向井道劃分:對高層建筑內的豎向井道,必須采取相應的耐火等級隔斷和防火門、消防閥門等部分的分離。
(4)以層數劃分:在鋪設穿過樓板的管道時,必須在穿越處使用不然材料進行封堵。在共享空間上,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消防分區。
不燃化或難燃化。許多高層建筑內有高級酒店、休閑健身場館、娛樂場所、展覽館等公眾聚集場所,在進行室內裝修時會使用大量的裝修材料,控制裝修材料的數量,對可燃、易燃材料進行防火處理,使用防火裝修材料都能有效的降低發生火災的危險性。辦公及酒店家具、櫥柜應盡量選擇不燃材料或金屬材料,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荷載。
2.2 完善消防設施
(1)嚴把消防設計關。高層建筑的防火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完善的消防設施,因此,在對高層建筑進行消防設計時必須嚴格依照規范的要求,全方位的設計,科學合理的布局,做到不留盲區,這其中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防煙排煙系統、安全疏散系統等。
(2)嚴守施工質量關。高層建筑的系統消防工程的質量關系到整個建筑的消防安全,一是施工企業要嚴格按照消防設計審核通過的圖紙進行施工;二是在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消防產品或者輔助產品必須是合格產品;三是要建立健全各項施工檔案,落實責任到人,有效確保施工質量。
(3)加強后期維護保養。消防設施投入使用時,必須建立維護保養制度。一是與具有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資質的公司簽訂維保合同,并依照《消防法》第十六條規定:對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準確,存檔備查。二是對消防設施日常維護保養人和使用人進行維護保養培訓,落實責任到人,建立日常巡查檢查制度,并做好巡查記錄。
2.3 加強消防管理
(1)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每個高層建筑至少設一名專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高層建筑物的管理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要進行嚴格的崗前消防培訓,并按崗定責。
(2)嚴格執法,加大日常監管力度。提高高層建筑的消防監督檢查力度。一是嚴格按照消防法、消防監督檢查的規定進行消防設計審核和驗收。二是在日常檢查、監督管理和消防演練上要加大力度,對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范等方面實施定量、精細的標準,對人民群眾負責。
(3)加強早期預警機制,提高公民意識。一是提高高層建筑使用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高層自救體驗活動、消防知識宣講活動。二是制定滅火預案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演練開展。掌握緊急情況下機智逃生的本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3 結論
高層建筑由于自身的建筑特性火災方面需要研究探討的問題很多,但我們首先要確立以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從強化技術保障、完善消防設施、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入手,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絡,努力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的發生。
參考資料:
[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6)[S].
[2]消防監督教程[S].公安部消防局.
[3]高層民用建筑構造[S].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4]消防監督檢查[S].警官教育出版社.
[5]火災監控技術[S].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6]住宅建筑設計規范(GB50368-2005)[S].
作者簡介:吳琳(1983-),女 ,河南信陽人,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