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問題教學方式是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也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而要切實發揮問題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掌握有效的提問策略是關鍵。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探討語文教學中提問的策略,希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高語文教學提問的水平提供一些幫助。
一、語文教學中提問的功能以及重要意義
在語文教學中,提問具有很多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1)有效的提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使學生形成學習的動機,從而積極主動地跟著教師的步伐參與到教學中來。(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提問可以給學生適當的刺激,使學生保持持續的注意力。(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的感受組織成連貫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提高表達能力。(4)把握教學的重點,實現教與學的雙向交流。教師提出的問題一般都是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點。
二、當前語文教學中提問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語文教學中,教師提問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五點:(1)問題的設置不夠科學。(2)提問的方式存在問題。(3)重復問題的情況嚴重,并且提問過多。(4)答案處理比較死板。(5)不善于聆聽學生的答案。
三、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提問水平的策略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問題并提問
要想提高提問的水平,首先必須科學地設置問題,并用正確的方法提問出來。問題設置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敗,如果問題設置和提問得當,那么就會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反之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首先,教師在設置問題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證問題的難易程度適中,過于容易或過于困難都會降低教學的效果。其次,問題的設置一定要有針對性,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可以對作者描寫的父親爬過鐵道買橘子的背影進行深入的探討,如可以這樣提問學生:作者重點寫這個背影的作用和好處是什么?體現了父親怎樣的情懷?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才可以回答出來,不僅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實現學習的目的。
2.改變傳統直接提問方式,變直為曲,引人入勝
教師在提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問題的啟發性,否則直來直去的、毫無啟發性的問題會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從而降低學習的興趣。另外,這種直來直去的問題也無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變直為曲,使提出的問題循環漸進、層層深入,這樣就會迫使學生跟著教師的引導進行積極的思考,提高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在學生由淺到深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3.提問要有深度,并注意結合教學目標,防止出現提問重復的情況
教師提出問題并不是隨便為之,需要教師認真對待,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提問的作用。首先,提問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又不要晦澀難懂,鍛煉學生思考的能力。其次,提問一定要結合教學目標,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最后,教師一定要告誡學生自己不會重復問題,也不會重復學生的回答,從而使學生認真聽講,這樣可以大大節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4.靈活處理答案,注重答案的多元化,善于鼓勵和啟發學生
由于知識有限,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難免會出現漏洞或錯誤,這時候,教師一定不要急于打斷學生進行糾正,而是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從而形成更加完善的答案。在語文學習中,同一個問題會出現很多種答案,這是因為語文是一個主觀性較強的課程,教師的答案也不一定就是最完美的答案。因此,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靈活處理,重視答案的多元化,并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5.學會并認真聆聽學生的回答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扮演一個好的提問者,還要扮演一個好的傾聽者,不僅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答案,而且還要學會傾聽。首先,在學生回答問題時,不管答案正確與否,教師都應該認真傾聽,并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其次,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提示,使學生的答案更加完善,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否則,由于教師的否定,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就會降低,甚至會對教師的提問產生厭惡的情緒,這對學生學習語文是極其不利的。
總而言之,教師掌握正確的提問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強化教學的力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還可以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改變語文教學落后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對自己提問能力的培養,提高自己的提問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學生學習活動主體的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最終實現教學效果和學生語文素養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