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榮華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江蘇泰州 225500
咳嗽是常見病之一,引起咳嗽的原因復雜且多樣。一般患者在出現咳嗽病癥的時候都會直接去呼吸科進行診治,當然大部分的患者都可以得到根本的治療從而痊愈,但仍然存在著一部分的病患,咳嗽遷延不愈,反復無常,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總是得不到療效,這種情況下,醫生不能僅針對咳嗽的表象進行治療,還要針對咳嗽的病因進行治療,否則就會耽誤患者的病情導致咳嗽惡化。經過多年的經驗研究,發現一部分的慢性咳嗽是因為鼻炎、鼻竇炎等等耳鼻喉科疾病引起的,因此該研究選取該院2014年1—12月的慢性咳嗽患者105 例進行調查研究來探究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臨床表現和治法,現報道如下。
整群選取慢性咳嗽患者105 例進行調查研究。105 例患者男性患者56 例,女性患者49 例。年齡在23~65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6±2.11)歲。患者持續咳嗽的時間在5 周~2年不等。將該次參與研究的105 例患者病癥特征進行歸納為:咳嗽持續時間均超過4 周;咳嗽但未出現咳血的癥狀;患者都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其中35 例患者曾在呼吸科進行治療,但沒有得到緩解。對105 例患者進行耳鼻喉科相關檢查,發現有30 例慢性咽炎,35例變應性鼻炎,剩下40 例為鼻竇炎。
根據105 例患者不同的耳鼻喉科疾病分別進行治療。然后觀察結果。對105 例患者中患有鼻竇炎,變應性鼻炎等患者進行消炎處理。如果沒有得到好轉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不同的單獨治療。鼻竇炎可以使用縮血管制劑進行治療,變應性鼻炎可以通過長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治療,慢性咽炎則用呋喃西林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1.2.1 鼻竇炎患者 先用消炎藥為鼻竇炎患者進行消炎,再向其鼻腔內滴入血管收縮制劑,治療30 d 當作一個療程,在這短時間內做好患者病情變化的相關記錄。40 例患者經過消炎有39 例出現好轉,剩下1 例因為病程過長,沒有出現病情的好轉,所以要對這剩下的1 例患者進行功能性篩竇切除術進行進一步治療,功能性篩竇切除術主要通過鼻內窺鏡進行,為了防止患者手術后會出現感染的狀況,就要對患者進行抗生素的預防,手術完成后大概第五天左右,就要對患者的鼻腔進行塞米松、慶大霉素的沖洗治療[1]。
1.2.2 變應性鼻炎 變應性鼻炎就是眾所周知的過敏性鼻炎,該次研究中有35 例變應性鼻炎,所以要對這35 例患者進行過敏藥物的治療,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病情惡化,在治療期間還要注意,根據患者的過敏原不同進行過敏原隔離。
1.2.3 慢性咽炎 該次研究中有30 例患有慢性咽炎的患者,對這30 例患者進行呋喃西林和漱硼砂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潔,如果患者出現淋巴濾泡隆起的狀況,要進行激光治療[2]。
經過治療后的患者沒有出現咳嗽的癥狀,并且沒有出現反復的情況可以評為痊愈。經過治療的患者咳嗽癥狀顯著好轉,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評為好轉。經過治療的患者咳嗽病癥沒有明顯的好轉和變化,患者的生活質量依舊很差評為無效。
采用SPSS 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對比進行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該次研究的105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6 例,女性患者49例。年齡在23~65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6±2.1)歲,患者持續咳嗽的時間在5 周~2年不等。其中有35 例過敏性鼻炎,40 例鼻竇炎還有30 例慢性咽炎的患者,經過治療以及根據不同的患者進行了不同的重點治療105 例患者有102 例痊愈,5 例好轉,0 例無效。見表1。
表1 105 例患者一般資料匯總(±s)

表1 105 例患者一般資料匯總(±s)
組別平均年齡(歲) 咳嗽持續時間(年)男性(n=56)女性(n=49)44.6±2.1 43.8±1.6 1.38±0.1 1.27±0.2
根據對患者的治療,患有鼻竇炎的患者痊愈39 例,1 例好轉;患有變應性鼻炎的患者23 例痊愈,2 例好轉;患有慢性咽炎的患者30 例痊愈。見表2。

表2 105 例患者病癥變化情況[n(%)]
在治療結束后,對實驗組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整個治療的滿意程度,鼻竇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5%,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1.42%,慢性咽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見表3。

表3 105 例患者治療滿意度調查[n(%)]
咳嗽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引發咳嗽的原因多種多樣,而且復雜不好診斷。中醫認為,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外感咳嗽是指自然中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侵入人體,內傷咳嗽則是因為人體機體虛弱臟腑損傷。《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記載:“咳謂無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于肺氣動于脾濕,咳而為嗽也[3]”。出現慢性咳嗽的患者臨床表現為持續咳嗽、咽部不適等情況,而咳嗽病因過多,慢性咳嗽的臨床表現也根據咳嗽的病因不同而呈現相應不同的臨床癥狀。
相關資料顯示[4],采用消炎藥加血管收縮制劑治療鼻竇炎患者的有效率為95.6%,該研究中,采取該方法的鼻竇炎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資料顯示[5]采用呋喃西林和漱硼砂治療慢性咽炎患者的有效率為84.66%,該研究中,采取該方法治療慢性咽炎患者的有效率為86.67%。資料顯示[6]采用過敏藥物和隔離過敏原的方法進行變應性鼻炎的治療有效率為88.5%,該研究中的治療有效率為90%。
大部分的患者在患有咳嗽后都能在一定治療后得到緩解并且最終痊愈,但存在著一部分的患者經過呼吸科的治療后仍然不見好轉,遷延不愈,反復無常。這是因為這一部分的患者咳嗽的原因并不是肺和器官,而是因為耳鼻喉科相應的疾病導致的咳嗽,比如該文提到的慢性咽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這一類的疾病都會使患者出現分泌物下滴的狀況,而因為分泌物下滴會導致患者咽部受到強烈刺激,使咽部出現不適或者患者咽喉部出現發癢和堵塞異物感,從而引起咳嗽。這類的情況可以稱作鼻后滴漏綜合征。耳鼻喉科疾病引起慢性咳嗽也不止鼻后滴漏綜合征一個方面,變應性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也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鼻后滴漏綜合征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長期的咳嗽,甚至會咳出膿痰,如果患者不能夠及時就醫或者診斷延誤就會導致膿性分泌物進入支氣管從而進一步導致化膿性肺炎的發生,如此一來就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7]。
患者鼻咽出現病變,將會給淋巴造成影響,使淋巴出現濾泡增生,通過X 平片的檢查,可以清楚看到病患因為鼻竇炎等耳鼻喉科疾病出現的濾泡等病變,如果患者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鼻后滴漏的癥狀沒有得到改善,仍然出現分泌物鼻孔下滴的情況,那么就要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判斷發病原因然后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法。比如,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就要先給予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讓患者長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來控制病情。患有鼻竇炎的患者,先經過消炎然后讓患者長期服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要給患者的鼻部應用縮血管制劑。諸如此類的方法,要根據患者情況的不同進行進一步的治療[8-9]。
臨床上如果對耳鼻喉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使用消炎和祛痰的方法沒有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緩解,那么一定要綜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再進行詳細的診斷和確診,尤其是檢查病患耳鼻喉方面的情況,然后對癥治療。而臨床上慢性咳嗽對于鼻后滴漏綜合征以及胃食管反流等情況容易出現忽視。所以,對慢性咳嗽的診斷過程中,除了對普通呼吸系統的檢查,對耳鼻喉疾病的檢查也是特別要注意的一點,這樣才能發現患者病癥并且及時的給予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孫衛蔚,孫淑君.69 例上呼吸道咳嗽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中醫眼耳鼻喉雜志,2012,2(2):72-73.
[2]羅輝,劉樹春,侯娜.420 例喉源性咳嗽的鼻咽鏡觀察分析[J].北京中醫藥,2008,27(10):787-788.
[3]李淑珍,趙利.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17 例臨床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4,36(12):1014.
[4]李小芳,賀春燕,溫太佩.35 例鼻、咽部疾病所致慢性咳嗽分析[J].臨床醫學,2004,24(1):48-49.
[5]楊樂,余詠梅,廖然超.過敏性鼻炎合并支氣管哮喘或慢性咳嗽37 例臨床治療分析[J].昆明醫科大學報,2015,36(1):141-142.
[6]楊華,張賢華,鄒宇潔.慢性咳嗽與變態反應性疾病關系的探討[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47-48.
[7]熊曉琦,周媛媛,曾凡軍,等.胸部CT 正常的慢性咳嗽的臨床診斷思維[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12):1776-1777.
[8]陳明月,謝建宏,朱煉兵,等.鼻后滴漏綜合征致慢性咳嗽73 例診治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4,36(1):60-61.
[9]高占梅,陳紅,劉華,等.老年性鼻后滴漏綜合征與鼻竇炎相關性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8):1457-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