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企業管理模式與管理現代化的概念,然后分析了企業管理現代化的要求及實現管理現代化的措施。
關鍵詞:企業;管理模式;管理現代化
一、企業管理模式與管理現代化
(一)企業管理模式。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為了達到經營管理的目標,對企業內部資源與經營活動所開展的組織管理即為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的管理模式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從粗獷型的管理模式轉變到知識型的管理模式。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文化與經營理念管理、財務管理、制定企業資源管理計劃等。
目前常見的企業管理模式有制度化管理、獨裁式管理、感情式管理三種模式。其中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依照規章制度來管理企業,具有權責明晰、處理人與事過于強硬、對員工束縛力較大、法制性較強的特點,但是這種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獨裁式管理模式就是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完全由一個人說了算,在小企業中比較常見,具有對企業管理策略調整快速、決策效率較高的優點,同時也具有民主性較差、決策缺乏科學合理性的缺點。感情式管理模式包括以家族血緣關系、溫情、友情為主的三種模式,其中以家族血緣關系為主的管理模式在企業發展早期能夠凝聚家族力量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在企業擴大之后就會阻礙企業的發展;以溫情為主的管理模式對企業人際關系比較重視,主要目的是通過人文關懷來激發人的潛能,能夠較好的激發員工為企業做貢獻的熱情,但是若對人文關懷的度把握不好,就會給企業帶來不良影響;以友情為主的管理模式主要在關系較好的創業者創建的公司中比較常見,這種模式在創建企業初期經營管理效果較好,但是在企業發展壯大后創業者之間容易出現矛盾,阻礙企業的發展。
(二)企業管理現代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就是企業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以及先進管理技術,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人文和諧、過程方法、信息技術等要素,構建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模式,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員工的整體素質,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二、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方向
(一)以人為本的方向。以人為本的企業現代化管理,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員工進行專業技能以及業務知識的培訓,在企業全面推進績效管理,使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企業要想使員工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就要對企業員工定期開展專業技能以及業務知識的培訓;企業要想使其生產效率得到提高,就要借助有效的激勵機制與動態的管理方式在企業開展績效管理,把員工的歸屬感、責任感激發出來,把員工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調動起來。
(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我國企業在逐漸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需要逐步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利用各種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與方法,對企業實施優化,使企業的風險控制方式、組織管理方式、生產經營方式更加科學合理,改變以前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標,不斷提高企業的運營水平與管理水平,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備核心競爭力,獲得可持續發展。
(三)智能化發展的方向。當前社會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以數據挖掘為基礎的各種智能化技術被不斷應用到企業的現代化管理之中,幫助企業在大數據中挖掘出有效的信息,幫助企業處理各種數據資源,給企業的經營決策與業務模式創新提供了合理的參考依據。綜上可知,智能化發展不斷推動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企業實現管理現代化的措施
(一)實施“制度+關懷”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企業管理實現現代化,就要在企業中實施“制度+關懷”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對企業內部的各種矛盾進行協調,對企業各種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規范,保障企業能夠順利開展一切管理工作。“制度+關懷”的管理模式要求企業用關懷管理的理念來制定企業的各種工作標準以及管理制度,以使員工的創新能力、工作熱情得到激發,使員工的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制度+關懷”管理模式中對于“關懷”的體現,就是要對企業發展所需的人才以及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有清晰的了解,給員工設置科學合理的職業規劃,加強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重視,定期對員工進行職業道德培訓與心理咨詢培訓,從而使員工有較強的企業歸屬感,激發員工的工作能力與奉獻熱情,保障企業能夠實現其經營管理目標。
(二)實施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企業不僅要為自身的經濟效益負責,創造更多的利潤,還需要對生態環境負責,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現要依賴于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企業需要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實施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管理模式。企業不僅要用成本管理的方式來促進其生產經營能力的提升,還要考慮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對企業經營戰略以及企業文化進行制定的時候,要對企業行為會給社會、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與不良影響等進行充分的考慮,保障企業在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同時,不給社會與環境帶來不好的影響,從而實現企業、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實施網絡信息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要想實現管理現代化,就必須實施網絡信息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可以在其資產管理中應用網絡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用以存儲企業的重要數據,還可以在建立企業客戶群體的時候應用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對客戶群體的科學化、系統化的管理。網絡信息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的實施要求企業要加強對挖掘、分析信息資源的重視,必須做好企業電子信息的保密工作,企業內部和數據計算、風險控制相關的工作要依賴于網絡來開展,從而實現對企業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使企業的資源利用效率與經營管理效益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
(四)實施知識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利用不斷發展的通信技術與信息技術把知識當作企業的財產進行管理的方式就是知識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對員工進行知識培訓,塑造員工的知識化、國際化的現代思想意識,開發員工的知識潛力與現代意識等是知識型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其目的是通過企業人才結構的改善來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知識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能夠幫助企業集團充分發揮其規模群效應,因為知識型管理具有網絡化模塊組織管理的功能,可以科學合理的分割緊密型的大公司以及超大企業集團,使其分割為模塊式的企業群,從而克服大企業冗雜、難以管理的缺點,使其相似模塊群的規模效應得到充分的發揮。企業實施知識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要以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與知識水平為目標,不斷地對其開展業務技能以及專業知識的培訓。同時要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加強對企業的智能化信息組織的建設,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復雜的聯想、識別、計算、記憶等邏輯判斷過程要依靠信息技術來實現,要不斷提高企業有效整合經營管理數據的能力,充分發揮知識型管理模式的優勢,用知識型管理來促進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員工知識水平的提高。
小結:社會發展是不斷變化的,企業是發展變化的,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必須能夠滿足社會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需求,需要伴隨著社會與企業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目前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有許多方向,企業要想實現全面發展,就要整合不同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對企業實施科學合理的現代化管理。
參考文獻:
[1] 白淑珍.芻議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J].經濟視野,2013,(7):35-36.
[2] 于立明,甘云鳳.論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J].現代商業,2015,(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