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軍



一談到化學品風險,人們自然會想到爆炸、燃燒、火災或者急性中毒等,以及危險化學品產、儲、運等過程的消防安全或職業(yè)安全及健康問題。事實上,我們每天的吃穿住用行都可能與有毒物質、化學污染“親密接觸”,衣服中的染整劑,食物中的添加劑,塑料制品、紡織品以及各種個人護理用品等生活用品中都含有化學物質。專家表示,長期忽視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威脅人類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日用化學品與人們的生活及工作越來越密不可分,各種新產品層出不窮。目前市場銷售的日用化學品大多為化學合成產品,成分復雜。被廣泛使用的日用化學品在給人們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會帶來潛在的健康威脅。
日化品生產和銷售量不斷增長,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滋生細菌,二是化學品帶來的有毒有害影響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南部公共衛(wèi)生學院環(huán)境與職業(yè)健康科學系發(fā)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抗菌清潔用品所含的化學成分三氯沙和三氯卡班,不僅出現(xiàn)在婦女的尿液里,還出現(xiàn)在了臍帶血中,這些物質通常使用于化妝品、衛(wèi)生用品等,它們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
“日化品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使用的生活必需品,按照用途可劃分為洗漱用品、家居用品、炊事用品、裝飾用品、化妝用品、床上用品等。”北京師范大學環(huán)境學院副教授程紅光告訴記者,日化品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滋生細菌,二是化學品帶來的有毒有害影響。
他舉例說,市面上銷售的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這種物質能起到預防蛀牙的功效。但氟化物也存在潛在的危害,即使只攝入極小的量,也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漸累積。
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發(fā)布的《全球化學品展望》顯示,在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染料、洗滌劑和黏合劑等化學品正迅速取代傳統(tǒng)的以植物、動物或陶瓷為原料的產品。在2050 年前,全球化學品銷售將以每年約3%的速度增長。
國際環(huán)保組織曾專門做過全球范圍內品牌服裝及其供應商的有害化學品檢測。結果顯示,納入檢測的知名服裝品牌幾乎毫無例外地檢出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這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歐盟已經禁用,在中國也有相應的限制措施。通俗來講,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就是一種廉價的洗滌液。
在食品中同樣也有很多化學物質值得關注。
例如,面包里通常含有一種名叫丙酸鈣的防腐劑。這種防腐劑在20 多年前被悄悄引入面包制作中,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白色粉末,人們無法通過外觀、嗅覺和味道分辨出來。據(jù)程紅光介紹,它對人體的危害是一點點慢慢積累起來的。研究證明,它與上腸道失調和偏頭痛有關,還會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和持續(xù)性疲勞。
專家表示,很多有潛在危險的化學品都是在食品接觸材料中被發(fā)現(xiàn)的,其中包括罐頭的內側涂層、折疊紙箱的覆膜以及玻璃瓶的密封蓋等。有少量的化學成分會通過這些材料滲透到食品中。
程紅光告訴記者,美國曾有調查顯示,96%的洗發(fā)水、98%的護發(fā)素、95%的剃須水、91%的止汗劑以及83%的潤膚露都含有香料。而香料的成分非常龐雜,一種香料可能由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化學物質組成。在這些化學物中,有許多已知的過敏原,例如香葉醇、丁香油酚、香茅醇。
此外,一些危險的物質也可能存在于香料產品中,如鄰苯二甲酸酯經常會作為增塑劑、軟化劑等應用在化妝品、洗滌用品中,可以保持香味的持久性,并使護發(fā)素在頭發(fā)表面形成一層膜,但它可能會危害生殖系統(tǒng)的健康;合成麝香會影響人體的激素水平;苯乙烯和甲基丁香酚會致癌等。
日常使用的沐浴露、潤膚乳雖然能起到清潔護膚的作用,但也存在健康風險,其中含有一種叫二乙醇胺的物質,被用作溶劑、乳化劑、洗滌劑、保濕劑;在護膚乳中,二乙醇胺被用作軟化劑,但它會和產品中的硝酸鹽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潛在致癌物亞硝胺。此外,二乙醇胺還可能刺激皮膚和黏膜。
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小組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塑料制品中的雙酚A 和不粘鍋中使用的全氟辛酸都能起到類似“增肥”效果。
低劑量化學品長期使用的健康風險研究不夠深入,生活中日化品危害到底有多大,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研究結論
生活中的化學品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人們天天接觸。那么,如何正確對待這些我們依賴的必需品?
程紅光表示,生活中日化品到底危害有多大,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研究結論。一般情況下,只要不過量使用,有些有毒有害物品不要誤食,如果只是通過呼吸和皮膚接觸,危害幾率并不大。
國外也有學者刊文指出,雖然化學品的危害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但人們對低劑量化學品長期危害的研究還不太深入,但部分化學品的健康危害已經有了明確結論,并禁止在相關日用品中使用。比如含雙酚A 的嬰幼兒奶瓶已經不能銷售,而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鹽也已經從很多食品的包裝中消失。
程紅光提醒說,對于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要特別注意生活中的某些日化品危害。如患哮喘者一定要遠離指甲油、發(fā)膠、發(fā)蠟、香水這些化妝品,因為它們中幾乎都含有甲苯和甲醛。另外,含鎳等重金屬的珠寶、首飾可能會造成接觸性皮炎,特別是嬰幼兒不宜佩戴珠寶飾品。
也有專家認為,我們不可輕視生活用品中的化學成分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但目前對其健康風險有夸大之嫌。比如很多食物含天然甲醛,但劑量非常低,根本不足以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一味強調日化品的危害性,很容易引起人們不必要的擔心。
為引導公眾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日化品,有專家甚至給出了理解化學品的3 個原則:
第一,生活中絕大多數(shù)的化學品是人們設計出來滿足某種需求的,但我們要認識到有得必有失。
第二,任何化學品過度使用都有害,為化學品制定的標準只是一個參照,依賴標準遠遠不夠,自己要把握一個度。
第三,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應重新審視某些產品的優(yōu)劣及使用的利弊,例如有些產品以前是很好的產品,但是在新的知識、新的了解下或許就有了不利之處。
人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液化氣、發(fā)膠、殺蟲劑、打火機、老鼠藥、洗滌劑等,掌握正確使用方法,這些化學品就不會變成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危險品。
1.學會看安全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了解化學品操作注意事項、應急處理方法等。
2.使用具毒性和腐蝕性的化學品時,應盡量避免直接接觸;不要用化學溶劑洗手;接觸到腐蝕性化學品要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
3.沒有使用完的危險化學品不能隨意丟棄。如避免往下水道倒液化氣殘液,如遇火星會爆炸;老鼠藥隨意亂扔可能導致其他人誤服中毒等。
很多商家在宣傳化妝品時,使用所謂“純天然”、“純植物”作為賣點,用所謂純植物提取來吸引顧客。宣稱這種產品無添加成分、無刺激,對肌膚有利無弊,是絕對安全的。

在一家大型電子商務網(wǎng)站,記者看到一款標稱“純植物和水果成分”的護膚品,宣稱完全萃取某種花卉精華,無酒精、無防腐劑、無色素、無激素等。
那么,“純天然”、“純植物”的護膚品靠譜嗎?
北京日化協(xié)會法規(guī)信息部主任陶麗莉表示,在我國有明確規(guī)定,化妝品宣傳中不能有“純植物”、“純天然”等絕對化的詞語,這種稱謂只是商家利用消費者的心理設計的一種促銷手段。
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有些化妝品中含有從植物中提取的成分,企業(yè)在宣傳時就變成“純植物”,但一般化妝品肯定還會有其他成分,如要有防腐劑、香精香料等。可以說,市面上根本沒有所謂的百分之百純植物的化妝品,最多是含有植物萃取成分,而且添加的量也可能很少。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和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yè)協(xié)會于2011 年聯(lián)合發(fā)布的《美白類美容護膚產品消費指引》指出,化妝品由多種成分配置而成,其中包括多種化學成分,只用純天然植物提取物是無法制成護膚品的。
專家表示,即使再天然、再有機的成分,仍然會有人對某些成分過敏,并且不是所有的純植物提取物都對人體無害。同時,任何植物產品都無法做到100%純天然,只是相對于其他類型護膚品,會達到一定比例的植物成分添加。
“有專家指出,化妝品中功效性原料可能有80%為宣稱性的,15%~20%是具有一定功效的,只有5%是起到核心作用的。”陶麗莉說,具體產品會有不同差別。
她強調,有些宣稱添加珍稀植物成分的產品,如天山雪蓮、圣母百合等,可能只是概念性的添加,也就是說只添加了一點點,而這些極少的成分添加到護膚品里,再涂抹到消費者的臉上,具體能起到多大的效果,確實也不好說。
長期使用可導致皮膚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日前組織開展了面膜類化妝品監(jiān)督抽檢,發(fā)現(xiàn)11 批次面膜類產品存在非法添加影響健康的禁用物質問題。
記者了解到,不合格產品中含有的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雙丙酸酯、曲安奈德醋酸酯和氫化可的松均屬于糖皮質激素類物質。消費者使用后,短期效果顯著,美白、祛痘反應神速,容易吸引消費者持續(xù)購買使用,這是商家違法添加的主要動機。
但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xiàn)激素依賴性皮炎,在神奇功效的背后,消費者可能要付出重大健康代價。因此,《化妝品衛(wèi)生規(guī)范》(2007 年版)規(guī)定這些物質為化妝品禁用物質。
目前,食藥監(jiān)總局已要求相關地方部門核實后責令企業(yè)停產整頓,并對涉事企業(yè)立案調查,徹底查清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shù)量和流向。
據(jù)悉,食藥監(jiān)總局目前正廣泛征求意見,對《化妝品衛(wèi)生規(guī)范》進行修訂,在新版技術規(guī)范中,提出更低的化妝品雜質含量,更高的兒童化妝品要求,并增加百余種禁用物質。
衣就是廣義的紡織品,包括包裝材料、增加紡織品性能的化學品,如染料、增白劑、去皺劑、防污劑、阻燃劑、紡織和成衣過程中使用的助劑以及化纖產品等。
食食品添加劑有很多種。還有與農業(yè)生產相關的化學品,如化肥、農藥、激素、飼料添加劑、獸藥等。餐具、廚具、洗滌劑中含有化學品,食品制作、加工、儲存、運輸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化學品,比如腌菜腌得不好會產生亞硝酸鹽。
住油漆是大家熟悉的。另外在保溫、隔熱、防水、防銹、阻燃、防污、裝飾、涂料、溶劑等材料中,以及家具、家用電器和清洗用品中都含有各種化學品。
行燃料中含有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可揮發(fā)化學品等,都是復合化學物。與交通工具相關的還有潤滑劑以及電池的電解液、鉛等。
其它 醫(yī)藥、化妝品、美容用品中含有汞、激素。工具、玩具、手機、電腦等也都含有工業(yè)化學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