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霞
(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上南小學,吉林 和龍市 133500)
我心中的語文課堂識字教學
薛淑霞
(吉林省和龍市八家子上南小學,吉林 和龍市 133500)
識字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初級階段的教學重點,識字效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效率的高低,而且還影響著全民族教育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那么,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如何使用教學策略提高識字的教學效率呢?本文著重從五個方面作了論述。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認識文字,是小學生從運用口頭言語過渡到書面言語的重要環節,也是小學生自主學習以文字符號作為載體的文本世界的開端,對學好語文知識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基于這樣的意義,識字教學歷來都被公認為是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部分。識字是小學生提早閱讀的基本環節,掌握了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更順利地進行閱讀,進而再拓展知識面,為提高學習能力做好鋪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建立明確的理念作為指導,清晰語文教材的編排思路,采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多識字,識更多的字。結合這一點,本文將展開如下幾點分析: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讓他們一節課四十鐘都處在學習狀態當中顯然是不可能的,為此,要想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肯定少不了引入游戲。指導小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新知,把識字學習當成一種樂事。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則會大幅度提升。例如,課前先讓學生品嘗“游戲點心”,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中預習課文,將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需求激發出來,使其進入到積極主動的狀態之中,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比如,生字卡片傳遞,就是對字的認識和鞏固,而且也是對詞語的有效積累。課中暢游“游戲世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去認識新字。比方說猜字謎、拼裝部件成字等游戲,讓學生都樂于學習,游戲于教學。讓他們在快樂中掌握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識字教學中,將形近偏旁的字進行有效比較,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形聲字的形義關系。
1.源了解,加深比較。引導小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實物圖形和古文字,了解字的偏旁本義。比方說“識字 3 ”中,“木字旁”的古文字就像一株樹,上面像樹冠,下面則像樹干和樹根。“禾字旁”的古文字則像一株禾谷,上邊的像穗與葉,下邊的則像莖與根。然后再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這兩組今文字偏旁,既形象又生動,而且還使得識字教學趣味多多,學生對此字的記憶也很深刻。
2.利用經驗去看圖識字。
3.圖文對照,以識促讀。通過引導學生看圖,領會其中的詞義,再通過誦讀,整體上去領會詞語之間的內在聯系。也可以借助畫面指導學生適當展開說話訓練,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根據實際需要,指導學生進行書寫,及時鞏固學生的識字效率。
實踐證明,人的聽覺記憶是優于視覺記憶的。胎兒還在腹中的時候,就能辨認媽媽的心跳頻率以及說話的聲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將這一優勢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以聽促學,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例如,在探究《識字5》中的“臺風”、“雷雨”等詞時,則可以用播放錄音與模仿錄音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孩子們也能在特定的氛圍中輕松記住這些詞語,“桃子”、“西瓜”等用甜甜的感覺讀;“蟈蟈”、“青蛙”以及“知了”等則用活潑跳躍的語氣去朗讀。生動形象,趣味滿滿的,通過實踐教學發現,這一方法既靈活多樣,又方便易行,而且小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要優于視覺記憶效果。學生們學的輕松,教師也教的輕松。
隨文識字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從小學生身邊的人物、生活這些鮮活熟悉的內容著手,用小學生感興趣的圖畫、兒歌或者是童話故事等形式呈現出來,也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借助畫面,或借助豐富多采的語言形式帶給小學生愛與美的啟迪,這樣的識字教學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識字二 十二月花歌》一文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拼音以及小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張貼到黑板上引導他們識字,給予他們美的啟迪,為學生的識字學習創設了一種溫馨且富有情景的識字環境,讓小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去認讀生字,牢記生字。這樣也有利于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識字,自主識字,大大提高了他們自主識字的興趣,擴大了識字量。
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也是一種有效的識字方法。我常借助已學過的筆畫、部首、熟字等,采取加加、減減、換換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新的生字。
比如,在認識《一去二三里》這一節生字時,就可以讓學生用筆圈出“去”字,讓他們想一想用什么樣的方法記住這個“去”字。
生1:“土”字加兩筆:
生2:“云”字上加一筆豎就變成“去”字了: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我們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這個生字。(說著,在黑板上板書了一個大大的“去”字),接著,又從講桌上拿出一支鉛筆問大家:這是誰丟的鉛筆?同學們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這支鉛筆上。這時,我隨機用紅粉筆在剛寫的“去”字上邊加一筆“撇”,告訴同學們這一撇則是你們丟的東西,你們想一想,什么東西不見了,學生們也在這種良好的互動下認識了“丟”字。教室里還響起了一片笑聲,大家都愉快地記住了這個“丟”字。教學實驗表明,在有意識記并理解的基礎上識記生字(即意義識記),其效果是遠遠勝于無意識記和機械識記的。因此,教師要掌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為以后的閱讀、寫作做好充分準備。
在識字教學中,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多去探索,發揮出主導作用,指導學生去挖掘漢字中的奧秘,讓他們在輕松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學習到的生字,使識字學習變枯燥為有趣;鼓勵學生獨立探索、大膽想象,探究多樣化的識字方法,這樣,識字教學才會變得更加容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更加輕松。
[1]梁濤.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9):210-210.
[2]劉晉斌,肖晶.學前識字量與小學語文成績的相關性研究《上海教育科研》 2007 第3期
[3]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
[4]綦昕.例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J].吉林教育,2009
G623.2
A
1671-864X(2015)11-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