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
(河北省委黨校校刊部,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新形勢下新聞媒體如何踐行好群眾路線
張立新
(河北省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社會轉型、經濟轉軌、結構轉換、體制創新的變革時期,社會生活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新聞媒體通過將新聞事件加工處理,通過一定的宣傳手段和表現形式進行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突出新聞反映的積極面和正能量,來引導人們從正確的方向思考社會現狀和政治格局,從而達到其引導群眾思想的作用。因此,在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自覺行動的過程中,新聞媒體的作用至關重要。為此,新聞媒體應當堅守黨的思想宣傳工作的基本使命,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通過教育群眾、帶動群眾、凝聚群眾,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和共同理想的樹立。
新形勢;新聞媒體;群眾路線
要做好新聞媒體工作,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首先要了解黨的宣傳工作的基本職能。新聞媒體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載體,要當好黨的“耳目喉舌”,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把握好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發揮“鼓”與“呼”的輿論監督作用,勇于接受人民的檢驗和評價;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訪報道調研,努力踐行群眾路線,維護人民群眾的權益,加強黨和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凝聚和傳播正能量的作用。
做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新聞媒體應該緊緊地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和工作大局開展形勢政策宣傳教育,特別是當前我們改革發展正處在全面深化的關鍵時期,幾十年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越是矛盾突出,我們越要耐心細致的做好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的工作,要深入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重要政策和重大決策,切實把群眾的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任務的分析判斷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上來,理順情緒、鼓舞士氣,為促進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發展共同努力。新聞媒體工作者都要牢固樹立宣傳群眾的媒體意識,做宣傳群眾的有心人,時刻準備宣傳群眾,能隨時隨地迅速投入宣傳工作當中。要通過向群眾宣傳政治、政策、科技、法律、道德,使群眾做到政治上跟黨走,發展有本事,維權懂法律,日常講道德。要通過向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各種路線、方針、政策,比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重大戰略部署,計劃生育、全民創業等相關政策,講清黨和國家的每一項政策及所做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群眾理解、支持、配合黨的各項工作。要通過宣傳科學發展觀,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中來,促使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譜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篇章??傊?,隨著黨的工作內容的不斷豐富,宣傳工作內容也要不斷豐富,這樣才能推動黨領導的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和諧社會建設步伐。
“入腦入心”是黨宣傳工作的目標。如果新聞媒體特別是黨刊黨報講的多是冠冕堂皇的官話、老生常談的套話或者毫無生氣的空話,對群眾的感染力肯定無從談起。首先要做到堅持實事求,增強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權威性。不容否認,當前新聞報道工作中存在一些認識誤區,例如,認為黨的宣傳工作只能弘揚主旋律,不能讓“負面信息”干擾或妨礙了主旋律。這種“報喜不報憂”的思維,對“負面信息”或諱莫如深,或含糊其詞,結果只能讓群眾無所適從,甚至倒向負面宣傳的一邊。對此,就要堅持實事求是,加大對真相的解釋能力,對一些給群眾造成疑惑甚至誤導群眾的信息,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查找其本源,攻破其謊言,為群眾解疑釋惑,不被假象所迷惑。實踐證明,對發生在群眾中一些負面新聞的正面解釋和引導,不僅能起到扶正祛邪、激濁揚清的作用,而且更能增強黨的宣傳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其次要轉變工作作風,探索多樣化的新聞媒體模式。一要改變居高臨下的灌輸,增強群眾的參與程度,通過啟發引導、交流等方式來進行,變官僚式為平民化;二要區別對待,有針對性地宣傳,由于個人經歷、生活環境或者認知程度等差異,不同人的思想實際千差萬別,新聞報道中應當有針對性地把“大道理”轉化為適應不同受眾的“小道理”,從而能夠深入人心;三要探索生動活潑的傳播形式,避免古板,否則只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聽后即忘。
新聞媒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以人民群眾的切實要求為基礎,充分運用宣傳報道的巨大優勢,為人民群眾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形式弘揚各行各業的優秀人物和事跡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樣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歸納、總結這些優秀人物的工作經驗,而且還可以通過對這些從群 眾中走來的優秀事跡進行再現和宣傳,讓他們成為群眾的榜樣再回到群眾中去,成為弘揚正氣,彰顯正能量的標兵,從而為各級黨委積極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新聞媒體要善于在日常工作中深入群眾生活,發掘、弘揚人民群眾當中在某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在某些道德領域彰顯優秀品質的人物和事跡。近年來,從中央到很多省份的新聞媒體都已經開始注重這方面優秀人物的評選和宣傳,其中諸如:“感動中國”“感動河北”“感動山西”等一系列品牌逐漸顯現,一大批涉及各行各業的優秀人物被發掘評選出來,成為各個行業爭相學習的目標和榜樣,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認同和好評。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新聞媒體要充分表達群眾的訴求,反映群眾的疾苦,接受群眾的監督,深入群眾內部調查報道,凝聚共識,集思廣益,最終達到通過媒體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的實際效果。同時,馬克思說:“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如果不能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落到實處,就有言不由衷甚至弄虛作假之嫌。新聞媒體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首先要身體力行地去實踐,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破除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讓群眾看到新聞媒體自己把所宣傳和提倡的宗旨、理念、做法切實落實到具體行動中,群眾才能真正相信、積極配合,這也是新聞媒體工作獲得說服力的本源。
G21
:A
:1671-864X(2015)09-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