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燃發動機
發動機稀薄燃燒技術主要有兩個優點,一是混合氣體中過量的空氣能夠降低燃燒過程溫度,減少NOx排放;二是混合氣體含氧量高,燃燒充分,輸出功率更高。然而,理想的稀燃發動機需要準確的燃料流量、點火時間及空燃比控制來避免發動機爆震。提出了采用電子控制技術的“全權”控制系統。
稀燃發動機的空燃比大于按照化學計量式計算出來的空燃比,定義兩者的比值為k。研究表明,隨著k值的增大,NOx的排放先增加,k值在1.1處達到峰值,隨后急劇減少;此外,NOx的排放值還會隨著燃燒溫度和點火提前角的增加逐漸增加。
綜合考慮空燃比、點火提前角和進氣歧管溫度,發動機只在很小的工作范圍內才能避免爆震。為此,選用了諸多執行器和傳感器搭建了試驗臺架,利用“全權”控制系統實時控制并觀測相關變量,如空燃比、點火提前角、發動機溫度、壓力、負荷、廢氣溫度和NOx排放等。
保持發動機轉速不變,試驗輸入參數有k值、點火提前角和進氣歧管溫度,分別單獨改變這3個變量值并觀測發動機是否發生爆震現象。試驗結果表明:①隨著k值的增大,廢氣溫度逐漸降低,發動機逐漸遠離爆震區域;②點火提前角的增大對廢氣溫度的降低起到一定的促進效果,但過大的點火提前角使得發動機產生爆震,因此應優先考慮避免爆震,點火提前角應當小于32°;③進氣歧管溫度的升高對廢氣溫度無明顯影響,且發動機出現爆震,其值應當控制在83℃以下;④對于廢氣排放,NOx隨k值的變化與理論相仿,呈反向關系。
綜上,選擇較大的k值、合適的點火提前角、較低的進氣歧管溫度能夠在保證發動機效率的前提下減少NOx排放,同時遠離爆震區域。
Marcio Perin et al. SAE 2013-36-0402.
編譯:張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