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芳
在倡導高效課堂的今天,如何做好“潛能生”的輔導工作,是擺在教師面前突出的問題。下面結合歷史學科“潛能生”的成長對策,談談我的看法。
一、加強學生和家長的重視
中華民族的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讓每一位炎黃子孫感到由衷的驕傲。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隨時供我們從中汲取智慧和精神營養。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的道理是千古不變的,我們應該自覺地學習歷史。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鑒和運用歷史經驗。歷史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歷史的聯系是不可能割斷的,人們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向前發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歷史學科的學習對人終生有益,學生必須重視本學科的學習。
二、針對學生特點,樹立學習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個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為他希望成為的那樣的人。”消極心理是“潛能生”學習的心理障礙,“潛能生”是一個需要肯定、褒揚,需要成功喜悅刺激的群體。在課堂教學的創造教育中,課堂活動的設置因材施教,為“潛能生”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的信任和鼓勵直接影響到學生求知欲的產生,影響到學生創造意識的萌發和創造性思維的發散。我們教師不僅要努力使學習任務富有趣味性,還必須想辦法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加鼓勵,從而樹立學生對學習的信心,多為他們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
三、重視感情投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是雙邊感情和思想交流的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尊重學生,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學生,學生也會逐漸向教師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師生之間有更深刻的溝通。老師要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真摯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在生活中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培養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
四、改進教學方法,教會潛能生學會學習
轉化潛能生的工作中應把注意力轉到如何使學生學會學習方面來,真正做到“授之以漁”。我在教學中注意訓練潛能生的自學能力。一般選擇歷史概念少敘述強的課文作為閱讀訓練教材:第—步,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列成問題寫在黑板上,由學生閱讀課文找出答案。第二步,由學生列出讀書提綱,再對照我的板書查漏補缺。第三步,由學生設問我回答。經過這三個步驟初步培養潛能生的自學能力。這樣在一次次的思維訓練中,潛能生的思維活躍了,興趣增加了,提高他們的成績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為校園里的特殊人群——潛能生,需要得到家庭、社會、學校的關心。作為教師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要我們善待他們,欣賞他們,他們也會成為一群可愛的人。
參考文獻:
韓永兵.關注潛能生成長 優化歷史課堂教學[J].新課程:下,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