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森
(安徽省肥西縣人民醫院,安徽肥西 231200)
足癬是常見的皮膚病,是由真菌侵入皮膚所引起的淺部真菌病。該病發病率高,傳播廣泛,常引起繼發細菌感染,且較難痊愈,復發率高[1]。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為復方制劑,于2002年上市銷售,已在臨床使用多年,療效確切,深受患者好評。本品由水楊酸、苯甲酸、紫荊皮、冰醋酸、乙醇(70%)等組成,主要用于足癬,亦用于手足多汗癥[2]。所含苯甲酸、水楊酸、冰醋酸具有抑制真菌、溶解角質作用;紫荊皮具有殺蟲、抑菌以及止癢作用[3]。其中水楊酸、苯甲酸這兩種成分與全方藥效密切相關,是全方主要有效成分,測定其含量對于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4];現行藥典中水楊酸、苯甲酸采用的均為酸堿中和滴定;有關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中水楊酸、苯甲酸兩成分的質量分析國內外未見報道[5-7],本文采用UV法和酸堿滴定法測定兩組分含量,可有效避免滴定過程中多組分干擾,方法簡單快速,結果準確,重現性好。
1.1 試藥及來源 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批號:050911、050912、050913,規格:每支 20 mL):安慶市永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市售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批號:051001,規格:每支20 mL):錦州本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水楊酸對照品(批號:100106-200303;規格:100 mg):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1.2 儀器 TU-1221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通用科學儀器有限公司);AG135電子天平(METTLER TOLEDO);水為雙蒸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水楊酸的含量測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本品中水楊酸的含量[8],并對本法進行方法學試驗[9]。
2.1.1 最佳檢測波長的選擇 (1)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的光譜測定:精密稱取水楊酸對照品約45 mg,置100 mL量瓶中,加乙醇10 mL溶解,再加水約80 mL搖勻后,加冰醋酸0.1 mL,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2 mL置25 mL量瓶中,加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Ⅳ A)測定,最大吸收波長為530 nm,因此選擇在530 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圖1)。
(2)陰性試驗:精密量取不加入水楊酸的復方紫荊皮溶液,即陰性對照溶液1 mL,置500 mL量瓶中,加乙醇20 mL使溶解均勻,加水至刻度,搖勻。取15 mL,置 25 mL 量瓶中,加 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ⅣA)測定,在400~700 nm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圖2)。從譜圖可以看出,陰性對照在530 nm波長處無吸收,提示處方中其他藥味成分對測定無干擾。
2.1.2 線性試驗 精密稱取水楊酸對照品45.2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10 mL溶解,再加水約80 mL搖勻后,加冰醋酸0.1 mL,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1.6、2、2.4、3 mL 置 25 mL 量瓶中,加 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ⅣA)在530 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結果見表1和圖3。

表1 含量測定線性試驗結果(n=5)
結果表明,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的水楊酸在18.08 ~54.24 mg·L-1的濃度范圍內,其濃度與吸收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1.3 儀器精密度試驗 取上述對照品溶液2 mL,置25 mL 量瓶中,加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Ⅳ A)在530 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測定6次,計算。測定結果分別為 0.431 2、0.430 8、0.431 7、0.431 1、0.430 9、0.430 2,平均為 0.431 0,RSD 為 0.12%,結果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1.4 測定溶液穩定性試驗 精密量取本品1 mL,置500 mL量瓶中,加乙醇20 mL使溶解均勻,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5 mL,置 25 mL量瓶中,加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分別放置 0、1、2、4、8、12、24 h 后,測定其吸收度,結果分別為 0.430 2、0.430 9、0.430 0、0.431 2、0.429 6、0.430 5、0.429 1,平均為0.430 3,RSD為0.21%。試驗結果表明,本品的水溶液室溫放置24 h基本穩定。
2.1.5 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批號:050810,含量:99.8%)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1 mL,共9 份,稱取水楊酸對照品約 24、30、36 mg,各3份,分別置500 mL量瓶中;加乙醇20 mL使溶解均勻,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5 mL,分別置50 mL量瓶中,加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05版二部附錄IV A),在波長530 nm處測定吸收度,精密稱取水楊酸對照品約45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10 mL溶解,再加水約80 mL搖勻后,加冰醋酸0.1 mL,加水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2 mL置25 mL量瓶中,加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同法操作,在波長530 nm處測定吸收度,計算,測定結果見表2。

表2 含量測定回收率試驗結果
從結果可以看出,本試驗水楊酸回收率在98.5% ~101.0%之間,RSD 均小于 1.0%。說明輔料對檢測結果無影響。
2.1.6 樣品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水楊酸對照品約45 mg,置100 mL量瓶中,加乙醇10 mL溶解,再加水約80 mL搖勻后,加冰醋酸0.1 mL,加水至刻度,搖勻,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量取本品1 mL,置500 mL量瓶中,加乙醇20 mL使溶解均勻,加水至刻度,搖勻。
測定法: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2 mL與供試品溶液15 mL,分別置25 mL量瓶中,加0.01 mol·L-1鹽酸液1 mL和5%硝酸鐵溶液0.5 mL,加水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IV A),在波長530 nm處測定,計算。本品三批樣品及市售對照樣品檢驗結果見表3。
2.2 苯甲酸的含量測定 采用酸堿滴定法測定本品中苯甲酸的含量,并對本法進行方法學試驗。
2.2.1 回收率試驗 分別精密稱取苯甲酸約80、100、120 mg,各3份,置燒杯中,分別按比例加入處方中其他原、輔料,于室溫流通空氣中揮發除去乙醇后,置裝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器中12 h以上,取出,加中性稀乙醇50 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5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 mol·L-1)滴定,按下式計算。每1 mL氫氧化鈉滴定液(0.1 mol·L-1)相當于12.21 mg的 C7H6O2。計算其回收率。見表4。
F—氫氧化鈉滴定液(0.1 mol·L-1)的標定校正值;V—消耗氫氧化鈉滴定液(0.1 mol·L-1)的毫升數;W—分光光度法測得的每1 mL供試品中水楊酸的量(mg)。
從結果可以看出,本試驗苯甲酸回收率在98.5% ~101.5%之間,RSD 均小于 2.0%。說明輔料對檢測結果無影響。

表3 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含量測定結果

表4 苯甲酸含量測定回收率試驗
2.2.2 重復性試驗 精密量取本品2 mL,置燒杯中,于室溫流通空氣中揮發除去乙醇后,置裝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器中12 h以上,取出,加中性稀乙醇50 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5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 mol·L-1)滴定,按公式計算。每1 mL氫氧化鈉滴定液(0.1 mol·L-1)相當于12.21 mg的C7H6O2,重復測定6次。結果每次滴定液消耗量分別為 12.29、12.38、12.19、12.31、12.42、12.11 mL,RSD為0.95%。結果表明精密度試驗良好。
2.2.3 樣品的含量測定 精密量取本品2 mL,置燒杯中,于室溫流通空氣中揮發除去乙醇后,置裝有五氧化二磷的干燥器中12 h以上,取出,加中性稀乙醇50 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5滴,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 mol·L-1)滴定,按公式計算。每1 mL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1)相當于12.21 mg的C7H6O2。本品三批樣品及市售對照樣品檢驗結果分別為 101.7%、100.8%、99.9%、98.6%。
目前臨床上治療足癬、手足多汗癥的藥品種類繁多,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為我院常年銷售品種,集傳統中藥與現代醫藥,復方而成,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醫藥優勢,臨床療效顯著,價格低廉,在廣大足癬、手足多汗癥患者有著良好的口碑。
本試驗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中水楊酸含量,以530 nm為測定波長,靈敏度高,準確性和精密度好,操作簡便,陰性空白樣品溶液與溶劑無干擾,回收率高。可用于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的質量控制。與其它光譜分析方法相比,其儀器設備和操作都比較簡單,費用少,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精確度與準確度好,用途廣泛。
采用酸堿中和滴定法測定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中苯甲酸含量,避免了樣品中水楊酸干擾,試劑和器材廉價易得,相對而言,兩種方法都是比較經典的分析方法,特別適合基層及實驗條件欠缺的地區藥學工作者使用。
綜上所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酸堿中和滴定法測定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中兩組分含量取得較好的結果。但本實驗受限于基層檢測條件、啟動資金等客觀因素,所采用的儀器精密度和準確度相比時下流行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存在一定的差距,檢測指標有限,更大規模、高精密的實驗研究將為復方紫荊皮水楊酸溶液中有效成分測定提供更為有力的客觀支持。
[1]常小東,段 渠,張 溯,等.中藥復方外用治療手足癬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2012,32(3):390-392.
[2]王 濤,周 園,薛 薇,等.水楊酸天然冰片酯的合成及透皮作用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3,48(10):823-826.
[3]張甜甜.HPLC測定復方苯甲酸酊中水楊酸及苯甲酸的含量[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2,10(9):71.
[4]李 容,王柏桉.復方水楊酸搽劑的制備與質量控制[J].中國藥業,2012,21(10):52-53.
[5]吳 冰,陳啟躍,向鵬飛.高精密恒電流庫侖滴定法測定苯甲酸純度[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3,19(2):64-66.
[6]葉既彬.FAAS-UV測定苯甲酸[J].分析測試,2011,17(1):83-84.
[7]高 從,楊 寧,黃 力.庫侖滴定法測定水楊酸醇溶液中水楊酸的含量[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4,34(6):494-496.
[8]王 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復方苯甲酸軟膏中水楊酸的含量[J].北方藥學,2014,11(1):10.
[9]張 濤,蘇秀霞,張 茜,等.外用復方制劑中水楊酸的含量測定[J].臨床合理用藥,201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