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榮
(寧夏鹽池縣第一中學,寧夏 鹽池 751500)
淺談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概念教學
李茂榮
(寧夏鹽池縣第一中學,寧夏 鹽池 751500)
概念課的教學應是引導學生經歷“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舍掉事物的次要屬性,保留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而形成概念。本文通過從現實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概念;采用對照的方法學習數學概念;深入剖析概念的實質,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概念;通過變式比較和鞏固,理解概念四個部分的論述,說明了初中數學概念教學要引導學生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進而形成概念、概括概念,完善概念,進一步鞏固和應用概念。
新課程;初中數學;概念教學
初中數學中有大量的概念,是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部分, 數學概念的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一個抽象的思維過程。正確理解數學概念既是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也是進行判斷、推理、計算和證明的依據。搞好數學概念的教學,幫助學生了解數學概念的發生、發展的過程,把握數學概念的本質特征,體會蘊含在數學概念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掌握數學概念在解決數學問題中的應用,從而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
在數學教學,應體現數學概念的問題情境,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探索,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意義,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義。初中數學概念多數都來源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從生產、生活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因此,對于這些概念教學要密切聯系實際,結合實際的生活背景,使學生對概念獲得感性認識,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找出事物的本質特性。教學中,要充分運用直觀的方法,使抽象的數學概念成為看得見、摸得著、想得來的東西,成為學生能親身體驗的東西。這樣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又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趣味性。例如,在講解“數軸”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有刻度的溫度計和有刻度的稱桿,告訴學生人們早就懂得怎樣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數。如秤桿上用點表示物體的重量,溫度計上用點表示溫度的高低。引導學生發現秤桿、溫度計都具有三個要素: 度量的起點;度量的單位;明確的增減方向。讓學生知道是這些實物啟發人們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數,從而引出了數軸的概念。這樣引入數軸的概念自然、生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軸的濃厚興趣,并使他們認識到數學的概念知識是從客觀現實、客觀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并且服務于生產生活,增加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有些概念單純地講學生難以接受,難以掌握。但是把某些相關或相對的概念放在一起進行類比、對照,使學生既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又注意到它們的區別,會使學生茅塞頓開,另辟蹊徑。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可分為相容和不相容兩種,相容又可分為同一、交叉和從屬三種關系。例如,正整數和自然數是同一關系,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是從屬關系,矩形和菱形是交叉關系,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不相容關系。又如,在講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時,先復習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元”與“次”。接著,寫出y2+10y-24=0,并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比較異同,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這樣做既自然,又能讓學生理解、區別、記憶。
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基礎,要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有透徹清晰的理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在教學中一些重要的數學概念應遵循逐級遞進,采用螺旋上升的原則,深入剖析概念的實質,幫助學生弄清一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也就是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明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如:學習菱形的概念時,我們教學可以先利用“平行四邊形”這一學過的概念,其主要原因是“平行四邊形”是菱形最接近的種概念,它規定了菱形所屬的類別,但菱形不是一般的平行四邊形,它以“有一組鄰邊相等”這一特征與平行四邊形的另一屬概念——矩形區別開,這樣就可以得到:菱形=平行四邊形+有一組鄰邊相等。
鞏固是概念教學的重要環節。概念一旦獲得,如不及時鞏固,就會被遺忘。鞏固概念,首先應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導學生正確復述。這里絕不是簡單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在復述過程中把握概念的重點、要點、本質特征,同時,應注重應用概念的變式練習。恰當運用變式,能使思維不受消極定勢的束縛,實現思維方向的靈活轉換,使思維呈發散狀態。如“有理數”與“無理數”的概念教學中。可舉出如“π與3.14159”。通過這樣的訓練,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擾,對“有理數”與“無理數”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教學中也可以借助富有探究性、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嘗試中親自體驗數學概念,通過自己的思考建立起對概念的理解,逐漸認識概念本質。另外,為了鞏固學習成果和檢驗遷移水平,我們可將情境改造,形成“貌似神非”和“貌非神是”的新問題,加強變式訓練;為了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視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引起認知沖突,直面數學困惑,置身于渴望解決問題的情境之中。這些都有利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數學活動的經驗,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總之,數學概念教學對整個數學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應努力通過揭示概念的形成、發展、鞏固和應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1]愛之林.初中數學描述型概念課的特征及教學策略[OL].2014.
[2]范雪梅.初中數學概念的教學[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2-05-15.
[3]李春兵.數學概念教學探索[J].才智,2012-03-05.
[4]赤峰市初中教師全員遠程培訓[OL].2013
[5]張爽.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概念教學初探[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0-12-20
[6]汪建軍.淺論初中數學概念教學[J].神州,2013-09-15.
[7]李玉先.初中數學概念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09-01-15。
G633.6
:A
:1671-864X(2015)09-00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