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輝
社會科技的迅猛發展,社會信息的急劇膨脹,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社會環境的復雜化,都要求人們主動攝取最有用的信息,有獨立思維能力,因此,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關鍵。有了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就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能用科學的方法主動探求知識、敢于質疑問難、個性充分發展的學習的主人。面對知識的更新和科學技術綜合化的趨勢,就可以運用自主學習能力有效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發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一種具體體現,是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積極能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認識和學習實踐活動。這不僅能開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我以參研《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實踐研究》微型課題為例,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想引領是前提
當擬定本學年度將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時,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如何讓學生明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首先針對學生的認識,我在班級開展了一次“自主學習現狀調查”活動,通過活動分析出學生目前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通過條款式的梳理出來;然后通過上網查閱和查找資料的方式收集目前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應具備的能力類型;最后我將學校目前的作息時間進行了梳理,將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一一羅列,一目了然。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后,我組織全班學生開展了一次“自主學習”主題討論會。會上我將學生目前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與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能力進行對比,再將學校目前自主學習時間給學生一一展示,學生都驀然感覺到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領會到學校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高度重視,于是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熱情被調動起來。當然這種熱情還需要在以后的過程中適時調動與激發。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指導規劃是基礎
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視度提高了,但如何自主學習?如何提高自主學習的效度?這需要教師幫助指導。于是我從學生的整體情況出發,根據學校作息時間安排,編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規劃簿”。規劃簿包括“學校篇”“家庭篇”和“假日篇”三部分。每篇均包括“規劃內容”“內容完成的時間安排”及“效果評價”三個部分。每部分均統一模式,但內容由學生自主擬定與驗收評價。這樣既幫助學生明確了規劃的方向,逐漸提高自己的規劃能力,又有利于教師檢查評價。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檢查驗收是中心
學生自主學習規劃開展起來后,除了自己每天晚三節的反思與評價外,班主任或科任教師的檢查驗收是很關鍵的一環。因為沒有教師的檢查驗收,大部分學生就會慢慢淡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或是自習不規劃,或是規劃為了應付了事,根本起不到培養能力、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于是我每天晚三節最后5分鐘,統一要求學生反思與總結當日自主學習情況。每天早讀時間分組抽查學生昨天自主規劃、執行及反思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規劃、執行才會落實,學生自主學習規劃的習慣才會慢慢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會逐漸提升。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時肯定是關鍵
為了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每月檢測結果出來后,我都要認真分析每個孩子的成績,將自主學習規劃科學、執行到位、效果突出的孩子以光榮榜的形式張貼到班級榮譽殿堂,并利用學期檢測總結會對他們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這樣既進一步保持優秀者的學習熱情,又會激發后進者追趕的激情,整個班級呈現出良性的競爭氛圍。
“一切天賦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更有力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絕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長期、有計劃地進行培養,需要廣大教師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研究學生的學習規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學管理策略。在教師的指導和管理下使學生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掌握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