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妍 章錦才周 磊陳廣盛(南方醫科大學,廣東 廣州 5055)
?
慢性牙周炎對口腔及胃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的影響
王妙妍章錦才1周磊1陳廣盛2(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廣州510515)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牙周炎對口腔及胃幽門螺桿菌(Hp)感染率的影響。方法選擇200例患者進行牙周檢查,分為慢性牙周炎組120例與牙周健康組80例,檢測兩組口腔和胃Hp的感染率,分析組內口腔及胃Hp感染率的相關性,同時比較組間口腔及胃Hp感染率的差異。結果兩組組內口腔與胃Hp的感染率均存在關聯(P<0. 05),且慢性牙周炎組口腔Hp的感染率明顯高于牙周健康組(P<0. 05),兩組胃Hp的感染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 05)。結論口腔Hp感染率與胃Hp感染率存在密切關聯,慢性牙周炎可提高口腔Hp的感染率,不良的牙周狀況為口腔Hp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關鍵詞〕慢性牙周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率
1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2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科
第一作者:王妙妍(1982-),女,在職博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口腔臨床方面的研究。
幽門螺旋菌(Hp)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癌等密切相關,目前全球約有一半人口感染Hp〔1〕。Krajden等〔2〕從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分離培養出Hp。據此有學者提出口腔可能是Hp在人體的主要儲存庫,牙菌斑可成為Hp的聚集地,深牙周袋則為Hp在口腔生存和繁殖提供有利環境〔3〕。本研究擬同時分析慢性牙周炎對口腔及胃Hp感染率的影響效應。
1. 1研究對象選擇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科就診的患者200例,男90例,女110例,年齡26~66歲。分為慢性牙周炎組(n= 120)與牙周健康組(n =80)。排除標準:吸煙者、口內天然牙少于20顆者、12個月內接受過牙周治療者,3個月內服用抗生素及鉍劑或質子泵抑制劑等胃藥者及患有其他全身性系統疾病者。兩組人群的年齡和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
1. 2牙周檢查根據社區牙周指數(CPI)選擇10顆指數牙進行牙周檢查。
1. 3口腔Hp檢測患者清晨空腹,于4個第一磨牙牙頸部采集牙垢,置于快速尿素酶試紙中央或試劑反應管中,1~3 min內觀察,若試紙和試劑兩者均變成紅色或紫紅色,判為陽性,若不變則為陰性。
1. 4胃Hp檢測患者清晨空腹或進食3 h后,采用C14-尿素呼氣試驗方法檢測。先口服1粒C14-尿素膠囊,靜坐25 min,用吹氣管向樣品瓶內吹氣1~3 min,測定樣品C14放射性活度(dpm),當數值>100 dpm,判定胃Hp陽性。
1. 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 0軟件行χ2、秩和檢驗。
2. 1兩組Hp感染情況兩組口腔Hp感染率與胃Hp感染率均存在關聯(P<0. 05)。見表1。
2. 2兩組口腔Hp、胃Hp感染率的差異慢性牙周炎組口腔Hp的感染率(85. 8%,103例)高于牙周健康組(73. 8%,59例)(χ2= 4. 554,P<0. 05)。胃Hp感染率(62. 5%,75例)有高于牙周健康組(55. 0%,44例)的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1. 121,P>0. 05)。

表1 兩組Hp感染情況(n)
大部分學者認為口腔Hp與胃Hp的感染存在相關性,近年的研究開始側重于牙周狀況對Hp感染率的影響。Al-Refai等〔4〕研究認為胃Hp感染可影響口腔Hp感染。Sudhakar等〔5〕研究顯示牙菌斑Hp的陽性率與口腔衛生相關聯。Fernández-Tilapa等〔6〕的研究認為口腔為胃Hp的再感染源。國內學者的研究亦顯示口腔衛生不良的幼兒牙菌斑Hp陽性率遠高于口腔衛生良好者,且口腔Hp顯著提高成人6個月后胃Hp的復發率,而聯合口腔潔治可提高胃Hp的根除率〔7~9〕。然而,亦有少部分學者認為Hp在牙菌斑中可能為偶居,如Preshaw等〔10〕的研究表明無論唾液中是否存在Hp,患者胃Hp根除率無明顯差別。Namiot等〔11〕的結果顯示胃Hp患者天然牙菌斑的Hp陽性率與口腔衛生或牙菌斑的控制均無明顯關聯,但其口腔Hp的檢出率為89%。上述研究的矛盾說明:口腔是一個復雜的微生態環境,如果未考慮取樣的位點,易導致結果差異;且研究時應具體評價牙周整體的健康狀況;對Hp的檢測應采用統一的檢測方法。C-14尿素呼氣方法被認為是除培養之外診斷胃Hp感染的“金標準”〔12〕。
本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可提高口腔Hp的感染率,不良的牙周狀況可能為口腔Hp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與Sudhakar等〔5〕的研究結果類似。據此推論,牙周袋內獨特的微生態環境,可為Hp提供一個適宜的棲息地,牙菌斑可作為Hp的特定載體,影響Hp在口腔的定植和生存。首先,牙周袋內適宜微需氧菌Hp生存;其次,牙菌斑的生物膜可產生尿素,提高了Hp的定植能力;再次,牙菌斑內的細菌發酵產酸,可促進Hp的繁殖,提高口腔Hp的感染率,使口腔成為人體除胃以外Hp最大的儲存庫。
綜上所述,本研究尚未發現慢性牙周炎對胃Hp的直接影響效應,后續仍需大樣本的橫向研究,更好地闡明慢性牙周炎對Hp感染的臨床意義,為Hp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理論基礎。
4參考文獻
1朱紅樹,魏征.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旋菌感染性慢性萎縮性胃炎64例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2; 33(4): 437-8.
2 Krajden S,Fuksa M,Anderson J,et al.Examination of human stomach biopsies,saliva,and dental plaque for Campylobacter pylori〔J〕.J Clin Microbiol,1989; 27(6): 1397-8.
3葉國欽.口腔幽門螺桿菌感染臨床檢測:當前診斷領域的熱點〔J〕.中華醫學雜志,2012; 92(16): 1084-6.
4 Al-Refai AN,Fathalla SE,Nagamani R,et al.Incid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dental plaque of Saudi gastritis patients〔J〕.J Family Community Med,2002; 9(2): 27-36.
5 Sudhakar U,Anusuya CN,Ramakrishnan T,et al.Isol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from dental plaque: a microbiological study〔J〕.J Indian Soc Periodontol,2008; 12(3): 67-72.
6 Fernández-Tilapa G,Axinecuilteco-Hilera J,Giono-Cerezo S,et al.Vaca genotypes in oral cavity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seropositivity among adults without dyspepsia〔J〕.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2011; 16(2): e175-80.
7何飛龍,劉富穎,張永力,等.胃復春聯合三聯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潰瘍的療效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 13(12): 2352-5.
8賴躍興,朱佳莉,徐萍,等.口腔幽門螺桿菌感染對胃幽門螺桿菌根除和復發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4; 30(2): 276-8.
9諸葛建琳.四聯方案聯合口腔潔治對幽門螺桿菌根除的近期及遠期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3; 29(20): 3323-5.
10 Preshaw PM,Alba AL,Herrera D,et al.Periodontitis and diabetes: a two-way relationship〔J〕.Diabetologia,2012; 55(1): 21-31.
11 Namiot DB,Leszczyńska K,Namiot Z,et al.The occurr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gens in dental plaque; an association with oral health status and oral hygiene practices〔J〕.Adv Med Sci,2010; 55(2): 167-71.
12向謙,王永占,岳光平,等.碳14呼氣實驗在消化性潰瘍診療中的衛生經濟學價值〔J〕.四川醫學,2013; 34(1): 44-6.
〔2014-11-11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通訊作者:章錦才(1962-),男,博士,教授,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口腔臨床方面的研究。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0-5886-02;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1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78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