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 青 張夢新
對數字時代電子書籍視覺信息設計的思考*
□文│馬 青 張夢新
隨著網絡普及與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伴隨著PAD、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產品出現,電子書籍大量出現并迅猛發展。圍繞“人”的滿足始終是設計的終極目標,在視覺信息設計中,應實現多媒體的、動態的、交互性的設計,具備互動性體驗和愉悅性情感的設計觀,圍繞著形式與內容、簡約與人性化方面整體考慮平面和多媒體全方位的設計穿插。
數字時代 電子書籍 視覺信息設計
隨著網絡普及和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依托設計學、信息學、計算機學等交叉學科,有創意性、藝術性、動態式、交互式的電子書籍(含電子雜志、電子書包等)大大激發了大眾的閱讀興趣。視覺信息設計是閱讀新方式的核心內容,對設計者和開發者來說是一種新形式的閱讀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所以必須更重視對電子書籍閱讀的整體創意信息設計,使各信息之間的動與靜結合,注重多媒體元素的應用并使之呈現新穎的視覺交互效果,包括視覺中的版式、色彩、字體、交互等諸多方面,將成為電子書籍領域閱讀設計的一大趨勢。
電子書籍英文即Electronic Book,與傳統紙張印刷出版傳播的圖書P-book(Paper book)對應。電子書中較常見的是紙質書籍的電子化形式,多用于小說、課本等,可以模擬翻閱紙張效果。較受歡迎的是多媒體交互類型,多用于有創意的電子雜志、電子書包、科普讀物以及適合多媒體表現的書籍。
2001年國內電子圖書開始出版以來,數量一直逐年攀升,2013年我國數字出版產值已經達到2600億元人民幣。國外亦是如此。根據普華永道公司(PwC)的預測,到2017年,全美電子書的銷售額將達到80.2億美元,在圖書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將達到38%。日本Impress綜合研究所公布的一項名為“電子書商務調查報告書2014”的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度日本的電子書市場規模為936億日元,包括電子雜志在內的電子出版市場規模超過了1000億日元,預計到2018年度將增至2790億日元。
電子書閱讀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極大地推動了數字移動閱讀模式的發展。在此基礎上,電子書籍的設計也實現了真正的多媒體的、動態的、交互性的設計,而非簡單的將紙質書籍版面轉化為數字界面。如美國電子互動書籍《時光倒流》、土耳其的藝術設計電子雜志Bak等,在界面交互設計、版式設計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外在形式并適合閱讀,創造了傳遞信息新方式,創造性地讓讀者從書本中得到了更加豐富的感官體驗。在當今這個數字時代,電子書籍正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并將日漸成為書籍傳播的主要形態,改變了人們曾經建立于傳統書籍書面有限范圍內的線性閱讀經驗,這種視覺流程的改變,改變的不僅是大眾閱讀習慣,同時還有閱讀心理以及知識接受模式的轉變。因此,對電子書籍視覺界面設計的研究,也更顯迫切和必要。
電子書籍的視覺信息設計主要體現在界面設計(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即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戶界面設計,針對用戶與應用軟件之間各種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動的區域,通過平面圖形、層面結構等方面的整體設計。結合書籍內容和要求,電子書籍的界面設計要做到美觀、易用、簡便、靈活、迅捷,使得界面中的版式、插圖、字體、色彩等各個視覺要素,形成不同的布局和風格,支撐有效的交互性,使讀者與產品形成良好的互動。
1.互動性體驗的設計觀
美國新媒體聯盟(NMC)和EDUCAUSE在2011年聯合發布的《新技術視野報告》(Horizon Report)曾指出,新型的閱讀體驗方式,將成為電子書籍最具革命性技術改變,也是最具魅力的亮點。電子書籍與傳統紙質書籍閱讀方式有很大的區別,電子書籍以移動電子設備為傳播媒介,讀者通過指腹輕柔劃過或用手指觸碰屏幕的方式選擇閱讀內容,在閱讀時的觸摸或拖拽畫面的角色、圖像、按鈕等的交互行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現今強調創造性、張揚個性的時代,讀者逐漸產生了積極參與和增強交流互動的需要,已不再滿足于單向的接受書籍內容,而是更要求書籍的互動性、主動性和個性化。一款為PAD平臺開發的《時光倒流》電子科普讀物,以時間軸的形式,將整個宇宙的發展歷程濃縮為24小時,它展現出一種文學與視覺藝術的結合,這種閱讀方式配合豐富的圖片、3D動畫、文字動態布局、音視頻等形式對內容加以拓展和開發,這種交互多媒體的方式,讓讀者可以在全新的媒體環境中學習知識,創造出一種沉浸式的閱讀環境和體驗。
2.愉悅性情感的設計觀
本著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新的電子圖書更體現人本主義,通過產品閱讀創新和交互創意的設計讓讀者在愉悅的體驗過程中接受文化的傳遞。作為一個系統性概念,在電子書籍這個平臺上,創造新穎的閱讀愉悅體驗,即交互的創意設計是核心內容。不管是中小學電子課本、小說還是科普讀物等,“人”的滿足始終是設計的終極目標。因此,在對電子書籍閱讀設計時,重點考慮的應該是電子書籍的閱讀愉悅性、用戶交互體驗的愉悅性。這是電子書籍設計的主體,是進行情感設計所要達到的必定目標。例如,美國奧萊利(O'Reilly)出版社是著名計算機圖書出版機構,在編程系列的圖書設計上運用不同的手繪動物形象作為不同圖書的封面,動物形象生動有趣,讀者易于接受并能影響消費者對其品牌感知,同時也傳達了出版社關注瀕危動物的社會責任感。再如,電子雜志《Bak》的界面非常注意層次感和閱讀秩序,通過顏色的對比、面積大小的差異,使界面中各個元素秩序化,讓讀者在視覺尋找中首先閱讀到最主要的信息,同時設計中的細節之美又能讓讀者記憶猶新,即整體和細節設計的統一感。這種和諧美觀的界面會給人帶來舒適的視覺享受,促進電子書籍或雜志的營銷(見圖1)。

圖1 人與電子書籍和諧關系構建圖
無論何種類型的書籍,其中的內容是作者精心構思的主要體現,而形式表現是指對于事物內在要素的結構或表現方式。對于不同類型的書籍來說,外在的表現形式應以內容為表現依托,設計者首先需要對內容進行解讀,運用符合內容的藝術風格表現書籍的藝術特點。
1.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眾所周知,在印刷術發明以后,以紙質為載體的書籍成為消費者閱讀的重要媒介;在當前數字媒體時代背景下,電子書籍被開發出來,與紙質書籍共存而缺一不可。紙質書籍主要由護封、封面、環襯、扉頁、書脊等各部分組成,視覺部分通過色彩、
版式、插畫、文字、材料的應用等來展現作者的想法;而書籍內文中的字體、字號、字距大小等視覺語言也影響著閱讀。電子書籍的設計更加多元化、多樣性。從構架上來說,電子書籍是一個開放的整體,每個層級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對于設計者來說除了與紙質書籍一樣,需要從內涵上把握書籍的精髓,理解書籍需要表達和傳遞的信息,并確定其特有的藝術形式,還需要將動畫、影音、動態的文字和版式等設計元素和諧地整合起來,最終呈現給讀者,藝術化設計吸引讀者視線是電子書籍中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子書籍設計的首要原則;而界面設計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將每個頁面間有層次、有秩序的鏈接導入,使信息分層序列化、形成有效的視覺引導,讓讀者根據個人喜好在其中進行選擇,創造自己的美好閱讀世界。
2.簡約與人性化
簡單質樸的生活是人們精神和心靈上的需求,包豪斯建筑大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曾提出過“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設計理念,在當今書籍文化中的簡約、單純、清晰、準確地傳遞文化信息,設計從繁冗到簡約,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因為過于復雜的書籍設計給讀者帶來閱讀的壓力和困難,視覺和思維的疲勞將導致情緒的逆反。簡約不是簡單,電子書籍設計體現出的簡約化特點,是通過盡可能少的設計符號將書籍理念、設計宗旨外化出來,用更平面化的圖形、歸納后的色彩等語言,將讀者注意力引向書籍的內涵。如果界面裝飾得琳瑯滿目,看起來很好看,但卻干擾了讀者的閱讀,這不是好的設計,違背了簡約的原則。而無論簡約化還是“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這些都是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礎之上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內外學者也在研究如何利用電子技術推動電子書籍的應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傳媒實驗室在做類似的項目案例,名為“最后一本書”,主要思路就是用微電子技術結合書籍本身的優點,創造出一種存儲量大、萬能的電子書籍。這種電子書籍在外觀設計上與普通書籍差別不大,翻開之后,每一頁紙由兩層透明電極構成,兩層中間密密分布著無數裝在微囊體中的微粒,或白色或黑色的微粒,通過兩側電極作用顯露出黑白比例關系,各種閱讀功能的調解主要設在書脊顯示屏上,內裝有調制解調器電池微處理器及其他元件,供讀者選擇成千上萬種書籍,根據使用習慣調節字體大小,還設置了只需按一個鈕,隨時能從互聯網上下載新書。這種實驗性創造性的方式讓閱讀更加方便和便捷。而實用性的面向兒童的電子學習書,如快易典學習機界面設計,針對兒童學習中文,文字的設計添加了象形元素,把漢字的學習和形象符號結合起來,提升了趣味性;色彩則采用了溫和的色調,給讀者一種舒適、溫暖的感覺,符合兒童對色彩和形狀的認知心理。所以無論是實驗性質的電子書籍還是實用性質的電子工具書,簡約和人性化是視覺界面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數字媒體大發展的今天,電子書籍成為書籍閱讀的常態現狀,圍繞“人”的滿足始終是設計的終極目標,電子書籍的視覺界面設計也是如此,從互動性、體驗性、情感性、愉悅性等角度,打破了原先紙質書籍設計的閱讀方式和設計套路,需要圍繞著形式與內容、簡約與人性化方面整體考慮平面和多媒體全方位的設計穿插。這也是新時代對電子書籍視覺界面設計師的新要求。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注釋:
[1]張宏.2014數字出版產業發展[J].中國出版,2015(1)
[2]李冰.谷俊明,美國電子閱讀發展現狀研究[J].中國出版,2014(20)
[3]王英斌.日本電子書市場增幅明顯 2018年將達2790億日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5-1-22(8)
[4]張浩,錢冬明,祝智庭.電子閱讀方式分類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1(9)
[5]范川.Bak的“愉閱”之道[J].裝飾,2008(5)
[6]馬鑫.電子書籍設計形式初探[D].西安美術學院碩士生學位論文,2011
[7]王潔.淺談專業出版品牌的經營與數字發行[J].中國出版,2014(20)
[8]柴文娟.電子書籍的設計思想觀[J].裝飾,2009(4)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科研課題“數字時代電子閱讀視覺信息設計研究”(Y20122299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