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清居
摘 要:我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對素質教育的追求更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這給農村初中的發展帶來了幫助,使之取得了非常樂觀的成績,但同時也給農村初中帶來了更大挑戰。教學設施的落后,生源的不足以及教學方法的不完善,都給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要求校長以更創新有效的思維來規范制度,建設更加新型的農村初中教學模式。
關鍵詞:農村初中;管理;創新
近十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勝利,人們的精神追求與思想境界也因此不斷提高。社會大環境的發展使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持續上升,因此農村初中教育因其特殊性而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對于管理者而言,找到一種平衡解決現有問題,建立高效創新的教育新模式便成了當務之急。
一、目前農村初中辦學管理所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問題
1.師資力量弱化威脅著教學質量
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便是老師的教授,因此師資水平對于學校的教育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有些情況的發生便會嚴重影響農村初中的教學質量。比如,優秀骨干教師的缺失使得教育團隊中缺少領頭羊,剩余的教師因所帶班級和科目過多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加上農村的師資基礎本就不足,多數教師的學歷不高,專業素質欠缺,這也很大程度從本質上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升。
2.完善的激勵制度缺失使教師缺少工作熱情
農村的教學機制中,難以全面實施完善的激勵制度,對教師的獎勵往往只停留在精神層面,缺乏適當的績效獎勵,這樣會使工作者在工作中產生消極情緒,無法對工作全力以赴。農村學校經濟的短缺也會使這個問題更加嚴重,績效工資的低下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師的激情與奮斗之心。
3.生源學習水準的低下使得教育面臨大挑戰
伴隨著國家的城鎮化建設,大量農村家庭減少,他們大多選擇移居城市,從而造成城區學生過多,而農村學校出現生源急劇減少的現象。生源是學校辦學的基礎,生源的缺失或是質量的低下,對農村初中的建設無疑是個大挑戰。對于校長來說,解決這一問題,也顯得至關重要。
二、完善農村初中管理問題的建議
1.健全激勵政策,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熱情
雖然教育工作是以仁心為主,但適當的經濟獎勵更會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保持著一顆熱情的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另外,管理者因針對學校師生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實際,科學、合理地制定出高效且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這既能確保在約束的規章制度中按規章辦事,又能切切實實提高教學質量。
2.注重教學水平的提高,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水平
對于在職的教師進行知識培訓,爭取提高教學水平,彌補其不足。另外,注重教師素養,主要針對本校教師存在的問題,邀請其他學校有此經驗豐富的先進教師或專業教師進行輔導,如多舉辦“教師的必須素養”“教師道德講堂”等思想道德活動,提升教師的思想境界。
3.堅持教育改革,注重創新
教學改革是一所學校發展的推動力,校長及其他管理者應有堅定不移的教改信心。同時,在改革的過程中注重創新,這樣的改革既可以改變教師的思想,又可以從根本上擺脫教育的落后。
目前的農村初中管理仍存在著很多問題,但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在管理過程中,應發揮各界的力量,尋求社會的幫助,團結大家的力量進行改革。只有在改革過程中秉持一顆堅持的心,用創新的思維來重建教育模式,才能推動農村教育的持續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首權.談“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J].中學教學參考,2009(02).
[2]曹永浩.教育藏于細節[J].人民教育,2010(Z2).
[3]朱小萍.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