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三峽大學體育學院湖北宜昌443002)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及價值研究
□張斌(三峽大學體育學院湖北宜昌443002)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分析歸納法和專家訪談法等方法,對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不高,自主鍛煉意識不強。高校的公體課課時少且運動形式較單一。課余時間少且校園內運動場地不足也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對此,提出學校應該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加大體育鍛煉的宣傳和開展更多形式的體育活動,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能夠自發的參加體育鍛煉并真正喜歡體育運動,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
全民健身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價值研究
1.1、研究對象
湖北三峽大學、三峽職業技術學院的320名學生。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分析歸納法。
2.1、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和項目情況分析
(1)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分析。

表1 學生每天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統計(n=300)
對學生體育鍛煉時間進行統計分析,從上表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只有40.7%的學生鍛煉時間接近或超過一小時,所占比例不到一半。其中有16%的學生鍛煉時間不足半小時。還有43.3%的學生鍛煉時間在30至50分鐘。從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學生普遍的鍛煉時間還是不夠的。而要想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則需要達到一定的鍛煉時間和強度。在與學生的訪談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還是沒有達到鍛煉效果。原因是學習任務重沒有太多的課余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更應該重視身體的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2)學生參加體育項目分析。

表2 學生參加體育項目分析
從上表中可看出籃球、足球、羽毛球等一些球類運動比較受大學生歡迎。跑步因其鍛煉條件簡單也是大部分學生首選的鍛煉方式。武術、跆拳道、健身健美等項目相對來說選擇的人較少。從性別角度分析,男生選擇身體對抗激烈的運動多一些,如足球、籃球。女生則選擇沒有身體對抗的項目多一些。女生選擇跑步的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可見男女生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還是有很大不同。
2.2、高校運動場地器材情況
在對三峽大學運動場地調查過后,得知三峽大學有田徑場2個,足球場3個,籃球場13個,羽毛球場28個,排球場3個,乒乓球臺15張,跆拳道館1個,健身房1個。這些運動場地數量與三峽大學人數對比則顯得很缺乏。高校內運動場地普遍缺乏,器材也存在缺少和不齊全的情況。特別是一些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如籃球羽毛球的場地嚴重缺乏。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高校內學生人數多,學生鍛煉需要足夠的運動場地和齊全的器材設施。學校應保障學生鍛煉的基礎設施,加大對體育經費的投入,多興建一些球場和其他的運動場地,購置齊全的器材,讓學生鍛煉有場地,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運動項目。
2.3、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及動機分析
(1)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分析。

表3 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態度調查表(n=300)
通過對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態度進行分析,有24%的學生表示喜歡參加體育鍛煉。68%的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表示比較喜歡,有8%的學生表示不喜歡參加體育鍛煉。通過與學生的訪談了解到學生不喜歡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原因是學習任務繁重,沒有擅長的運動。這也與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觀念有關,從小學習好就被當做是好學生,甚至到大學,學生也把獲得獎學金作為學習的的動力,體育鍛煉一直被忽視,沒有做到勞逸結合。
(2)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分析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主要是增強體質和緩解壓力。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體育運動的價值并能從中獲得自己想要的。而從男女性別上分析,男生進行體育鍛煉主要是為了增強體質和提高運動水平。男生可以從比賽中獲得樂趣并通過與他人競爭獲得自我和他人的認可。而女生的動機較簡單一些,除了增強體質,還希望通過運動達到減肥塑形的目的,展示女性魅力的一面。
2.4、高校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公共體育課不夠重視。
高校設立公共體育課本是為培養學生參加體育的興趣,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但公體課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任課老師對上課紀律較輕視,導致學生上課情況不樂觀,從而無法達到公體課的教學目的。許多學生上課也只是為了在學期末考試達標,與學校的教學初衷相左。學校應該加強對公體課的監督,對上課紀律、學生簽到、考試成績進行嚴格要求。
(2)場地器材影響。
場地器材的缺少嚴重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高校學生普遍人數較多,那么需要足夠的場地器材來滿足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但對高校體育場地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場地器材并不完善,特別是網球、排球的場地普遍缺乏。一些相應的運動器材也較缺乏。這些因素阻礙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也使得高校體育教育課程無法更好的開展,教師的教學內容受到約束,無法達到教學目的。
(3)學習壓力的影響。
在調查中還發現,部分學生沒有或不喜歡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是學習壓力大,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鍛煉,特別是大一至大三的學生。大四的學生受畢業找工作的影響,也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另一方面學生受十幾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到了大學仍要為學習成績而放棄運動的機會。歸根結底,是教育的思想存在問題,還有學生沒有形成健康的觀念,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夠重視。
3.1、加強體育鍛煉的宣傳力度
群眾體育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高校體育運動的開展離不開學校的宣傳。學校應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倡導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學生雖然對體育運動都不陌生,但由于沒有一個好的運動氛圍和缺乏鍛煉的動力,還是有好多學生宅在宿舍。學校可定期開展體育講座,宣傳體育的價值和重要性,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并可設定某一個運動周,呼吁學生走出宿舍,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運動氛圍。學校領導可做出帶頭作用,親自參加體育鍛煉,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運動中去。
3.2、開展形式多樣的課余體育活動
很多學生不愿參加體育鍛煉是因為自身掌握的運動技能少,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種類少。學校可根據這一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課余體育活動,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并可開設一些基礎的體育課程,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開展各類體育活動,讓體育運動深入學生心中,從而影響那些不愿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
3.3、保證足夠的場地和器材
高校應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完善校園內的體育場地和設施。特別是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應該保證足夠的鍛煉場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興建風雨球場,多安裝一些鍛煉器材,以保障在風雨等特殊天氣下學生仍有地方可以鍛煉。并對這些場所實行有效的管理。學校要盡可能的加大體育場館建設,改善現有的場地條件,為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創造良好的場地條件。學校還要購置必要的體育實用器材,滿足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場地和器材是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保證,因此各級體育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場地設施的齊全,從而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4、開展具有特色的體育項目
學校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相應的體育社團與俱樂部。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所喜歡的社團加入。俱樂部可定期舉行一些活動和比賽,因為俱樂部內都是愛好相同的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運動氛圍,這可大大加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于不喜歡加入社團的學生可以開展一些特色項目吸引他們,如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帶領學生參加戶外拓展運動,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戶外運動的樂趣。學校可設立具有特色和趣味的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感覺到課程所帶來的樂趣。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可加入一些新穎有趣的模式,讓學生愿意學且能夠自主的學,在掌握鍛煉方法后能夠長期鍛煉下去。在教學中也要重視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能夠更專業地進行體育鍛煉。
[1]張玉強,徐曉飛.大學生鍛煉態度對身體自我描述的影響[J].體育學刊,2010(3).
[2]沈傳茂,黃宏遠.大學生自我設置量表的編制和信效度檢驗[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7).
[3]周靜,周偉.休閑限制理論對大學生鍛煉行為阻礙因素的探究[J].南京體院學報,2009.
[4]劉正國,李莉.大學生體育鍛煉態度對其鍛煉行為影響的預測[J].首都體院學報,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