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仙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新城區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缺失與對策
安俊仙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新城區小學,河北 保定 072450)
在我國的小學階段,語文教學肩負著傳播和傳授中國傳統漢語文化的重要使命,而閱讀教學做為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必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小學語言教學中的關鍵。本文探討了閱讀教學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和研究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缺失以及造成這些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就這些原因提出了對策。
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不足之外;解決方案
我國的漢語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每一個中國人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地接觸和吸收中國漢語文化。在漢語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更好的掌握漢語,更深地了解中國文化,認識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播下去,發揚光大,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職責。而作為傳授中國文化的初始開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階段,小學語文老師就要有效地借助閱讀教學,在這一環節上,使剛剛正式接觸漢語言文化的小學生通過良好的閱讀教學,形成學習語言的能力、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小學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為每一個小學生開啟學習漢語文化知識的寶庫,讓每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將熱愛中國文化。然而,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閱讀教學重要性認識的不足,以及語文教師本身所存在的漢語文化素養的不足和授課能力的高低,存在有許多缺失。
(一)小學語文老師教學過程單一。現在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授課時,大都采用提問的方式。在課堂上,老師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大綱,會提出許多問題來讓學生回答。學生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也都形成了固化的思路,以參考書答案為標準,機械性地回答老師的問題。接近參考書的答案看似準確,卻少了思考的價值。這種不經過任何形式的思考的探索研究得來的答案并沒有多大意義。而且,還有一種現象也是常存在于各個課堂的,就是老師只提問成績好的同學來回答,那么其余的同學只是在課堂上扮演了聽眾的角色,久而久之,大部分同學也形成了思考的惰性。
(二)學生個性化閱讀被忽略。老師教學目標的設立,往往是以學生是否掌握基礎知識為達前提,而不是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地培養。而且上課時間有限,學生沒有獨立閱讀的時間,即使是老師給出一定的閱讀時間,也是學生集體大聲朗讀,這個過程中,小學生關注朗讀的節奏性,而失去了獨立思考和發現問題的機會。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針對課文設計的提問,也是以教授基礎知識為主要原則,誘導和啟發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思考,學生思考和探索的范圍被鎖定,被縮小,久而久之,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降低。
(三)學生課外閱讀盲目。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和探索空間,學生對課外閱讀一般都會有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老師閱讀教學過于程序化,學生并沒有在課堂上積累課外閱讀的經驗,所以就導致了學生對課外閱讀具有盲目性。而我國也沒有對學生對課外閱讀立分級閱讀,每一個年齡階段接觸的課外讀物并沒有詳細的分級,學生選擇就很盲目,不知道哪些適合自己讀,不了解至少要接觸哪些類目的讀物,見到什么讀什么,或是只讀自己喜歡的書箱。因此,學生課外閱讀的盲目性,也造成知識面的狹窄,視野沒有得開拓,少了許多的讀書樂趣。有些老師會覺得課外閱讀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并不在教學的范圍內,因此沒有指導學生正確的選擇課外閱讀的書籍,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養成不良的閱讀習慣,即使是再好的書籍也不會細細欣賞。
閱讀教學并不是一個固定的過程,而應當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針對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存在的缺失,有以下幾點改進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也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教學中。老師可以在授課前用心地設計所講內容的多媒體課件,運用聲音、圖片、文字等,把枯燥的書本知識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展示之后,老師可以給出一定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討論自己的感受以及看法,還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給出小組討論后的看法,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除了多媒體的展示外,還有角色朗讀、配樂朗讀也是老師常用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一個方法。
(二)培養學生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批注是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批注的過程也是思考探索新知識新領域的過程,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遇到不理解或是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用筆畫出,使其養成批注的習慣,還可以教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優美的語句抄錄下來,專門集錄到一個筆記本上,并且要求學生按照原句寫一個仿句,在班級后面做一個小板報,讓同學講自己寫的仿句抄在板報上,供同學欣賞,這樣不僅可以鍛煉了學生的理解力,還帶動了學生的思考,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些方法,只要老師堅持,相信一定可以培養學生正確、有效、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三)激發學生內動力,使閱讀變得有序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關鍵在于內動力,作為老師,就要在教學中想方設法開啟學生的內動力。老師在課前可以要求學生預習課文時,查詢作者的寫作背景,對文章有整體的概念,在學習一篇新文章時,讓學生快速閱讀一遍,把自己沒有辦法理解的地方重點標出來,多問為什么。老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先在小組內提出自己的問題,讓組員幫助回答,這樣一來,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由知識的接受者變成知識的探索者,從而提升對語文的興趣。老師還可以推薦一些可以幫助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書籍給學生,讓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延伸自己的閱讀面,鍛煉閱讀能力。如果書本有描寫當地風土人情、歷史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等的課文,學校或是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活動或是假期旅游,帶領孩子參觀游覽,從而從書文走向生活,由文字邁向實體,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記憶和理解,同時也學會鑒賞和欣賞各類人文景觀,更大地激發了學生深厚的閱讀興趣和探索的興趣。
閱讀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閱讀教質量的好壞,取決教師的教課水平。教師作為語文老師,不僅僅是要傳授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教學當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深厚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思考的主動性,開拓學生的視野,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也使每一個學生不斷學習漢語文化打下扎實的基礎,一步步不斷邁上新臺階,促進整個小學教學質量。
[1]楊霞.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缺失與對策[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5∶199.
[2]張書民.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學周刊,2015,31∶57.
[3]董兵.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象力培養的缺失原因[J]. 中國校外教育,2010,21∶123.
[4]師進福.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學周刊,2013,35∶192-193.
[5]肖玲.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學周刊,2014,26∶179.
G623.2
A
1671-864X(2015)12-0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