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圍
(南昌縣第三幼兒園,江西 南昌 330200)
學會享受教育的幸福
梅圍
(南昌縣第三幼兒園,江西 南昌 330200)
常常有人會問我們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感受到幸福?也許幸福的形式都各不相同,要靠心去體會。身為幼兒園教師,很多教師很難找到自己的一個平衡點,天天面對這些孩子們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是什么。那么我將在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中去享受幸福,享受我們教育的春天。我們應該在關愛、理解、感召、探索、合作中去享受教育的幸福。
享受;幸福;理解;探索;合作
社會要進步,人類要發(fā)展,教育是最關鍵的因素。那么什么是教育?教育我們應該給予它生命,因為它是人與人心靈的相遇和對話;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牽手;教育是澄清;教育是心動;教育是包含真情的問候;教育是充滿著慈愛的面孔……每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玩游戲,一起講故事,一起跳舞。面對我的學生,面對學生每天的個案,我微笑,我幸福。我們在付出青春年華,付出汗水熱血的同時,收獲著桃李芬芳,收獲著自我實現(xiàn),收獲著常人所體會不到的快樂與滿足。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盡情地享受教育的幸福,讓我們感受著常人所沒有的幸福。
我曾經(jīng)帶過這樣一個學生,人稱“調皮大王”“好動大王”,他上課從來不聽講,每次我們上課他就爬在桌子底下,要么就去玩玩具。他的父親是個包工頭,家庭經(jīng)濟很優(yōu)裕,所以他用錢如流水,小小年紀就電子游戲、電腦游戲樣樣精通,就是對學習沒興趣。每天放學時就喜歡拼命的跑,每天來接送都要兩個家長,否則這個人很難看的住。對于這樣的學生,我采取了以柔克剛的辦法,首先是融洽師生的感情。課下主動與他接近,跟他聊天,拉家常,和他玩游戲。還有意安排他為老師做一些事情,當班上的小班長,如幫老師端飯,幫老師抹桌子,幫老師擺凳子。時間長了 ,他慢慢的喜歡老師,也喜歡老師教的課,為了更好的監(jiān)督他學習,我把他調到老師身邊坐,上課提問也總是請他回答問題。對他的一點點進步我們及時的給予肯定,不到一個學期,該生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后來該生進入小學后成績也非常的好,全家人視我為恩師。從他的轉變,我感受到了關愛和理解對于一個學生是多么的重要。我在關愛和理解中享受幸福。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會環(huán)境條件不良影響而表現(xiàn)異樣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 樣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他,因為只有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真摯的愛,才能給他們以鼓舞,才能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才能點燃學生追求上進、成為優(yōu)秀生的希望之火”。本學期開學初,我們全年級舉行三八親子活動,我們邀請了全班的媽媽或則是外婆奶奶來園參加我們的親子活動,可我們班的熊悅彤家長遲遲未到。后來才得知,她媽媽去外地打工,身邊也沒什么女性親戚。在我們活動進行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小朋友為媽媽奶奶外婆剝桔子吃時,她拿了一個橘子在角落里抽泣。因為家長全都在我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她的媽媽沒來,等老師走過去時,悅彤邊哭邊說:“我媽媽去外地打工賺錢了,她沒時間來,我想媽媽來吃我的橘子。”當時我的心里十分的難過,眼淚已濕滿了眼眶,我對她說“給老師吃,我就是你的媽媽”。我?guī)退粮裳蹨I,她馬上把橘子喂到我嘴巴里,抱著我叫媽媽。此時我主動地扮演著媽媽的角色,讓她在這樣一個情意濃濃的場合感受到媽媽的溫暖。
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也時時的注意她,不讓她有自卑心理,我在以母女的相處下感受著幸福。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學是一種藝術。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獨創(chuàng)性的特殊的藝術。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必須虛心學習,不斷探索,大膽實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不斷進行探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大膽改變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把適合教師講解的內容變成適合學生探討、研究問題的素材。
努力探索一種集中教學、小組合作交流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課堂上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在指導學生建構新知的過程中,品味著教育的幸福。
幼兒園的教育其實就是一個合作的過程,每天我們老師都要在一起共事,具有分工也有合作。我微笑著面對學校里的一切。人與人相遇,其本身就是一種緣分。何況今天,我們?yōu)榱斯餐哪繕俗叩揭黄穑覀冇重M能不微笑著去珍惜?每天穿梭于教室和辦公室之間,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和同事談論課題和教學中的不惑。盡管每天似乎總有做不完的事情,但其樂融融!我快樂,我微笑,我幸福。
教育是一種享受,教師的勞動成就了學生,他“使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使孱弱的體魄強壯起來,使狹隘的心胸開闊起來,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來,他讓愚昧走向智慧,讓弱小走向強大”……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既是教師的責任,更是教師的幸福。
G615
A
1671-864X(2015)12-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