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客車碰撞測試(NCAP)的表現以及降低乘員的頸部損傷,提出了乘員安全氣囊的新概念,特別是對乘員和安全氣囊排氣孔控制技術提出改進要求。然而在碰撞測試中,表現為5星級的車輛在實際碰撞中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程度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這表明車輛碰撞測試表現評級與實際碰撞結果存在偏差。此外,碰撞測試的結果不具有均一性,如一輛車的正面碰撞測試表現并不好,但側面碰撞測試的表現非常出色,則該車就可以達到整體碰撞測試5星級的結果。隨著碰撞測試中假人模型的不斷發展以及新增的頸部傷害和胸部傷害測試項目,新車的碰撞測試表現越來越不好。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碰撞測試的標準越嚴格、越健全,測試過程中假人的頭部傷害和頸部傷害越小。為了使新車在碰撞測試過程中表現盡可能地好,針對不斷發展、進步的安全氣囊各種新技術,主要介紹了安全氣囊的主動排氣技術。
安全氣囊的展開順序、展開速度和穩定性對乘員安全性能提升都有很大作用。特殊的折疊技術改變了安全氣囊的展開順序:安全氣囊的上部可以先于氣囊下部展開;改進的低風險展開技術(LRD)加快了安全氣囊的展開速度,并可以長時間的保持內部壓力;應用特定的系繩技術增強了安全氣囊的展開穩定性。在安全氣囊展開初始階段,氣囊的主動排氣系統是關閉狀態,當需要改進安全氣囊的展開速度以及改變氣囊的內部壓力時,由安全氣囊控制單元(ACU)發出指令,開啟主動排氣系統。主動排氣系統關閉時,安全氣囊的內部壓力最大、展開速度最快、填充時間最短,當安全氣囊完全展開后,主動排氣系統接收ACU發出的指令,開啟排氣孔,迅速降低氣囊內的壓力,減小人體頭部受到的氣囊反作用力,降低頭部傷害。
對裝有主動排氣系統安全氣囊的車輛進行了碰撞測試,結果表明,安全氣囊的主動排氣技術可以有效地增強車輛的測試性能,提升車輛的評價等級。
Jaehaeng Yoo et al. SAE 2015-01-0024.
編譯:郭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