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
生態共建從禁用農藥著手
勞光榮是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大街鄉賀田村的“掌門人”。多年來,他默默堅守在“村官”這“天下第一難”的崗位上,大力推進生態共建,發展鄉村旅游經濟,讓“郵票一般大小”的地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續獲得“國家級生態村”“浙江省綠化示范村”“浙江省衛生村”等榮譽稱號。
不論是誰,只要來到賀田村,首先會被超乎異常的整潔干凈的環境所震撼:青青的仙霞嶺余脈蜿蜒環繞,有明澈的潼溪流經;小村中見不到碎屑垃圾,見不到點滴污水,見不到凌亂景象,錯落的農居全被整治得有序、有致……行走這里,可以幻化出美麗的夢境。
美麗的“賀田夢”的催夢人是村支書勞光榮。他告訴筆者,自創立新農村生態共建的“賀田模式”后,這一成功的經驗已被陸續推廣,僅2014年前來參觀的省內外同行、專家就有近萬人,而前一天接待的一個參觀團多達240人。
村官不好當,但敢做敢為的勞光榮卻連連奏凱。這位六十掛零者,在20多年前就當上了村支書,如今依然淳樸、干練、謙遜。當年他上任伊始,第一刀便砍向隨意砍伐林木的陋習勞光榮與大家一起制訂出相應的村規民約。此后,村民們經營山林的積極性逐漸重新煥發,山林立竹量高達每畝160至180根,由副業變成村民的主業之一。
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以村規民約治村,切合實際。勞光榮用“土辦法”推廣有機種植。村里規定,全村7000多畝竹林不得再使用百草蟲、草甘膦等農藥,化肥也要逐步禁止。與此同時,村里組織農戶種紅提、葡萄,也鼓勵種茶葉、板栗、高山蔬菜等。由于賀田村禁用農藥的名聲在外,農產品銷路暢通,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1997年那年,勞光榮因妻子患病求醫,造成家庭經濟困難,在村兩委換屆時放棄參選,但在大街鄉舉行的一次選舉公投中,600多張選票中有500多張投給了勞光榮。勞光榮兢兢業業工作,對村有林地、田壟、道路、屋舍、溪溝、綠化及治理的各類數據隨口道來,有關村民概況、難題及需求更是了然于胸。
垃圾分類換來潔凈環境
昔日的賀田村,村容村貌的臟亂差令人頭疼。很長一段時間,大街鄉各行政村衛生評比,賀田村經常排在末尾。勞光榮曾站在潼溪邊思考了三四個小時:為什么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不能變得整潔、有序、生態、文明呢?
2008年3月,思忖已久的勞光榮召集村兩委會議,說出了衛生整治的目標和自己的大致打算。經集體反復討論,最后由他拍板,開展衛生治理活動:全村劃為5個責任區,由村民代表和小組長負責;設24個垃圾投放點,投放時間統一為早上8時和下午5時;投放垃圾前須先對垃圾作簡單分類。村里派人管理垃圾:有機垃圾拉到田里當肥料;建筑垃圾用于填坑鋪路;可回收垃圾拉到廢品回收站換錢作村公益金;有害的不可回收物品交由鄉環衛站集中處理。為此,村里發給每家農戶不同顏色的垃圾袋,每只袋上印有相對應的固定代碼。
“垃圾大革命”開展之初,不少村民難免抱怨,勞光榮不爭辯,也不妥協。“以前一到夏天,村小店最好賣的是蒼蠅粘紙,沒有它,連一餐飯都吃不太平,如今店老板早不賣這一貨品了;以前潼溪是村里最大的垃圾場,現在沒人會忍心往水里扔半只塑料袋。”一位村民由衷地說。
衛生程度的提高,增強了村民的榮譽感,提高了自信心。每月的衛生考評結果一公示,得分差距、排名落差,都讓村民看重。據說,有農戶因妻子干潔衛工作,而丈夫稍顯懶散,引起了夫妻糾紛,還要村兩委出面“擺平”。
衛生好起來,自然會想到美化環境。92歲高齡的林日如老人被評為綠化示范戶時,全村為之羨慕、為之感嘆。
勞光榮順勢而為,亮出“垃圾源頭分類可追溯,減量處理再利用”的口號,倡導村民養成把垃圾減到最少量的生活習慣。為了就地處理生活污水,他特地從桐廬縣借鑒來一套別致的濕地污水處理法,即采用鵝卵石、細沙和綠色水生植物過濾、吸附,建造了一座科學實用的污水處理池,使再臟的水也能變成清水直接排入潼溪。接著,以這座污水處理池為中心,勞光榮又發動村民建起了一座村級休閑公園,成為賀田標志景觀。
幾乎與“垃圾大革命”同時,勞光榮又帶領村官清除露天糞坑,修建公廁,村莊四處響起這讓村干部舒坦、全村人興奮的美妙聲音。不久,全村再也看不到糞水流淌的可怕場景了,哪怕連下幾天大雨,科學合理的公廁也無滿溢之虞。結合公廁推廣,勞光榮又組織村民大搞綠化。近年來,賀田村已陸續完成了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的“三化”工程,村容村貌進一步改觀。
賀田村成了休閑旅游好去處
筆者這回在賀田村采訪,村游客接待服務中心正有6位來自北京的老人入住,他們對賀田村及周邊的山水環境相當滿意,有點兒不想走了,而另一撥游客即將到來。從2011年至今,村里已開辦了6家農家樂,還被評為衢州市農家樂特色村。生意最好的一天,來這里的游客達350多人。
正是具備了優美的生態環境之實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才有可能。在農家樂開辦之初,勞光榮等村干部就統一思想:農家樂必須由村里統一規劃、統一營銷、統一管理和統一服務,這是為了防止農家樂之間的惡性競爭,另外也為農家樂的開辦和營業省了不少錢,經營者無不稱好。
如今,村里已經有了大致思路,把吸引城市中老年游客作為重點,努力打造休閑養老基地,同時建設學生和干部的拓展訓練基地。“不少來過這兒的游客說,來這里不能住賓館,就要住在農家,就要體驗美麗山村的生活。”勞光榮說,鄉村旅游經濟目前已成為賀田村村級經濟的支柱之一。
讓賀田村愈發出名的,還有它在全縣獨一無二的村級“春晚”。5年來,每年初春三月,全村村民聚集在燈光球場,自編自演一臺長達數小時的晚會,好好樂一樂。賀田村“春晚”開鑼,四鄉八村的人們都會趕來,縣文化館也在此時“送戲下鄉”,氣氛十分熱烈、祥和。“我們的‘春晚更是一場頒獎晚會,村里開展的各項評比,包括生態共建方面的‘衛生示范戶‘優秀保潔員以及‘支援家鄉建設等,都在這時頒獎,獎品大多是水壺、掃帚和各種農具。賀田村的村歌《親親家園》必定要在‘春晚上唱的,村干部帶頭上臺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眾人劃槳開大船》等歌曲。”勞光榮說,一場輕松、快樂的村級“春晚”讓全村人更加團結和諧。
勞光榮經常不無幽默地說,自己的名字已經決定了一生的追求:辛勤勞動,崇尚光榮。是的,光榮屬于默默耕耘、不知疲倦的勞動者,而這份榮耀又因沉甸甸的責任內涵而更顯其灼灼光華。
最近,勞光榮又榮獲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廖崢艷、孫侃拍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