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
摘 ?要:大學生戀愛是高??陀^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隨著大學生戀愛心理的不斷變化與發(fā)展,大學生戀愛心理狀況呈現(xiàn)出多樣性和差異性。研究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及其原因,有助于對學生戀愛問題進行教育和引導,有利于高校進一步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重點之一。
關(guān)鍵詞:大學生;戀愛心理
一、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分析
(一)填充心理。當代大學生大多在17到23歲,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中受到父母“溫室培養(yǎng)”式的呵護,這種依賴的生活方式在無形中養(yǎng)成了獨生子女處處被人關(guān)懷照顧的習慣。進入大學后,以往父母在生活、感情上的關(guān)心支持突然中斷了,初離父母的他們來到一個陌生而又競爭激烈的群體環(huán)境之中,這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時間都是難以適應(yīng)的,感情上出現(xiàn)了真空期,不免生出孤獨感,于是自然而然地去尋求另外一種精神寄托,用別的情感來填充這段空白。通過尋找男女朋友的方法來彌補情感上的需要,大學生純潔的戀愛跌價成為父母之愛空缺的一種填充。
(二)從眾心理。如今在校園中流傳著“在大學中沒有談過戀愛,就等于沒有上過大學。”“女生是一年驕,二年傲,三年拉警報,四年沒人要。”等鼓動大學生戀愛的暗示性話語。有些學生剛進校門時并沒有尋找男女朋友的打算,但受到身邊室友、高年級同學以及來自電影小說等愛情文化的熏染,久而久之也接受了“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的說法,對自身的實際情況不加以辨析,不加選擇地將別人的戀愛模式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匆匆隨流加入到大學戀愛的大軍之中。
(三)虛榮心理。有許多大學生談戀愛并非感情需要,而是一時的虛榮心作祟。所謂虛榮,就是指一種對表揚或贊美的渴求心理,追求表面光彩的心理,其本質(zhì)是利己主義的情感反映在校園中,不少大學生將能找到“校園伴侶”等價于對自身存在價值的肯定,找不到異性朋友的大學生常常被認為是“沒有本事”、“沒有魅力”的表現(xiàn),男女朋友成為大學社交的一張名片。
(四)務(wù)實心理。有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堅持“學業(yè)為重,愛情為輔”的觀點,沒有過多地將感情因素放到學習生活之中去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志同道合的朋友,從而發(fā)展成為伴侶,將戀愛作為一種學習的催化劑、生活的調(diào)味品。
(五)實驗心理。部分大學生推崇“戀愛實驗論”,即在校期間通過多次戀愛來積累經(jīng)驗,為今后持久的婚姻打基礎(chǔ)。曾經(jīng)有人做過這樣的調(diào)查,三分之二以上的在校大學生贊同這一觀點:愛的結(jié)局不一定是婚姻,但美滿的婚姻卻以愛情為基礎(chǔ)。戀愛不以締結(jié)婚姻為目的,這就給大學生在戀愛方面很大的自由度,他們可以隨意尋找,若感覺好就交往下去,感覺不佳就“拜拜”。更有一些支持這種理論的大學生為了“提高實驗成效”,經(jīng)常在一個時段或不同地域同時和多名異性朋友有親昵關(guān)系,憑借自己對異性的吸引力大打曖昧牌,從若干個的戀愛候選人中擇優(yōu)選取,將戀愛關(guān)系視為玩物。這是對自身情感的褻瀆,也是對別人生活的不負責。
二、大學生戀愛心理偏差調(diào)適
(一)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正確理解和對待愛情是樹立正確戀愛觀的前提,愛情并不只是耳鬢廝磨、朝夕相伴,戀愛也并不是只是兩個人的你擁我抱,真正的愛情,真正的戀愛不應(yīng)只是對方外貌的吸引,而應(yīng)是彼此的心靈相契、精神相擁。
(二)發(fā)展健康、文明的戀愛行為。戀愛行為要大方。熱戀中的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戀人間應(yīng)加強思想、情趣愛好和人生追求的交流。在感情表達上,要文明、健康、禮貌,體現(xiàn)當代大學生應(yīng)有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三)培養(yǎng)愛的能力。大學生在來到大學校園后,很多都是第一次面對愛情。因此,大學生因在實際生活中,在戀愛目的和對象明確的前提下,要敢于將自己內(nèi)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當面對別人給予的愛時,要能準確客觀的對其作出接受、拒絕、再考察的判斷。
(四)提高應(yīng)對戀愛挫折的能力。戀愛是雙方個性、思想多個方面的融合,大學生不能因為對方?jīng)]有接受自己的愛,就整天郁郁寡歡,否定自己,對方?jīng)]有接受你的愛可能只是因為彼此的理想、志趣不投,而并非是因自己的條件或其他因素。而且沒有志同道合,沒有個性相契,就不會有真正的愛情,即使當時勉強在一起,日后也很難走到一起,這樣的愛也只會給對方帶來痛苦而非幸福。戀愛受挫或失戀后,也不需把自己的苦悶、煩惱、埋怨進行過分的壓抑,可以把這些壓抑的情緒通過正確的途徑釋放出來,如找朋友傾訴,出去游玩等。
(五)加強大學生有關(guān)性的教育。對于性的知識,不能再停留于過去的“堵”,與其遮遮掩掩,“逼的”學生自己去“學習”性的知識,還不如“導”,的學校教育,大大方方的向?qū)W生們傳授性的知識。在高校課程安排上,可以選擇相關(guān)的課程讓學生選修,開設(shè)愛情心理專題講座,使學生懂得,要合理的宣泄和轉(zhuǎn)移自己正常的生理需求,控制自身的行為,使自身的行為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
參考文獻:
[1] 淺析大學生戀愛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魏娜,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