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增華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感受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從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體驗層次,增進學生對地理環境的理解力和適應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應對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初步能力。但由于初中地理課程不作為中考學科,所以多年來,初中地理課程被學校、家長和學生視為小科,失去了課程本身承載的歷史重任。鑒于此,我對農村義務教育地理課做了如下探究。
一、開發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是扭轉學生對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看法,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在我的教學中,我重視鄉土地理,我們地處長白山腳下,是受季風影響的溫帶大陸性山地氣候,一年有明顯的春夏秋冬四季……這些知識是學生能看見的地理知識;同時利用好地理室這個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親手摸摸地球儀,親眼看看豐富多彩的地形地貌、環境和人文,大開學生眼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精心設計學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
隨著課改的推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敗之一取決于學案的設計。我的學案由學習目標、自學提綱兩大板塊組成。學習目標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任務;自學提綱以填空題、選擇題和問答題等形式呈現,每個問題都緊密結合教材,圈定出在教材中的具體位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適當進行知識拓展。學案設計板塊明了,內容由淺入深,問題呈現形式不一,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三、構建靈動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
我的課堂由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四個環節構成,每個環節的主角是學生。自主學習是學生結合學案自學教材,初步解決學習內容,凝練合作學習問題;合作探究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首先核對自學成果,其次合作完成自主學習中凝練出的問題;精講點撥是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補充、拓展,形成本節課知識結構并適當進行知識拓展;有效訓練是把本節學習內容問題化,使學生及時復習鞏固,達成學習目標。整個課堂環環相扣,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
四、搭建展示平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課前五分鐘的地理知識小播報、課上四個環節學習成果展示和課下鄉土地理調查活動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它使學生主動收集、學習相應地理知識并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拓展了學生地理知識,為學生才藝展示搭建了平臺。
總之,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承載起我們的教育任務,小科當自強,把義務教育地理課程內容落到實處,為國家乃至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培養出活躍的、有責任感的公民。
參考文獻:
張丹.構建高效課堂,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J].鴨綠江,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