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華
(福建省寧化第六中學,福建 寧化 365400)
淺議物理課堂“第一印象”的建立途徑
楊建華
(福建省寧化第六中學,福建 寧化 365400)
對于初次接觸物理的八年級同學來說,物理是一個嶄新的世界。要把學生對物理的好奇心轉化為持久的學習動力,最關鍵的還在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本文探討了在物理課堂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途徑,對于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物理課堂;“第一印象”;建立途徑
學好一門課,尤其是自然科學課程,好奇心和興趣是關鍵。對于八年級的同學來說,物理學科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因此,他們是帶著期待的心情來上課的。那么,我們要如何把學生的這種期待感轉化成為學習興趣,轉變成為他們物理學習上持久的熱情呢?在物理學習方法上,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學生,使他們走上正軌,為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呢?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上“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物理教學中“第一印象”的建立途徑。
要認真上好課本開頭的《引言》課,它是我們物理老師送給學生的一份見面禮。每個學生都有好奇心,都期待著老師給自己一份驚喜。我們只有在第一節課上給學生以開心、快樂,才能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并且讓學生的期待感堅持下去。
我們可以給做一個這樣的演示實驗:把一個試管裝滿水,然后放入一條小金魚。在學生好奇的眼皮底下,我們把試管的上部放到酒精燈下加熱。大家都以為這條魚會被煮熟。但試管上部的水都沸騰了,試管下面的小金魚卻安然無恙。從學生一個個驚訝的臉上,我知道他們很想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然后,我從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理解力出發,以水的液態、固態、氣態的變化為主線,設置了一連串的問題鏈條,學生依據這些問題思索、探討后就能夠明白原因了。
當學生都理解了原因后,我類比水受熱變成水蒸氣可以看到小金魚在水底自由的遨游,聯想到冬天冰雪覆蓋下的魚定然也能在水底平安過冬;從寒冬里冰的形成,想到夏天的冰雹應該也是相同的成因。學生饒有興致的聽我分析,并認識到,利用水的三態變化,我們制造了冰淇淋、發明了蒸汽機,讓它們為人類造福。
這樣,很自然地讓學生理解了什么是物理現象,什么是自然現象,理解了什么是物理學,還能有意識的把一些物理知識串聯起來。
在講到研究物理學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觀察與實驗時,我們可以講一些神奇的物理故事。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如果能夠把物理故事和巧妙設計的演示實驗結合在一起,就更能夠打動學生的心,留下深刻的記憶。如,我們可以講伽利略的故事,講伽利略長期仔細觀察教堂的吊燈并由此發現了鐘擺的等時性質,從而發明了簡單的計時器鐘表;也可以講阿基米德為了測出皇帝皇冠中的含金量而苦思冥想,終于在浴池里發現了浮力……通過這些繪聲繪色的描述,使學生恰似進入一個童話般的物理世界。
為了讓學生學會仔細觀察,明白細致觀察和認真思考的重要性,我在班級做了一個帶點惡作劇的小實驗。我給每個實驗桌準備了一杯尿素溶液,裝在一個燒杯中。上課了,我拿起講臺上的燒杯溶液,說:“做科學實驗,最需要的是嘗試和獻身精神,你們看我做了什么,待會你們模仿我做一下。”只見,我把一個手指伸進燒杯,然后,津津有味的吸著自己的手指。大家也都紛紛把手指伸進燒杯,然后把手指拿出來,但一吸后,每個人都感覺很不是滋味,紛紛鄒眉頭,扮鬼臉。這時,只見我很遺憾的告訴大家:“真是難為大家了,你們都知道了尿素的味道,和尿是一致的。可是,剛剛我演示給你們看的時候,你們可能都沒有注意到,我是把中指伸進去,然后吸的是自己的小指。”通過這次教訓,大家都知道觀察一定要細致、認真。
然后我們再做平面鏡(即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鏡子)成像實驗,仔細觀察人的像的情況,特別是左右雙眼及雙手在鏡的位置。進一步闡明實驗的重要性,使學生課堂學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
刻度尺是學生學習物理過程接觸的第一個測量儀器。因此,長度的測量就是他們學習物理的第一次實踐活動。如何讓他們從中學會認真觀察,并且動手動腦呢?
我在上課前就布置他們帶好三角板一副及小直尺一把,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帶皮尺一把。回家也可以先和父母了解下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課堂上,我發現其實不少同學已經初步會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了。
課堂上,我還是讓大家一起來學習了長度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并讓同學自告奮勇的上臺告訴大家如何使用工具測量長度。通過學生的發言,大家基本掌握利用工具測量的方法。我又強調了測量中要注意的測量范圍,讓大家對量程和分度值概念有所了解。
在此基礎上,我讓同學們觀察身邊的物體,估計它們的長度,思考需要使用的測量工具:是三角板?還是小刻度尺?是米尺?還是皮尺?
同學們都興致勃勃的估值,選擇測量工具。然后,我讓他們實實在在的測量,這樣,測量的同學認認真真,旁邊觀察的同學也很仔細。
對于測量的誤差,大家試著分析原因,思考避免誤差的方法。
只有深入引導,學生才樂于在課后更多的去測量、估計物體的長度。
要放手做好第一個學生小實驗,激發學生課外實驗的興趣。課本中安排的小實驗,一般都是材料易找,學生也容易獨立完成的,可作為學生課外實驗,讓學生自行完成。但教師應該有明確而具體的要求,要在要求中體現指導。還要讓學生反饋實驗結果。教師要對結果做出反饋與評價。從而使學生對課外實驗的興趣更加強烈,參與度更加熱情。
總之,通過物理課堂與實驗幫助八年級學生建立起物理學習良好的“第一印象”,對于激發學生持久的物理學習動力意義重大。而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又離不開物理教師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后的認真點撥。當然,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途徑還有很多,這里只是拋磚引玉的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淺做法。
[1]孫盟.談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教學重點[J].西部素質教育.2015(6):74;
[2]梁星堅.淺談如何進行初中物理起始階段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1(10):86;
[3]王崇伶.淺談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上).2012(05):23-25;
[4]魏紅.淺談初中物理起始階段的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05):184-185.
G633.7
:A
:1671-864X(2015)09-01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