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戰略咨詢師吳鵬、宋德勇
政府到底應該如何支持孵化
文/戰略咨詢師吳鵬、宋德勇
原來孵化器為企業提供辦公場地、提供注冊服務、提供資金支持、提供溝通機會。而在互聯網時代,這些方面的服務已經不能夠滿足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需求。
雖然孵化器這個名詞此前并沒有為大眾所熟知,但是中國實際上已經有一個規模龐大的孵化器體系。今天這股創新創業浪潮需要充分汲取原有孵化器的經驗,并將這一經驗擴展到其他領域。
自1987年6月我國第一家孵化器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成立至今,孵化器在國內已走過26個年頭,在這其中國家層面對孵化器的政策扶持及稅收減免使得全國范圍內孵化期數量驟增,孵化器數量由2005年534家增至2015的1500家,復合增長率高達116%。
雖然有這么多,但除了科技口其他人都沒聽過;最近兩年冒出來的3W咖啡、車庫咖啡,1898咖啡,雖然最開始并不是以孵化器知名,但是最后卻行使了很多孵化器的功能,最后被追認為新型孵化器。這是為什么?
形式變了,需求也變了。原來孵化器為企業提供辦公場地、提供注冊服務、提供資金支持、提供溝通機會。而在互聯網時代,這些方面的服務已經不能夠滿足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需求。他們需要交流,需要跨界,需要線上線下互動。
什么地方能夠吸引年輕人,什么地方好玩,什么地方方便?什么地方就能夠形成聚集。比如3W,最開始就是群友聚會找地方,原來定好的咖啡館臨時變卦,許單單一氣之下,自己動了開咖啡的念頭,由此一步步走下來。這和傳統咖啡館不同,不是先選地方再找客戶,而是需求已經存在找地方。北大1898咖啡也是這樣,先是基于校友創業聯合會,有辦活動的需求,所以才有了這個地方。
這種需求的轉變是政府在支持這類孵化器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沒有真實的需求和人群,是這類孵化器靠譜的第一標準。怎么檢驗呢?其實也不難,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他們自己能不能活?比如3W,這種孵化器建設起來完全是市場行為,比如1898咖啡,沒有用政府投錢。對于這類自己有生存能力的孵化器,相反應該大力支持。
今天一說起孵化器、一說起創新就是互聯網、就是高新科技。但是實際上更大的需求在于要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空間上要從高新區擴展到全局,從行業上從信息技術到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從效果上,高新科技需要的人是少的,只有實現了與傳統行業、與傳統服務業的結合,才能帶動大量就業。
比如物流業的發展帶動了快遞,那下一步O2O的服務也將帶動大量就業。其實說白了,在政府的目標上,應該擺就業的目標擺在是否是高新技術的目標之前,進一步放寬支持的范圍。
比如說農業領域,有沒有機會?農業電商怎么做?有機農業的市場怎么做?灌溉體系、現代農業、農業旅游,這些都是大量與新的商業模式,與新的互聯網技術、與新技術和新投資能結合起來的,目前被重視得還不夠,還都是瞄準互聯網,這個在政府下一步的支持中應該得到改變。
要想促進創業創新,長遠來看需要鼓勵一種文化,形成一種氛圍,而不只是建了多少孵化面積。但偏偏硬件上的事情是政府擅長的,而軟件上的則要靠市場慢慢培育,靠自然生成。
政府能直接去投錢嗎?初步看上去是有問題的。因為作為市場化的風投來說,他遵循著大數法則,十個項目中有一個成功就能保本,有兩個成功就能賺錢,其它不能成功的也挺自然的,這個過程中也能檢驗出創業者是否靠譜,靠譜的繼續支持,不靠譜的打入黑名單。但也就這樣,損失就認了。但是對于官方的投資機構則不一樣,投資要評估,退出也要評估,成功了沒有人說你好,失敗了有人找你麻煩,很難說清楚為什么投他,因為有的時候投資就是投人,投人就是找感覺,這事情你怎么說。
我們跟一個國內一流的國營孵化器的投資公司老總交流,他說了一個特別哭笑不得的事情,一個他們投資的企業要上新三板了,他們作為股東要退出。結果就是這個退出的協議找不到主管部門來審批,一度是在學校,后來劃到國資委,從區里找到市里,批了小一年批不完,這不是開玩笑嗎。但這就是在中國最為發達的城市所發生的故事。這還是投資成功的時候,要是失敗了就更麻煩。而對于科技轉化過程、創業孵化過程中的投資,實際上失敗的比率要高過成功的比例。
這樣的事情政府來投資就容易說不清楚。那么政府應該做什么呢?應該在制度上松綁。
比如眾籌,鼓勵了不少創新,但是很多人特別擔心被列為非法集資。因為他們說得很明白,賺不到錢不要緊,把自己搞進去就劃不來了。而翻開《激蕩三十年》,政府鼓勵在前,風向變了翻臉如翻書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楊勇在講眾籌項目特別吸引人的一點就是寬容失敗,硅谷精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寬容失敗,中國人一失敗翻身特別不容易,但是在這種組織里,因為這些股東本身都是從失敗中走過來的,他會很正確地看待失敗,所以你失敗之后,別人并不會看不起你,反過來會安慰你,所以實際上是在小范圍內塑造了一個硅谷的小環境。如果中國有1萬個新眾籌咖啡館的時候,某種意義上就解決了一個創新創業文化的問題。
調動這么大一個國家,有的時候是需要一些運動式的做法,要不然總理都指揮不動處長,你說其他人能咋辦?所以這場支持創新創業的浪潮,無論從方向上還是目標上都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于方式與方法,而已有的經驗尤為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