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國普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043-02
后進生是廣大教師最頭痛的教育對象,也是最關注的學生問題,不少教師把提高后進生成績作為最難攻克的難關。后進生不僅學習成績差,同時還有一系列的問題產生,如:上課不注意聽講,與前后桌的同學講話,在課堂上搞小動作,甚至擾亂課堂秩序等。這其中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而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破罐子破摔;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而影響了學習;有的是因為長期以來缺乏正確的引導,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其中后進生的學習方法和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關鍵的。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怎樣激發后進生的學習動力和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呢?
一、深入了解后進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及困難
(一)缺乏學習信心,學習能力弱化。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大多數是被動式地“跟著老師學”,尤其是我們農村中學都是從初中起點開始學英語,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他們激情高漲,眼里充滿了求知的渴望,每天都在自信中向別人說“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night!/How are you?但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加,知識涉及面廣,涵量大,他們便覺得詞匯難記,遺忘率高,長此以往,終于積重難返,學習成績節節下降,失去了自信,形成了自卑心理,學習能力逐步弱化。
(二)缺乏學習動機,學習目標不明確。一切學習皆起源于動機,學習目標的確立是提高學習能力的基礎。部分學生僅僅是出于好奇或一時熱情,沒有學好英語的使命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意識,英語學習容易受到不穩定的情緒支配,學習熱情反復無常;另一部分學生學習意識淡薄,在我們班的學習中我曾經問過一些學生:“你們初中畢業后想去讀哪一所學校?”有一半的同學告訴我他們只為了拿一個畢業證,之后出去外面闖他們的世界,沒有繼續深造的想法;在我們學校還有一部分學生屬于留守兒童,父母為了生活雙雙奔波在外面打工掙錢,他們能給予孩子的只是錢與問候,而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父母監督與引導,他們卻得不到,他們的命運與性格最終取決于他們的環境與朋友。因此,學習成績徘徊不前,這一現象在大多數的后進生中普遍存在。
(三)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被動。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起著推動作用。大多數的后進生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表現在學習不主動,不會溫故知新,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果非常差。而且作業質量不高,作業抄襲現象屢屢發生,此病若不根治,養成投機取巧的惰性,成績必定滑坡。
(四)缺乏科學的方法,學習效率低。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而后進生往往缺乏的正是這一點。我們班有一位女同學學習態度很端正,學習也很刻苦努力,從不放過一點點休息的機會,但很少上及格分,她曾對我說:“老師,我是笨鳥先飛,可為什么總是飛不起來”?原來他們普遍采用的記憶方法都是死記硬背,對生詞逐個字母拼讀,常常前講后忘;對課文理解往往不考慮上下文,朗讀時照本宣讀,有口無心,課內學,課后忘,知識的鞏固率低。
二、激發興趣,喚起求知欲,重塑自信心
在轉變后進生的過程中,第一步要點燃后進生的學習欲望之火,而且還要保護這火花不被窒息;更重要的第二步,改變他們不正確的學習方法,教會他們自學的方法;最后針對后進生在學習方法上的常見病,采取降低知識階梯坡度,讓后進生自己迎頭趕上。
三、加強學習指導,培養后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對癥下藥,改變習慣。一部分后進生學習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不良的學習習慣造成的,對于這部分學生,必須幫助他們形成理想的學習習慣,有計劃、有步驟地轉變他們的行為習慣。大多數的后進生由于學習基礎差,都會有一些懶惰心理,學習不夠主動。例如,懶動腦,喜歡抄作業,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處理辦法就是先讓他們抄,但抄完后,必須對所抄的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既可以增強他們的記憶力,又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他們的惰性。
(二)指導預習,提前進入。后進生大多養成了等待、依賴的習慣,學習不主動,不會溫故知新。因此,后進生的預習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當作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其進行精心指導,逐步規范要求,使其達到預期目的。例如我在指導他們進行閱讀預習的時候,我把所要預習的課文設為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這一篇文章。在預習方法上,先要求學生用英語詞典查單詞,自己解決生詞;然后,做好預習筆記,并且記錄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等,以便在上課的時候能夠抓住教材的重點,把握聽課的方向,跟上老師授課的進度。
(三)分層教學,鼓勵參與。古代教育家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原則,其實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搞分層教學。后進生由于基礎差,學習方法不恰當,在上課的過程中往往跟不上教學的進度,因此,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如何更好地做到面向全體學習進生教學,特別要照顧到后進生,把教學內容設計得難易適當。在上課的過程中,對于較難的問題,先讓成績好的學生回答,然后再讓后進生補充或者回答,兩者都給予鼓勵。對于相對簡單的練習,例如,認識生字、進行組詞等,可以讓后進生多回答,鍛煉他們的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使他們體驗了成功,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四)彌補欠缺,鞏固基礎。由于后進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認識能力有欠缺,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抓不住學習的重點,不能一步到位,所以對他們必須進行易混淆字詞的區別、概念的區別、重點語句理解、再分析等方面的教學。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除了在課堂上重視之外,課后,教師還應進一步做好輔導工作,給他們增加有關的練習。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