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鐘理財:做最善良的理財師
她27歲就成為渣打銀行最年輕的白金支行行長;她曾是平安銀行私人銀行超高凈值部總經理;她毅然選擇離開服務十年的傳統銀行業,集結有共同夢想的金融精英,創立“7分鐘理財”平臺,打造用戶理財服務第一站。
對7分鐘理財創始人羅元裳而言,自立門戶,金錢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家用心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公司:輸入一種成熟的金融理財觀念,讓國人無論從理財知識還是理財能力上都跟國際保持同步。
“我們相當于理財軍師,可以隨時提供咨詢服務。”
據羅元裳介紹,7分鐘理財是基于金融大數據的獨立的第三方理財咨詢平臺,是結合專家團隊和人工智能技術聯合打造的一個科學服務體系。
為了制定出適合的理財方案,客戶需要提供其理財目標、預期、需要的流動性,以及過往投資經歷、風險偏好等。平臺利用智能算法和理財專業顧問幫助用戶定制私人理財方案,而不是讓用戶通過搜索條件自己去甄別再選擇。
相比一些互聯網金融超市,7分鐘理財做的不只是信息收集的工作,還可以幫助用戶進行篩選,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找到定制化的理財方案。
在羅元裳看來,現在很多人的資產配置都很不科學,甚至是盲目理財。這種盲目性主要體現在,“宣傳”與“推銷”,是目前大家購買理財產品的決定性因素,而并不是由理性判斷來決定購買哪些理財產品,這也直接導致很多人跟風炒股卻被死死套牢,或者稀里糊涂就“被推銷”了某某基金。當然,理財畢竟是一件專業性強、復雜程度高、行情瞬息萬變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上手。
今年9月10日,羅元裳做了一件瘋狂的事情。她發布“100人理財榜樣”招募計劃:即日起,招募100人,傾注團隊精力,免費為這100人深度定制理財計劃,全程追蹤,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放大收益,全力打造理財榜樣。
“萬萬沒想到,大家理財的熱情是如此之高,光朋友圈轉發就瞬間報名超額了。”這讓羅元裳看到一個巨大的需求。7分鐘理財核心用戶群的可配置資產在50-600萬,中國有13億人口,能夠被服務的群體數是在千萬量級以上的,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羅元裳強調,“打個比方,我們是想做第三方理財咨詢行業里的海底撈。海底撈不光鍋底好,配料好,而且服務好。我們要做的是,模型要好,技術要好,服務要更好。現在讓用戶滿意是我唯一的目標。”

7分鐘理財創始人羅元裳
服務體現在細節。“第一版用戶覺得太復雜,我們就改。我們做視頻,解說得非常清楚,用戶不用來回跑,特別接受。用戶可在線問問題,專家團隊隨時解答。我們有收益跟蹤,比如某基金換了基金經理,我們會第一時間告訴用戶新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會提建議是繼續加倉還是贖回。在產品到期前提醒客戶;給客戶推薦適合的產品,這都是細節。”
在羅元裳看來,技術確實可以提升效率和準確性,客戶也會在意技術的差距,但他們更需要的是服務,一種省心且安心的感受。
“7分鐘理財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綜合服務能力。我們還在路上,還在不停摸索用戶的需求,希望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羅元裳相信,以前客戶是為產品買單,未來一定是為服務買單。
大學畢業之后,羅元裳就到銀行工作,在國有銀行歷練兩年后跳槽到渣打,由于業績出色,27歲就成為渣打銀行最年輕的白金支行行長。成功的秘訣在于,“我只是比別人多做一點點,多想一點點,就做得好一些。”羅元裳不無謙虛地表示。
后來她任職平安銀行私人銀行超高凈值部總經理,在職業生涯頂峰之時,卻選擇暫別鏖戰十年的傳統銀行業,啟程互聯網金融,創立“7分鐘理財”。
“我出來創業,不是一家企業好或者不好的問題,而是一些服務模式在機構里面做不了,渣打不可能采集所有的產品,一定會有它看不到的地方。”羅元裳的目的只有一個,打造用戶理財服務第一站。“別人是做垂直細分領域的互聯網金融理財,我是做橫向的,用戶理財會首先想問問我。”
談及創業的初衷,羅元裳坦承,當時覺得人生應該做一件有信仰的事。能夠對用戶產生價值,你就會很開心。如果光為錢做事,快樂程度就不會很高。“我很想建立一家用心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公司:輸出一種成熟的金融理財觀念,讓國人無論從理財知識還是理財能力上都跟國際保持同步。”
目前大部分客戶都是看哪個收益高就買哪個。事實上,理財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在哪種資產類別里面配置多少,包括債券、股權、另類、房地產等。再考慮這個類別里面買哪個產品。如果把所有資產配置在一個籃子里,發生系統性風險時,損失會非常嚴重。今年6中旬以來發生的“股災”就讓很多投資者深刻體會到了資產配置的意義。
2008年金融危機時,當時還在銀行工作的羅元裳目睹了很多客戶虧得非常慘烈,一些產品甚至虧得只剩10%。不少客戶和銀行的關系搞得特別僵。“身為銀行員工,我得為銀行說話,但從內心角度,真的覺得客戶很可憐。”
在創業前,羅元裳和她的團隊曾經管理著十幾億的資產,服務過工薪階層,也服務過億萬富豪。當見證了太多理財客戶的成功與失敗之后,他們更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普通人更加靠譜地理財。“當時我跟朋友聊,說我要幫助老百姓理財,盡管當時什么運營模式都沒有,很多伙伴覺得這件事情特別有價值,值得去做。”羅元裳回憶當初懵懂創業想法時的場景。
有一段時間羅元裳徹夜難眠,腦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讓用戶的體驗更好。在跟其他創業者溝通交流后,羅元裳明白,每個創業者都經歷過一個不自信的階段。已經創業一年多的她表示現在還沒有完全度過這個階段,但有了很大的勇氣。這種勇氣來自母親給予她的善良。“從小,母親就教我要信仰善良。如果一件事能夠幫助很多人,就一直堅持下去,最終肯定會得到別人的認同。創業亦如此,我相信7分鐘理財的模式也會得到市場的認同。”
成功背后都是苦逼。想象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一回事,現實中真正遇到的困難要猛烈得太多。“我覺得挺幸運的,遇到的困難,都迎刃而解了。”
目前,7分鐘理財的團隊構成分為專家團隊和技術團隊。其中,專家團隊都是有十幾年銀行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士,大部分是羅元裳在渣打的同事,有共事的經歷和信任的基礎,此外還包括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技術團隊則是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老兵。
“我們的合伙人都是曾經服務過身家過億的高凈值客戶的理財銷售精英,如果賣理財產品,公司可能很快就會盈利,大家也會過得比較舒服,但假如還是在做一件賣產品的事情,就不是真正幫助用戶學會理財。”
生活態度不過是微末小事,卻能左右大事的成敗。如果一個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將從中獲益匪淺。
“任何一個產品肯定會被模仿。海底撈也會被模仿,但它還是最好的,因為它不停地在創新和用心。所以我不害怕別人抄襲。如果我真正的內心是很善良地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我一定是不停地在創新和用心,別人是跟隨我的腳步。”
客觀、獨立是7分鐘理財作為一家第三方機構的價值觀:不隸屬于任何金融機構,不與任何理財產品銷售方有利益合作,在理財咨詢過程中,始終保持公正、客觀的態度,將最真實的信息與客觀的建議提供給用戶,旨在幫助用戶實現理財心里有數、收益清清楚楚。
專業、簡單,是7分鐘理財的服務理念:我們希望將理財這件專業、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易懂,為用戶提供便捷、實用的解決方案,以適合更廣泛的理財用戶。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以及理念創新,突破傳統理財咨詢機構的模式局限,讓理財咨詢變成所有人都能伸手既得的大眾服務。
“如果不獨立,就不能提供給客戶公正客觀的建議;如果不專業,就沒有獨立的資格;如果不簡單,就不會有好的用戶體驗。”羅元裳說,“7分鐘現在唯一的原則,就是讓用戶滿意。我相信這個會產生巨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