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瀚

摘 要:安全評價對于保障企業的生產安全意義重大。結合具體的安全評價案例,說明定量風險分析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安全評價;風險分析;應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4.270
1 引言
國家安監總局于2014年頒布了《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和社會可接受風險標準(試行)》,即第13號公告。指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和社會可接受風險標準(試行)》用于確定陸上危險化學品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和在役生產、儲存裝置的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2 主要分析方法
根據不同適用范圍,一般采用事故后果計算法、定量風險評價法或危險指數法計算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1)事故后果計算法。是以爆炸事故后果模型為基礎,根據裝置可能發生的最嚴重爆炸事故情景,計算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的方法。涉及爆炸品類危險化學品(如:硝酸銨、三硝基甲苯、硝基胍)的生產、儲存裝置。
(2)定量風險評價。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選用定量風險評價法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1)涉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的;
2)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且涉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的;
3)構成重大危險源,且涉及毒性氣體的。但是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符合《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0號)第九條規定的情形,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中規定的風險標準執行。
(3)危險指數法。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數量、性質、位置和生產類型,評估和計算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的危險指數,并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的方法。
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同時符合下列所有情形的,應當選用危險指數法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1)未列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的;
(2)不涉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公布的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或涉及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但不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的;
(3)涉及毒性氣體但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
3 危險指數法舉例
某項目涉及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但不構成一級、二級重大危險源,因此適用于危險指數法計算。
(1)確定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等級
查表,確定各危險化學品危險貨物分類,列入表1。
(2)確定危險化學品基準量
查表,確定各危險化學品基準量,列入表1。
(3)計算校正因子
計算各危險化學品校正因子β,列入表1。
(4)計算危險指數
危險指數計算結果為28.61。
(5)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
查表確定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與防護目標間的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為50m,危險程度為中等。由于周邊企業距離該項目均在50m范圍內,雙邊構成相互影響。因此該項目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保證與周邊企業的安全。
4 結論
根據13號公告的要求,本文說明了安全評價工作中的風險分析,介紹了主要的方法,舉例分析了危險指數法的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AQ8001-2007,安全評價通則[S].
[2]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S].
[3]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可接受風險標準和社會可接受風險標準(試行)[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