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劍
陽江市中醫院骨二科,廣東陽江 529500
胸腰椎骨折臨床治療以開放椎弓根釘固定為主,雖然能夠改善患者自身病癥,但是由于此種方法對肌肉、肌筋膜和韌帶反復牽拉及大面積剝離,容易造成肌肉缺血壞死及纖維化,導致臨床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醫患糾紛較多[1]。以2012年5月—2014年7月該院收治的50 例患者的研究對象,對患者采用經皮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有力地推動了臨床治療工作進一步發展,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5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2 例、女性18 例,年齡25~62 歲,平均年齡(45.5±5.5)歲。臨床病癥為:胸椎骨折15 例、腰椎骨折35 例。納入標準:(1)無明顯神經損傷者;(2)伴神經性不穩定者[2]。按照收治時間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 例。
對照組采用常規開放椎弓根釘固定,取仰臥位消毒鋪巾、后正中切口顯露傷椎及臨近上下正常椎體的關節突。椎弓根螺釘按常規進針點植入螺釘,并將連接棒完成弧形。最后鎖死上下正常椎椎弓根螺釘尾帽。
研究組采用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所有患者均采取仰臥位,使胸腰椎病變部位保持過伸位[3]。經X 線透視下確定骨折位置及上下2 個椎骨4 個椎弓根開口位置并在患者皮膚表面做好標記。常規消毒鋪巾,切開皮膚直達椎弓根開口位置,于空心手錐中放入導針,通過X 線透視確定具體行針角度、位置及深度并按照預定治療方案實施骨折部位固定治療[4]。整個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治療過程中共計使用U 型空心椎弓釘15 粒。術后視患者恢復情況可展開腰背肌功能鍛煉活動,7 d 后在腰圍保護下可以下床行走。X 線透視檢查骨折部位恢復情況并于術后1年內進行多次復查以確定臨床治療效果。12~14 個月后可以取出內固定系統[5]。
該次研究中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為: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切口引流量及切口長度。
該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
研究組患者臨床指標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比對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對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對情況(±s)
組別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切口引流量(mL)切口長度(cm)對照組(n=25)研究組(n=25)t P 112.30±18.80(85.25±14.75)*8.474<0.0 175.70±75.50(115.55±16.45)*9.252<0.0 165.55±30.50(102.55±18.75)*11.245<0.0 13.55±1.45(6.50±2.50)*6.362<0.0
該次研究中,研究組胸腰椎骨折患者通過應用長尾可折U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手術時間(85.25±14.75)min、術中出血量(115.55±16.45)mL、術后切口引流量(102.55±18.75)mL、手術切口長度(6.50±2.50)cm 與對照組(112.30±18.80)min、(175.70±75.50)mL、(165.55±30.50)mL、(13.55±1.45)cm 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臨床治療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同時椎弓根釘系統固定方法適應癥越來越寬、應用范圍逐漸廣泛、應用技術日臻成熟,具有臨床推廣使用價值[6]。
已有研究成果中,王春、林永綏、劉清平等(2012)通過對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實施經皮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內固定進行治療,手術時間(90.18±17.39)min、術中出血量(81.25±8.67)mL 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證明了采取此種固定方法能夠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具有微創、操作方便等特點。與該次研究相互印證之后,可以認定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能夠作為臨床治療的首選方法。
但是,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予以重點關注并加以解決,其主要問題如下。
(1)術中出血量較大。不管是該次研究還是已有研究成果,患者在實施手術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腰血管后內側支破裂所致的出血現象,同時出血量較大,均在70 mL 以上,嚴重影響了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及速度[7]。
(2)椎弓根釘穩定性問題。兩組患者在實施治療過程中,雖然并未發現椎弓根釘不穩現象,可能與該次研究所選樣本數量較少有關,因此,不能排除今后胸腰椎骨折患者臨床治療中不會出現此類現象。為了提高椎弓根穩定性,今后工作需要做到定位準確、良好的釘道準備、改進椎弓根釘材料及外形、運用高效的骨粘合劑等措施來保障椎弓根穩定性,以降低手術固定過程中對患者胸腰椎部位造成的影響,從而提高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及治療效果。
(3)進釘定位問題。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實施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過程中,必須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選取合適的進釘位置,否則將會導致患者出現椎弓根釘穩定性問題,損害患者腰部神經及血管后還會發生大面積出血,因此,進釘定位問題成為今后臨床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根據現有研究資料,其可供選擇的定位位置有以下幾種。
①Roy-Camille 提出的關節突關節間隙延長線、水平線為橫突平分線的兩條線交點位置為進釘點位[8]。
②Weinstein 指出,為了盡可能降低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對小關節突關節面的損傷程度,以免影響患者非固定階段的運動能力,應該選擇上關節突外下角為進釘點位[9]。
③王景臣等學者指出,腰椎椎弓根定位點位應在患者乳突、副突以及下關節突關節面外上緣連線形成的三角形頂角角分線中點處,之所以選擇此定位點主要原因在于此處與椎弓根長軸線高度吻合,方便治療工作開展[10]。
綜上所述,長尾可折U 型空心椎弓釘系統固定是近些年醫學技術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型治療胸腰椎骨折的手術方法[8]。經臨床研究證實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術后恢復速度、創口較小,對患者身體機能影響較低,成為目前臨床治療的首選方法。
[1]陳迎春,郭昭慶,徐萬鵬.腰椎椎弓根導針軸位透視監測的實驗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06,86(19):1309-1312.
[2]汪文明.經皮長U 形空心椎弓根釘系統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11.
[3]苗潔,李冠軍,葛志強,等.微創經皮長尾定向椎弓根釘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2,27(11):978-980.
[4]杜順杰.微創與傳統切開椎弓根螺釘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比較[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2.
[5]陸孟旭.改良微創經皮USS 內固定系統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D].衡陽:南華大學,2012.
[6]宋慶偉,紀樹青,岳志豐.椎弓根釘棒系統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28):79-80.
[7]韓書勇,路磊,楊順.椎弓根釘棒系統后路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56 例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3(2):148-149.
[8]李勤,田偉,劉波,等.導航輔助微創經皮穿刺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華醫學雜志,2007,87(19):1339-1341.
[9]金大地,陳建庭,瞿東濱,等.新型胸腰椎后路椎弓根釘板系統的研制及臨床應用[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13):794-797.
[10]Oh HS,Kim JS,Lee SH,et al.Comparison between the accuracy of percutaneous and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s in lumbosacral fusion[J].The Spine Journal,2013,13(12):1751-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