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紅,陸靜波,孫桂紅,楊 娟,章月琴,姚 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
·專科護理·
化痔膏治療便失禁致急性肛周濕疹臨床護理療效觀察
沈永紅,陸靜波,孫桂紅,楊 娟,章月琴,姚 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
便失禁;肛周濕疹;化痔膏;護理
肛周濕疹是指局限于肛門周圍皮膚,少數可累及會陰部,奇癢難忍,常潮濕,皮膚浸潤、肥厚、甚至發生皸裂的一種病癥[1]。肛周濕疹的發病原因較復雜,現代醫學認為可能是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急性或亞急性肛周濕疹常好發于大小便失禁及腹瀉頻繁者,給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如不及時治療,極易導致感染加重,甚至全身感染[3]。本病在傳統醫學中屬于浸淫瘡、血風瘡等范疇。我科從2012年6嘗試使用自制制劑化痔膏治療急性或亞急性肛周濕疹,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外科病房的急性或亞急性肛周濕疹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因頻繁腹瀉(≥3次/d)導致肛周及會陰部皮膚出現紅斑、斑丘疹和(或)丘皰疹,病程≥3 d,創面皮損面積≥3 cm×3 cm。60例患者均符合肛周濕疹診斷標準[4]:肛周皮膚輕度腫脹,紅斑、丘疹、水皰、瘙癢明顯,因搔抓常引起糜爛、結痂等,滲出明顯;且合并高血壓病11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9例,營養不良7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47~98歲,平均年齡(81.47±10.22)歲;并發水泡16例,皮膚糜爛或破潰者12例。觀察組男11例,女19例;年齡50~96歲,平均年齡(86.10±8.75)歲,并發水泡14例,皮膚糜爛或破潰者1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濕疹嚴重程度、合并癥及營養狀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常規用溫水將會陰部清洗干凈,盡量暴露創面,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皮膚,稍干后用化痔膏涂擦患處,每日3次。對照組患者:清洗方法同觀察組患者,稍干后用爐甘石洗劑外涂,皮炎平軟膏外敷創面,每日3次。兩組患者療程均不超過1周(1周內無好轉即為無效)。
1.3 療效評定標準[5]痊愈:滲出液完全吸收,濕疹消退,紅腫水泡消退,病變部位皮膚完全或基本恢復正常,瘙癢消失。有效:滲出液明顯減少,濕疹消退≥30%,病變部位皮膚輕度異常,瘙癢減輕。無效:滲出液無明顯減少或有所增加,濕疹消退<30%,病變部位皮膚無好轉或加重,瘙癢無緩解。總有效率=(痊愈數+有效數)×100%/總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用DAS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珋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痊愈患者治療天數比較 觀察組23例痊愈患者治療天數1~5 d,平均(3.42±1.23)d;對照組18例痊愈患者治療天數3~7 d,平均(5.47±1.96)d,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58,P<0.05)。
2.3 不良反應情況 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見嚴重、系統性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
3.1 肛周濕疹的發生及治療意義 因便失禁所致急性或亞急性肛周濕疹是危重患者較常出現的并發癥,更是影響康復進程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危重患者的臨床康復過程中應引起高度重視。腹瀉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會陰部、骶尾部皮炎及壓力性潰瘍,這是因為糞便刺激皮膚,使其經常處于潮濕和代謝產物腐蝕的狀態,加上皮膚被摩擦,形成會陰部和骶尾部皮膚紅腫、潰爛[6]。尤其夏季,由于汗液分泌增加,加之會陰部溫暖、潮濕,更易引起肛周及會陰大面積濕疹[7]。危重患者、長期臥床及大小便失禁者,因機體免疫力低下,會陰及肛周皮膚因長期受到堿性尿液和糞便的刺激,一旦護理不當,易并發真菌感染,再加之反復多次擦拭,極易引起肛周濕疹。
3.2 化痔膏治療肛周濕疹的效果 化痔膏主要藥理為青黛散、具有止血止痛、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作用。研究表明,濕疹皮損處的細菌感染與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濕疹患者皮損部位細菌的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非皮損部位[8];肛周皮膚由于部位隱蔽特殊,更容易發生細菌感染[9]。肛周濕疹不僅加重了患者的身心痛苦,更延長了康復時間,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困難。化痔膏含白螺螄殼、青果核及冰片,白螺螄殼具有散結、止痛、斂瘡作用;青果核具有解毒、斂瘡、止血及利氣作用;冰片為臨床常用中藥,具抗菌、抗炎、鎮痛、防腐生肌的作用。臨床療效證明,化痔膏具有清熱瀉火,益氣和中,及抗炎、解毒、生肌、止癢等功效,治愈成功率高,且使用安全簡便,對于預防感染可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是減少患者痛苦、防止并發癥的有效藥物。
3.3 化痔膏護理要點及注意事項
3.3.1 操作要點 ①向患者說明化痔膏外敷的目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項,減少患者不必要的顧慮;②充分暴露創面,保持創面干燥;③取無菌棉簽蘸取適量的化痔膏均勻涂抹在創面上,每日3次,注意藥層不宜太厚,以創面持續有藥為度;④告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護士將加強巡視與觀察,如有不適癥狀可及時尋求幫助。
3.3.2 注意事項 ①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皮膚色澤、溫度、疼痛、腫脹及搔癢情況;②冬季治療時,應注意做好保暖工作;③外敷面積必須超過皮膚濕疹范圍;④創面必須暴露并保持清潔;⑤有效控制腹瀉,積極防治急性肛周濕疹。
因便失禁所致肛周濕疹是危重患者較常出現的并發癥,是影響康復進程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化痔膏治療本病的臨床療效優于常規爐甘石洗劑和皮炎平軟膏治療。合適的個性化護理方案能改善患者的舒適度、促進康復。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15-731.
[2]Niki Y,Matsumoto H,Otani T,et al.Screening for symptomatic metal sensitivity:a prospective study of 92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Biomaterials,2005,26(9):1019-1026.
[3]董菊霞,李芳,何峰,等.純棉隔離墊聯合復方酮康唑治療會陰濕疹23例療效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5):69-70.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ZY/T 001.8-9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32.
[5]國家中醫藥管理局.ZY/T 001.8-9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中醫皮膚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6]胡曉燕,謝正秀,葉倩,等.大便失禁的研究概況與護理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0,19(12):555-558.
[7]劉夕珍,陳淑娟,銀離子抗菌凝膠治療肛周濕疹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3,27(1C):253.
[8]胡亞玲,王海艷,俞群,等.昏迷患者肛周及會陰外用珍珠粉防治濕疹的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9,8(8):711-712.
[9]郝飛.特應性皮炎的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2,35(1):73-75.
R473.5
B
1009 8399(2015)05 0046 02
2015 07-27
沈永紅(1971 ),女,副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中醫護理管理。
陸靜波(1964 ),女,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中醫護理教育及管理。
上海中醫藥大學護理專項課題(2012HL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