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勇
學生要想寫出優秀的文章,必須積累一定量的寫作素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拓寬寫作思路,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從語文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亦是如此,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常常捉襟見肘,深覺自己的詞匯量和閱讀量不夠,寫作素材匱乏,但是平時又缺乏積累,導致寫作時出現無法表達的情況。其實,課本本身就是最好的素材庫。只要在學習的時候認真積累,活用到作文中,就能為作文增分不少。初中課本中的古詩文、名著名篇、名人名言都是非常好的寫作素材,平時要指導學生注重收集新詞匯和美句美文,積少成多,自然就下筆如有神了。
二、從現實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常常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初中作文寫作素材的積累不能只局限于文章的閱讀,文章閱讀固然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如果長期依靠這種方式,學生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教師應該注意在課堂教學和閱讀文章之外帶領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我們的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寫作素材。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細致觀察,讓學生感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在反映生活作文的教學過程中,以“我的父母”為主體,要求體現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實踐中可以看到,雖然我們對父母是如此的熟知,但對他們的愛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甚至近乎麻木了;從很多學生的作文來看,不過是父母如何為我洗衣、做飯,雨中送傘、帶我看病。諸如此類,這種水過地皮濕、擠牙膏式的文字只夠湊數,除此之外幾乎別無記憶。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建議模擬家庭生活中的一些情景,以期喚醒學生沉睡的愛。在模擬與情景再現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去品味愛的滋味,這樣就有了作文寫作素材,表現手法自然在愉悅的情景教學中被激發,寫出生動感人的好作文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從模擬仿寫中積累寫作素材
在人類學習各項技能的過程中,模仿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寫作水平在前期也可以靠模仿來提升。所以,仿寫也是初中生作文水平提升的一個有效途徑。但是,如何做好這個“仿”呢?這不是簡單的抄襲,而是在閱讀一篇好文章之后,要求學生分析這篇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到底是哪里吸引了自己。通過分析,然后模仿他的這種境界,把這種意境借鑒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有了一定的素材積累,學生在寫作文時就用不著挖空心思去胡編亂造了。有了“米”還怕“巧婦”做不出好飯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