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超
摘 要:社區服務和管理的水平是一個國家的行政管理水平,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未來城市的管理主要通過社區管理與服務得以體現,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符合國家發展的需要。該文針對目前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自身多年來在社區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科研體會,對如何培養面向國家發展需要的《社區服務與管理》實用型人才進行有益的探索和思考,認為社區服務與管理應圍繞國家和諧發展目標,立足于基層政府、社區管理、廣大民眾切身的需要,通過加大在校學生專業技能和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興趣,注重實踐教學多樣化、整合社會資源,組建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隊伍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來培養具有良好服務意識、學習意識、創新意識的實用型人才,成為未來城市管理的專家。
關鍵詞:社區服務與管理 發展目標 優化與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a)-0151-02
社區管理和服務的水平是一個國家的行政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居民根本需要的綜合體現。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社會轉型正在加速,導致大量新社會問題大量涌現,中國的人口、家庭、城鄉、區域、階層結構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一切都給社會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是確保中國社會發展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發展基礎條件之一。社區管理和服務直接面對廣大基層民眾,將來諸多社會保障福利體系都需要通過社區服務與管理來得以實現。也就是說,我國城市化發展目前需要貯備大量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才。該文針對我校社區服務與管理教學現狀, 結合我校多年來在社區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對該專業的發展目標、優化改革措施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為該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1 專業的發展目標
社區管理和服務直接面對廣大基層民眾,服務于民眾。因此社區服務與管理要圍繞國家和諧發展目標,立足于基層政府、社區管理、廣大民眾切身的需要,培養遵紀守法,能快速熟悉了解國家有關社會保障和社區工作政策法規并能熟練掌握物業管理操作技能,具有較強人際協調能力,綜合能力較強,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能夠勝任社區管理、小區物業管理、和商業物業管理,社會調查等崗位工作實際操作的應用型高級技能人才,才能在城市管理與服務上和國際接軌[1]。高素質、高層次的社區管理人員將更能夠適應未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在將來的社會中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成為城市管理專家。
2 專業的優化與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廣大民眾對社會服務的要求將具體化、實際化。需要從事這個行業的社區管理與服務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學習意識、創新意識。有關調查表明,大多數社區服務與管理水平與廣大民眾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表現為:絕大部分地區現有社區管理人員基本沒有受過專業化教育,不具備有專業化的服務知識和服務理念,在服務的水平和專業水平上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不相適應[2]。因此,作為該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如何培養面向國家發展需要的《社區服務與管理》實用型人才進行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2.1 加大在校學生專業技能和素質的培養
就目前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來說,其專業定位應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向城鄉基層社區培養具有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的專門人才,可以把其專業定位于公共行政、社區工作和物業服務,公共行政是基礎,社區工作是核心,物業服務是拓展[3]。因此應面向社會需求,科學定位,通過優化課程結構,合理設置課程,加大對在校學生的社區綜合服務、物業管理能力以及社會調查等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網點服務,家政服務,保潔服務,醫療服務,特殊群體服務能力、良好人際溝通的能力、組織和協調能力以及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
2.2 培養學生的興趣,注重實踐教學多樣化
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實踐性非常強,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動手能力和服務意識刻不容緩,主要思考如下:(1)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學校應主動克服不同的困難,延長實踐教學時間、擴大實踐范圍,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將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并充分利用一些重要社會資源,聯系不同的社區等服務場所將其作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制定實踐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加強與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廣泛交流和深層次的合作,讓學生所學有更加充足的實踐機會;(2)運用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方式。例如整合、利用校內外資源,建立社區工作綜合模擬實訓室;在實踐過程中,注重學生藝術實踐的教學,將 “藝術興學”辦學理念融入貫穿到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中[4],充分培養學生興趣。
2.3 整合社會資源,組建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隊伍
推動社區服務與管理教育的全面發展,必須要先解決師資隊伍建設問題。鑒于目前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師資現狀,現提出如下若干對策:(1)加強特色課程資源的開發整合,建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教學資源庫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建立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職業崗位庫、綜合實踐項目庫、專業課程庫、教學素材庫等[5],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2)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形成“專兼師資聯盟”的教學團隊 社區服務與管理教育學是一門集教育學、管理學、社會學于一體的交叉學科,因此教師隊伍的來源要避免單一途徑,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吸引社會退休教師、專業人員或者在職的各類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社會教育中,充分發揮其優勢來促進實務教學水平的提高,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興趣[6]。同時也要通過人才引進,吸收一些年輕有激情、熱愛社區教育事業的教師充實到社區學校中來,他們才是社區教育事業的主力軍。(3)加強社區服務與管理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搭建教師業內學習平臺,有針對性開展專業化培訓、完善本專業現任教師的知識結構,鼓勵教師嘗試和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學水平,促進專業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技能的提升。
3 結語
《社區服務與管理》課程是一門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增加就業率,有必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本文針對目前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自身多年來在社區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體會,對該專業發展目標、優化措施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希望在以后的教學管理過程中,繼續將《社區服務與管理》的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培養出適應社會不斷發展需要的高水平的社區服務與管理服務型、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葉忠海.創建學習型城市的理論和實踐[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2005.
[2] 黃琴,社區教育發展中政府職能及其實現方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
[3] 李建玲,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教育中的問題及其應對[J].黑河學刊,2014(3):96-98
[4] 黃榮英,陳穎.重視藝術教育培養素質全面的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人才[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4(4):92-95.
[5] 廖敏,職業院校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探析[J].河南教育,2014(5):25-26.
[6] 童少穎,試論發展社區教育服務于社會管理創新的基本方略[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