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尚
摘 要:語文教學一直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點,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習語文知識,不僅是學習語文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對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著直接影響。從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入手,重點研究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教育一直深受國家重視,尤其是在21世紀,人才成為世界競爭的關鍵,我國也在教育上進行了重大改革,從以往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現階段的素質教育,尤其是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作為初中教師,更要看到義務教育的重要性。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新課改以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其中,怎樣更好地應用這種教學方法就成為現階段最關鍵的問題。
一、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語文知識的學習一直是我國教育的重點,無論是哪個階段、哪個學科的學生,在學習時都離不開語文知識的應用,因此對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就成為現階段重點研究的課題。盡管語文教學在教育領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其教學質量卻一直未得到有效突破,總的來看,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教學方法較為死板,單一化情況嚴重,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是盲目地教學,不注重與學生實際情況相聯系,致使學生學習質量不高。這些都是現階段存在于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如果未將其及時解決,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與工作發展。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法
1.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
以往的課堂教學將教師作為主導,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通常將這種教學方式稱為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技能的培養,更未考慮到學生是否感興趣,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強加給學生,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隨著新課改的推進,素質教育理念被提出,一改以往教師教學主體的地位,而是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西方教學心理學認為,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并不是一無所有,他們會將之前所學到的一些內容與教師所教授的知識融合在一起,在鞏固舊知識的同時也能帶動新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根據其意愿教學更多知識,這樣就會不斷提升教學質量。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并不是說完全受制于學生,教師在開始授課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引導學生學習,并根據對學生的了解與學生課上課下的狀態,制訂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計劃,這樣就會使學生的思維與智力不斷提升,讓學生積極發言與提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
經濟的發展使得很多多媒體教學設備被應用于教學中,新課改以后很多學校創建了多媒體教室,但基本上都是在表面上做了樣子,在教學質量上卻沒有得到更多的發展,其原因在于多媒體設備并未真正應用于教學中,特別是語文教學,很多教師只是將多媒體與網絡中的一些教案作為參考,尤其是板書編寫等方面放松了要求,致使學生嚴重依賴多媒體,很少有學生主動思考。因此,應適當地增強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如,在講授《三味書屋》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文章,然后讓學生合上教材,根據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在電腦上描繪出三味書屋的樣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升學生對文字的認識程度,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應注重細節的觀察。同時,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教師還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并及時糾正,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促進學科間的融合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它不僅能使學生更加明白其他學科所表達的含義,還能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了解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注重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聯系,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科學習體系,完備知識框架。如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制作與教學相關的繪畫,在增強學生對計算機利用與認識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識,通過對塞翁失馬等成語事故的學習,能使學生了解到福禍相依的唯物主義理論。
通過以上研究得知,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采取得當的辦法給予解決就能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經濟增長帶動科技發展,新型科技應用于教育領域極大地改善了教學環境,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國家培養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