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肖云
[摘要]同為杰出的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查泰來夫人與李瓶兒,她們是處于不同時間空間,卻都是性本能驅使下“出軌”的女性。因她們,作品被賦予了社會、時代意義,反映了作者的意圖。盡管都曾被當局者列為“淫書”,但其后所體現的價值卻是不可被抹殺的。對于她們的“出軌”,可以從當時各自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潮流,以及她們自身狀況等方面來加以分析。另外,她們“出軌”也反映出作者寄寓的對時代發展所特有的人文思想。本文借此表達在當今欲望、貪欲橫流的世界,現代物質文明對人的精神傷害,使身體尋找與靈魂的契合。
[關鍵詞]查泰萊夫人;李瓶兒;本能;出軌
中圖分類號:1106
查泰萊夫人是英國作家戴維·赫伯特·勞倫斯于20年代20年代后期出版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的同名女主人公。李瓶兒因在著名“淫書”——明后期蘭陵笑笑生所著《金瓶梅》中第二女主人公而眾所周知。她們,一個是因戰爭而下半身癱瘓的爵士的妻子,一個是不務正業的太監侄子的正室;一個是因丈夫的無能而另尋發泄的米凱利斯的妻子,一個是夫亡情人不聯絡,為滿足欲望而再嫁蔣竹山;一個是丈夫無能為力而轉情于守林人梅勒斯逐漸得到性滿足的康妮,一個是因丈夫花天酒地而通奸于西門大官人的李瓶兒。
一、本能欲望的自然性
勞倫斯描寫的查泰萊夫人處于一戰后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期,隨著機械文明興起的資本主義大有超越封建主義并追求政治權力的野心,人們在資本主義文明驅使下,心靈也受到異化,希望解放自己,將自我從枷鎖禁錮中釋放出來,追求人性、欲望。受這種大思潮的影響,戰爭中殘疾的克利福德爵士在精神上、肉體上自然都無法滿足年輕的仍有欲望的妻子康妮。在大時代、大思潮推動下,她無力阻擋自己的如浪潮般的欲望,周圍的人影響著她,也促使著她追求自己的本能,服從自己的欲望,在向性欲追求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一定程度說,康妮的“出軌”是必然的。丈夫的無能、自私,性愛分開等等觀點都讓接受新思想的康妮沒有接納的空間,不想與他交流,觸摸,親吻。勞倫斯寫作這篇小說也正是在資本主義機械文明沖擊落后封建主義時期,他看到了時代背景下機械文明對人性的扭曲,人對自然的渴望和欲望的釋放,對性愛的追求,對靈肉合一的向往,希望為人們構建起一個幸福伊甸園般的世界,沒有倫理限制,沒有“超我”追求,更多的是壓抑的“本我”釋放,積極的“自我”追求?!俺鲕墶痹诓樘┤R夫人身上沒有多少不妥,似乎是必然,也傳達了人們對壓抑的人性解脫的認同。
李瓶兒形象的出現正處于明末理學盛行時期,但有壓抑必定有反抗,離經叛道的思想也夾雜其間,但從作者蘭陵笑笑生的署名來看,正統思想仍占據主流,因此“淫書”的“罪名”加于《金瓶梅》身上也百年來未得翻案。作為第二女主人公的李瓶兒在當時黑暗勢力橫行、官商勾結的明末也確是個頗有資色的女子。她先是梁中書的妾,但受到嫉妒的正妻的壓抑,到了清河縣,被花太監的侄兒花子虛迎娶為正妻,但生性浪蕩的花子虛留戀歌樓酒館,與西門慶等人廝混。西門慶表面上和花子虛他們縱酒聲色,他心里早已對李瓶兒有小算盤。郎“情”妾“意”,兩人很快醉生夢死,這位有夫之婦受自己情欲支配“出軌”了。西門慶最終將李瓶兒迎進家門,成了繼潘金蓮后第六妾。明末政治混亂,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眾多文人作品多圍繞此大背景展開世風刻畫,笑笑生也不例外。蘭陵即今南京,當時經濟甚為繁華,政治卻日益腐敗,官商盜合一的身份也在西門慶身上明顯地體現。作者笑笑生用欲、性來表現當時的社會,也更為真實、生動,為許多后繼作家借鑒。但明末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也不容小覷,此書被列為禁書,遲遲未得正名?!扒Ч诺谝灰鶗钡侥壳叭允埂罢司印蓖鴧s步??烧菍π缘闹苯用鑼懀拍芡怀稣y思想壓抑下迫切釋放的本能、人性。自然屬性指的是不同于社會屬性的人的無節制的本能和欲望。這是人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兩位女性在當時的社會中此舉動無疑是驚世駭俗的,本能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使處于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女性爆發出同樣的追求。
二、本能釋放的呼喚
勞倫斯受奧地利弗洛伊德的思想影響較深,也為大多數作家認同,這是一股新的思想,一種打破常規的思想。本能、本性、自我等原本遭到禁錮的一些思想迫切要求得到傳播,但卻為當前統治者不利。其《兒子與情人》中“俄狄浦斯情結”的出現便為統治者所驚慌。自我本能、對性欲的追求、對機械文明的鞭笞,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的描寫則更激起了恐慌。所以英國當局將這本書列為禁書,在一定程度上還因為對查泰萊夫人的“出軌”作者并未進行譴責,而是讓其收獲美滿的結局,本應是“受害人”的丈夫卻為大家所厭惡,這里也體現了作者渴望社會大眾追求真、善、美,莫讓傳統思想壓抑人性,抑制本能的呼喚。
《金瓶梅》中對官商勾結、男女亂性的描寫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炸得正統思想家趕緊封鎖、追查,連翻閱的人也要治罪。這種新思潮順應當時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他們敢想、敢做,雖不乏投機取巧者,但不得不佩服開放的精神。對李瓶兒、西門慶等一系列人縱欲,受本能驅使追求性愛的人來說,笑笑生既褒又貶。褒的是他們的自由、釋放,不受傳統思想的荼毒,認為“食色性也”,對性愛的追求露骨而發狠,縱欲而亡的比比皆是,大大挑戰了當時傳統衛道士的底線,幾近崩潰的他們只得用強制手段封殺。
查泰萊夫人可謂養尊處優,豐衣足食,地位高貴,頭頂爵士夫人的頭銜,一舉一動受到人們的關注、尊重。李瓶兒確是清貧家庭出身,先為梁中書妾,受不到尊重,后為花子虛妻,得不到寵愛。查泰萊夫人自身條件優越可不快樂,得不到性愛的生活平靜乏味。李瓶兒生活也不順利,性欲得不到滿足寂寞而空虛。不同的生長軌跡,不同的生活環境,但她們都有魅力,都渴望一種沖擊、改變。李瓶兒于婚后與西門慶偷情,后嫁于西門慶,似乎未受到如康妮來自丈夫的阻力,但李瓶兒的愛情卻不是那么真,那么善,那么美,西門慶集眾惡于一身,擁有李瓶兒的同時還有眾多的妻妾,甚至染指仆人之妻,各色人等。來自共事一夫的妻妾的壓抑,來自惡夫西門慶變態的性虐待,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摧殘再加上獨子西門官哥的死亡,李瓶兒終因血崩而亡。這是笑笑生對當時社會無比失望的寫照,一切真善美都無法存在的絕望。
查泰萊夫人本就是溫和、賢惠之人,一貫而終,對丈夫的“出軌”自然受到本能欲望的驅使,這也未讓人感到憎惡,而產生因丈夫殘疾致使她失去正常性生活的同情,對其勇敢追求另一種人生的贊同,對其同梅勒斯性愛、懷孕、出逃的鼓勵,這一切都是作者真善美的思想貫穿其中,使讀者也懷著一種理解的心情去感悟她,接納她。相比,李瓶兒一開始對花子虛、蔣竹山則是虛情假意,未有真情,可以說是尖酸刻薄,無利用價值便拋開。正是這樣,笑笑生用冷漠的語言去描寫全文,使讀者感受不到溫情、善良,更多的是利益、利用。西門慶在李瓶兒生前時性虐待她,但她死后卻有三處大哭,展露了他在文中僅有的一次拋開欲望的人性,但這些李瓶兒還能感受到嗎?被哭訴的人尚且已沒有回應,哭訴人的悲痛更是笑笑生的一種諷刺,一種從反面人物的哭聲來暗含作者嘴上的譏笑。
她們的爆發都源于靈與肉的分離,或者肉欲與精神的不平衡,李瓶兒純粹的肉欲漸漸產生了精神,查泰來夫人肉欲與精神最終達成和諧,雖然程度不同,也顯示了當時的中國與英國性觀念的程度差異。
三、本能解放的升華
查泰萊夫人和李瓶兒都是婚中“出軌”,她們處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出軌”卻都為了滿足自身的性追求。可是結合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思想潮流,不同的自身狀況,可以看出在相同性追求后不同的命運,不同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作家對社會的感悟與描寫,以及流露出來的人文思想。勞倫斯和笑笑生都是時代的先驅者,勞倫斯是人性的追求者,在不同作品中都傳達了他對人性的理解,也迎合了大多數人的思想,世界是有真善美的存在的,只要人勇于追求,沖破自己的枷鎖,保持善良,最終會收獲幸福。而性愛合一,靈肉合一才是和諧的兩性關系,才會組建起幸福的家庭。以愛代替性,以性束縛愛,都是殘缺的。這是勞倫斯的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沖破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追求自然的精神充斥在其作品里,像是不切實際的逆潮流,但也是對虛假、物質的社會有力的反抗與訴求,有重要思想價值,啟迪意義。
笑笑生是時代的反抗者,“惡”觀念是《金瓶梅》中最易感知的思想。同一種受本能驅使而寫作出來的作品卻來自于迥然不同的“善”、“惡”觀念。在笑笑生筆下,人物沒有一個盡善盡美的,都擁有人的劣根性。李瓶兒讀罷讓人感覺有追求,善于人際。但她同時也有讓人難以接受的地方。對性欲的熱衷,與西門慶的茍且,對蔣竹山的冷酷無情等等,讓人更多地體會到惡,來自人性的惡。勞倫斯表現人性的善,美,對查泰萊夫人本能驅使下的性欲的追求自然報以同情、贊同的態度。而笑笑生用一系列本應讓人同情的事件重疊在李瓶兒身上,卻激不起半點同情心。只應一句話“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她的可憐仿佛皆處于她的可惡,與查泰萊夫人的可憐有天大差別。善惡是相對而言的,人文思想本就包含主觀性,善與惡觀念與個人自然分不開。
本能是每個人都有的,壓抑它或過度的釋放它都不是有益的。查泰萊夫人和李瓶兒都是普通人,都有對性的出自本能的追求,若長久得不到滿足自然是一種缺失,不利于身心健康。但通過分析查泰萊夫人和李瓶兒的一系列使本能釋放出來的條件,可以得出本能驅使下的性追求得到滿足后對自己、對他人所產生的影響也有人性的影子。人性趨向善,那么性追求則合理而有節制,不會對自己、他人造成不利影響;人性趨向惡,對性的追求則變得瘋狂而失去理智,僅在乎自己生理上的滿足,精神上的空虛卻依然存在。合理的兩性關系對人性的塑造也有影響。查泰萊與梅勒斯基于萌動的愛而性的過程升華了兩人,達到完美的結合,塑造了兩人更接近人性的善。李瓶兒與西門慶無愛而性占據重要地位的結合使兩人墮入地獄深淵,害了自身,失去兒子,也使惡的本性在性愛中一次次地展露,助長了惡,滋潤了惡。對于性本能的追求要合理適度才會擁有更幸福和諧的生活。明末馮夢龍的《情史類略》可以很好地作為結語:“天地若無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無情,不能環相生。生生而不滅,而情不滅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