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金威,周 姝,程景林,張立新
(1.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合肥 230601;2.安徽醫科大學急診醫學教研室,安徽合肥 230032)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為臨床常見疾病,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猛增,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心理疾病對軀體疾病的影響,現代醫學已經有較深刻的認識。不良心理狀態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復已得到大家公認[1]。早在20世紀中期人們就開始注意到心理狀態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邁耶·弗雷德曼通過近20年觀察統計分析在1987年提出了“易惱火、激動、發怒和急躁”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是治療冠心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冠心病患者在接受PCI前常有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這種不良心理狀態不利于術前準備性治療、手術的安全進行和術后心功能恢復。那么如果讓心理干預治療參與到冠心病的系統治療里面來,減少心理因素對軀體疾病的加重,并對病理生理治療起到積極作用,從而提高冠心病治愈好轉率,是不是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利用地西泮與艾司唑侖的鎮靜、催眠及抗焦慮藥理作用,口服給藥干預,調整患者術前心理狀態,并依據統計學原理設計了臨床觀察對比試驗,現將方法、統計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1 實驗設計與一般資料
1.1.1 設計、觀察對比實驗 將100例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2組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及有無合并癥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1.2 實驗單位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徽醫科大學急診醫學教研室。
1.2 對象與材料 實驗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內科病區完成。實驗對象為住院擬接受PCI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22例,漢族,年齡35~76歲。材料為常州四藥制藥廠生產艾司唑侖片(每片1 mg)、上海信宜制藥廠生產地西泮片(每片2.5 mg)、SCL90癥狀自評量表、SPSS13.0統計學軟件。
1.3 方法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均在獲悉將要接受PCI治療后即進行SCL90癥狀自評量表測評1次,測評結果與國內常模比較并分析。
實驗組患者第1次測評后開始給予地西泮2.5 mg口服BID及艾司唑侖2 mg口服QN。對照組不給藥。
2組患者均在手術當天術前進行第2次SCL90癥狀自評量表測評。測評結果與國內常模比較并分析。
2組患者兩次測評結果按時間軸分別縱向自比并分析。
橫向對比2組患者按時間軸縱向自比統計結果并分析。
1.4 量表分析標準及療效判斷 對照全國常模結果,滿足總分超過160分;或陽性項目數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分超過2分;任一標準,可考慮篩查陽性即存在異常心理狀態[3]。
縱向對比,總分和(或)總均分下降或者相對應因子分下降、陽性癥狀痛苦水平得分下降,認為為好轉即干預治療有效。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的計數資料,組間的比較為χ2檢驗;計量資料則為成組t檢驗。顯著性水準α=0.05。
2.1 結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第1次測評結果對照國內常模陽性率均為100%,進一步統計總均分、陽性癥狀痛苦水平,屬輕—中度心理障礙。2組所有因子分統計后,發現心理障礙種類集中表現為:軀體化、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說明冠心病患者在接受PCI治療前獲悉即將接受手術治療后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心理狀態。見表1,2。
實驗組和對照組第2次測評結果對照國內常模陽性率分別為48%、98%。2組按時間軸縱向自比實驗組總分、因子分、陽性癥狀痛苦水平顯著下降,而對照組變化不大。見表3,4。
表1 患者SCL-90測評得分統計匯總表(±s)

表1 患者SCL-90測評得分統計匯總表(±s)
注:成組t檢驗,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實驗組(n=50) 對照組(n=50)總分170.3 ±8.7 169.9 ±8.8總均分 2.89 ±0.95 2.88 ±0.92陽性癥狀痛苦水平2.88 ±1.07 2.85 ±1.08

表2 患者因子分陽性篩選統計對比表/例
2.2 結論 研究對象在接受PCI治療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地西泮聯合艾司唑侖干預可以顯著舒緩術前異常心理狀態。
表3 患者SCL-90測評得分分組對比及縱向自比統計匯總表(±s)

表3 患者SCL-90測評得分分組對比及縱向自比統計匯總表(±s)
注:成組t檢驗,組間按次序對應比較有顯著性差別(P<0.05)。
實驗組(n=50)第1次 第2次對照組(n=50)第1次 第2次總分170.3 ±8.7 148.2 ±9.9 169.9 ±8.8 165.8 ±8.9總均分 2.89 ±0.95 1.01 ±0.99 2.88 ±0.92 2.83 ±0.89陽性癥狀痛苦水平2.88 ±1.07 1.98 ±0.35 2.85 ±1.08 2.82 ±1.05

表4 患者因子分陽性篩選統計分組對比及縱向自比匯總表/例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發病率猛增,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心理疾病對軀體疾病的影響,現代醫學已經有較深刻的認識[4-7]。不良心理狀態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復已得到大家公認。Holmes等[8]報道,多項大樣本隨機對照臨床實驗表明,焦慮、煩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對冠心病的發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早在2003年,長征醫院的黃佐等[9]也報道了一項臨床觀察對比研究表明我國冠心病患者約有50%伴有焦慮、抑郁癥狀,焦慮、抑郁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明顯下降,影響康復過程,并使冠心病的長期死亡率明顯增加。
PCI進入藥物涂層支架時代以來憑借其實施簡捷易行、微創傷、療效滿意,一舉超越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成為冠心病最主要的顯效治療手段。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注意到冠心病患者在接受PCI治療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緒及行為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對于患者術前心功能的調整,PCI順利完成多有影響。分析其原因:在本項目中,2組患者第1次SCL-90測評結果顯示陽性結果率高達100%,證實了患者在接受PCI前普遍存在心理異常。統計因子分高得分項,密集指向軀體化、焦慮、偏執和人際關系敏感以及其他;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疾病本身造成的軀體不適為基礎,在疾病癥狀、醫療的痛苦、經濟負擔及獲悉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壓力催化下,患者往往會變得脆弱、敏感,出現繼發性煩躁、焦慮或下意識夸大軀體癥狀,對治療喪失信心,對治療的依從性下降,而這些反過來又會加重心功能不全癥狀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見圖1),最終不利于心功能恢復及相對安全的接受PCI治療。例如由于冠心病患者夜間平臥時間長,回心血量增加,加上膈肌上抬縱膈壓力增高,心臟負擔加重及迷走神經興奮,所以更容易在夜間出現心功能不全等[10]臨床癥狀加重。軀體不適在上述外在壓力催化下產生焦慮等異常心理狀態,而焦慮等導致的失眠、軀體不適癥狀放大導致的患者緊張、恐懼、躁動不安又加重心臟負擔,進一步加重心功能不全。這也是重癥冠心病患者夜間易發生病情變化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患者在PCI術前使用地西泮聯合艾司唑侖干預可以顯著舒緩其異常心理狀態,減少心理因素對軀體疾病的負面影響,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而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提高臨床治愈好轉率。
最后我們在這里呼吁,更好的利用現有的治療手段,多學科交叉,做好細節,不斷改進綜合治療方案,在冠心病的治療上不斷找尋新的突破點,最終戰勝這一人類最大殺手。
[1]Lederbogen F,Str?hle A.Stress,mental disorder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Nervenarzt,2012,83(11):1448-1457.
[2]Petticrew MP,Lee K,Mc Kee M.Type A behavior patter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Philip Morris's“crown jewel”[J].Am JPublic Health,2012,102(11):2018-2025.
[3]王繼才,張毅梅,周朝當.抑郁癥患者述情障礙與SCL-90癥狀自評因子的相關性及對癥狀的影響[J].精神醫學雜志,2012,25(2):113-115.
[4]Neng JM,Weck F.Attribution of Somatic Symptoms in Hypochondriasis[J].Clin Psychol Psychother,2013,75(3):199-210.
[5]朱亞麗,朱慶云.PDCA循環模式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焦慮抑郁的干預效果[J].安徽醫藥,2013,17(10):1826-1827.
[6]錢學貞.術前強化宣教在改善手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睡眠質量中的效果觀察[J].安徽醫藥,2013,17(3):526-527.
[8]Holmes SD,Krantz DS,Rogers H,et al.Mental stres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multidisciplinary guide[J].Prog Cardiovasc Dis,2006,49(2):106-122.
[9]黃 佐,樊 民,吳宗貴.冠心病患者抑郁癥狀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5):329.
[10]Dos Reis SantosI,Danaga AR,de Carvalho AguiarI,et al.Cardiovascular risk and mortality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sleep study,pulmonary function,respiratory mechanics,upper airway collapsibility,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depression,anxiety,stress and quality of life:a prospective,double blind,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BMC Nephrol,2013,14(1):215-217.
[11]李一瀛,胡珍真,黃志力,等.應激在抑郁癥失眠中的作用和常用應激動物模型的睡眠特點[J].藥學學報,2012,47(1):1-6.
[12]劉揚華,劉詩翔.睡眠障礙的診斷及治療概述[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2,7(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