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花
摘 要 當前絕大數農村小學教學條件差,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學校應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一方面通過校本培訓來提高教師的實驗技術水平,另一方面發揮農村的優勢條件,發動學生和教師充分利用身邊的實物變廢為寶來或通過自制教具來充實實驗器材,最大限度地開展科學實驗教學。
關鍵詞 教學 實驗器材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027-02
小學《科學》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它是學生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入門學科,也是探究科學、培養小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然而當前絕大多數農村小學教學條件差,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在這種情況下要搞好科學實驗教學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教師的實驗技能培訓
農村小學的老師少,沒有專業的實驗教師,都是兼職,實驗技術水平差,影響著實驗教學的開展,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應加強教師的實驗技術培訓。
由于大多數農村小學規模小,經費有限,把全部教師一次性派出到外地培訓是很困難的,只能先派出個別教師到外地參加培訓、學習他人的實驗經驗,受訓教師回校后,擔任培訓老師,組織校內還未受到過培訓的教師進行實驗技能培訓,這樣使全體教師的實驗技術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學校也節約了經費開支。
二、充實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太少,直接影響著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實驗器材必須得到充實,在沒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充實。
1.利用廢棄物自制實驗材料
學生家里或生活區域經常都會有垃圾,像礦泉水、空易拉罐、塑料泡沫、木塊等等??梢园l動學生把這些垃圾搜集起來,自己動手制成一些簡單實用的實驗材料,既充實了實驗材料,同時減少了垃圾污染,保護了環境。
2.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自然資源
農村學校的周圍山多,石多,植物多,動物也多。山石、植物、動物都是觀察、實驗的活材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物體。要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的效果,必須充分利用自然界中這些現實的資源,安排時間,帶領學生到野外的田間、山中采集小動物、小植物、巖石等,把采集到的小動物、植物采用壓制、浸泡等方法制成標本并保存,供觀察實驗時用。
三、發揮農村優勢,開展更有效的觀察實驗
在農村,學生觀察自然的內容很多,條件比城市優越,如動植物生長、水與空氣以及其他各種自然現象,教學時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到“大課堂”中去研究,在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如講根和莖前,先帶領學生到田野中去,讓學生采集各種各樣的根和莖,然后回到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根和莖進行分類、研究,這樣使學生在豐富、具體的感性材料面前,激發興趣,吸取知識,提高能力,使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滿足。
四、將多媒體教學運用到實驗教學中
目前,多媒體教育成了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教育現代化必不可少的條件。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多彩,聲畫并茂的特點,突破時空限制,跨越了宏觀、微觀之間,直觀、形象地反映客觀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質,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實驗教學趨向深入性,更具趣味性和實踐性。
1.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好地進行科學實驗教學
如《有趣的呼吸器官》一課,要讓學生了解肺是怎樣呼吸的及肺的呼吸衛生與健康,很難進行實驗教學,只憑教師借助幾幅掛圖作口頭介紹,顯得呆板乏味。而應用現代化的電視錄像手段,以動畫片的形式講述平時不注意呼吸衛生與健康的危害,如此把原本深奧復雜的科學道理化為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小故事,符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
2.運用電化手段,增強實驗教學的知識性
一堂科學課,實驗教學畢竟有限,一兩個實驗只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而大部分內容是要在課前或課后去實踐、去掌握,這就使知識的掌握具備了不確定性。而通過運用教學幻燈片、教學碟片、遠程教學資源等一些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和觀看實驗相結合,使學生在短短課堂40分鐘內更多、更全面地去學習,去掌握知識,實驗教學也更加輕松,更加全面。
五、自制實驗器材,提高實驗有效性
師生自己動手設計、制作教具,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想象能力,活躍思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體味到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
1.教師自制實驗教具
一件成功的自制教具的誕生,是教師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教師經過對教材的深入的研究,根據本校實驗器材的實際情況,產生對某一教具改進或創新的想法。根據這一想法,構思設計,在反復研究、實驗的基礎上制作,經過多次改進和反復調試后,再在教學中試用,直至成功。如在制作“空氣有重量”這一實驗教具時,通過上網查找資料,經過多次比較,最終選擇一元錢買的帶柄和卡口的兩個氣球作為實驗器具,為其中的一個氣球充氣,氣球可直接卡在卡口上,實驗更加容易操作了,實驗的效果也相當明顯,結論的得出也更讓人信服。
2.學生自制實驗器材
學生通過參與自制實驗器材活動,不但鞏固書本上的基礎知識,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愛科學的情操。在自制實驗器材的過程中,學生首先是要弄懂課本上的內容,理解課本上的知識,才能設想出實驗器材的雛形,然后才能進行具體的設計、試制。在具體制作中,學生還要經受多次失敗的考驗,身心得到陶冶,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自制教具不但可以補充現有教學儀器的不足,節約開支,而且實用性強,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取材容易,對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起著很大的作用。
總之,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各級領導在高度重視、多渠道加大常規設備投入的同時,任課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種種困難,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創新實驗教學方法,把解決實驗教學難點和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相結合,實驗課教學就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