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燃峰 陸倩
摘 ?要:本文主要從傳統醫院預約系統問題的基礎上,并且結合了醫院工作的實際情況,為醫院構建了一套綜合性較高的檢查預約平臺,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做法以及最終的效果。作者將在文中指出高效的檢查預約平臺是優化醫院檢查環節、縮短患者就診時間的有效途徑,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我們應該注重醫院檢查預約平臺的綜合管理,同時制定相應的培訓考核制度。
關鍵詞:醫院單位;綜合檢查預約平臺;建立與實踐思考
一、醫院大中型檢查預約中的問題
(一)醫院自身的因素。一些醫院尤其是城市的中心醫院,由于醫院自身具有較好的公信力,每年的工作量都在上漲,其中門診量、床位、醫療時間都在飛速上漲。但是醫療人員受到醫療保障方面的制約,限制了醫療人員的服務范圍,尤其是醫院當中的大中型檢查環節都需要進行預約,例如,CT、B超、心超等,這些問題都是引發臨床科室、治療室以及醫患矛盾的主要原因。
(二)醫療環節、服務方式方面的因素。(1)就醫需要檢查的環節較多,等待時間長。在傳統模式下一個患者就醫的流程為:排隊-掛號-排隊-醫師檢查、開就診單-排隊-繳費-預約治療科室-排隊-檢查、治療,從這個流程當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排隊時間達到了70%以上。(2)醫療服務人員的利用率較低。各個門診部門、檢查科室都需要排專門的人員來進行預約登記工作,目前的狀態是一個科室一個崗位,依次重復安排人員;當患者進行排隊繳費的時候,一個人要為同一個患者服務多次,降低了工作效率。(3)管理理念落后,無法及時解決患者問題。由于各個檢查預約崗位都是分布在各個科室的,沒有統一的管理平臺,醫院的管理人員也不能對患者的就診檢查時間進行實時抽查,尤其是患者在進行多項檢查的時候,就會讓部門出現“忙的要死”或“閑的要死”的情況。
二、構建醫院綜合檢查預約平臺的主要做法
(一)查找相關問題,明確檢查預約的實際要求。作者在本地中心醫院管理人員的協助下,在醫院內發放了約兩萬張調查問卷,問卷當中的重點就是調查人們對檢查環節中不滿意的現象,并且根據問卷回饋的信息召開了相關的部門科室會議,了解了科室負責人的具體要求和相關建設設想。從問卷當中的給出的數據來看,醫院當中的出現醫患矛盾的科室主要有:CT、B超、心超檢查排隊的時間和繳費時間過長;周末節假日不能檢查;患者檢查前的告知到位力度不足;臨床反應當中的主要問題是等待時間過長,從而影響臨床手術的正常進行。
(二)制定新流程,構建綜合檢查預約平臺軟件。醫院綜合檢查預約軟件是建立在NET3.7.5平臺上來進行設計的,主要是通過檢查預約服務器將醫院內的各個部門連接起來,從而實現醫院內部所有資源的貢獻。
在綜合預約平臺當中的檢查項目主要有MRI、CT 、B超、心超、胃鏡等檢查項目。醫生可以通過醫生工作站向患者開醫囑或治療檢查申請單,并且,預約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根據醫生工作站開出的醫囑進行實時預約,并且可以通過這個中心將信息反饋到醫院病區、各個檢查科室以及后勤服務點。
這種將醫院各個科室連接起來的“綜合檢查預約平臺”與傳統預約方式的區別就在于:患者在進行預約時只需要在醫院的預約服務中心進行預約即可,不用前往多個地方進行預約;預約中心可以跟患者的就醫需求,為患者安排合理的就醫時間,當預約完成后,系統會自動產生預約編號并傳送到相應的科室部門中進行排隊,防止推諉環節出現失誤;預約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還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到各個科室的實際情況,符合條件的科室可以進行患者的安排工作,空閑的科室優先安排。
(三)構建檢測排隊叫號系統,讓病人檢測有序進行。綜合檢查預約平臺中的檢查排隊叫號系統,患者根據預約中心的通知到相應的科室報答確認后領取排隊用的卡片,領取卡片過后就依次進入了排隊系統。在原則上,應該按照患者的預約時間來排隊的,但是由于患者會出現遲到或者“爽約”等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人排隊的時間。
三、推行綜合檢查預約平臺后的成效以及感受
(一)綜合預約檢查平臺只是一種方式,縮減患者檢查時間才是主要目的。院推行平臺的過程中,作者發現醫院有一段時間中MRI室的預約達到了4至7d,我們迅速介入工作當中,安排醫院當中的人力支援MRI室,通過平臺的作用,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二)增強醫護工作者的培訓力度,轉化工作觀念。由于醫院考核的特性以及其他客觀原因,一些科室的負責人為了方便科室工作的方便,不同意將本科室的預約工作放在醫院預約服務中心,作者在了解過后知道,負責人是為了節約科室的人力,方便患者的,最終通過溝通協調,說服了科室負責人。
四、結束語
從醫院未來的發展形勢來看,綜合化的檢查預約平臺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同時還緩解了醫患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黃培.醫院建立綜合檢查預約平臺的實踐及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36(3).
[2] 黃培.基于信息化的醫院門急診流程再造實踐[J].中國醫療設備,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