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福
摘 要: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成效會直接關系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因而需要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立足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重點分析了“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少教多學;意義;探討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人們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涵養和素質,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經過研究發現,采用“少教多學”教學模式是培養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對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少教多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少教多學”模式,有利于教與學相結合,促進學生自主思維的發揮和健康成長。
1.有利于教與學相結合
在“少教多學”模式中,可以很好地將教和學相結合,在實際教學時兩者并不是分離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幫助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掌握閱讀技巧,豐富閱讀教學內容,開拓閱讀視野。
2.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少教多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主要體現在閱讀教學中的知識、技能和情感與價值觀緊密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在“少教多學”模式中,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教材知識,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構建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學習環境。
3.有利于學生自主發揮
在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占用語文閱讀課堂中大部分時間,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地位,學生很難在有限時間內進行全部吃透消化知識點,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甚少。而在“少教多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做到精講精練,有效把握課堂時間,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剩余的課堂時間中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少教多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在認識上,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少教多學”模式,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加以正確引導,結合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制訂出正確的學習目標。同時,還需要對教材內容充分挖掘,通過精煉的語言概括出課堂主要內容,給學生留下更多剩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中,教師切記不能讓學生養成死記硬背的壞習慣,教會學生結合教師在課堂上的內容總結和歸納,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真正清楚地了解自己需要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2)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觀點和意見,讓學生在互動中更加熱愛語文閱讀教學,增強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狼》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獨立閱讀文章內容,之后請學生對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加以概括,最后告訴學生自己的理解,將師生之間的想法進行交流,增強互動次數,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2.在方法上,教師要多為學生總結學習技巧
在“少教多學”模式下,要想真正發揮少教多學的意義,就需要教師在完全了解學生的獨特思維與個性特點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和不足,采用鼓勵方式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傳授知識的最好方法不是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教會學生掌握知識的技巧和方法,這樣學生在掌握技巧和思路時,學會舉一反三,對相同的知識點就可以采用這一方法來學習,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建構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激發其學習熱情,真正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3.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考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談談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進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生變得更加善于言辭,增加膽量。特別是在閱讀教材中,鼓勵學生思考和發言,讓學生及時記錄下自己在閱讀時的疑惑和見解,與大家分享,增強課堂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和思維方向,在課堂講解時也能更有針對性,節省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采用“少教多學”模式,還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總之,將“少教多學”模式運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幫助教師利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還有效幫助學生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于虎琴.讓學生在文學之水上泛舟: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生命化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