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釗
中美關系正處在新的十字路口。在此關鍵時刻,迫切需要采取重大舉措,維護中美關系的大方向。
當前,中美關系的氣氛不是很好。美國似乎又正在進行一場關于對華政策的大辯論。美國一些持強硬立場的學者認為,美國應對中國加強牽制和平衡,減少合作;有持穩健看法的學者擔心中美關系的“臨界點”正在到來,表現出對兩國關系惡化的憂慮;一些持積極看法的學者反駁強硬論者,認為選擇跟中國對抗是惰性思維,是在尋找敵人,可能會把世界上相對最穩定、經濟上最有活力的地區搞亂,但這種意見相對較弱。
中國也有不少人對中美關系表示擔心。兩國許多學者都認為,中美關系正處在一個新十字路口。在這關鍵時刻,迫切需采取重大舉措維護中美關系的大方向,避免這艘航船迷航。習主席9月下旬對美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就是這樣一項重大行動。
21世紀以來,中美兩國元首的頻繁會晤既是兩國關系的一個新特色,也成為一種常態。但凡有國際會議的場合,如APEC、G20首腦會議、核安全峰會等,中美兩國領導人必定要舉行會晤。而此次習主席的國事訪問與上述會晤不同。
首先,習主席此次訪問有利于雙方就各自治國理政的理念進行深入交流,對兩國關系的發展方向取得基本共識。有利于雙方在有分歧的領域進行深入溝通,便于建設性地管控分歧和敏感問題。
其次,習主席的訪問是與美國民眾溝通的一個好機會。中國領導人此行中會選擇通過一定方式直接接觸美國民眾,向他們闡述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講述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理念,這將起到正本清源、升清降濁的作用,使兩國關系中的正能量充分發揮出來,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
首腦互訪還能推動雙方政府部門打破官僚機構的藩籬,自上而下地推動雙方的多元合作,給兩國關系注入發展動力。中美關系的實踐證明,首腦互訪對建設兩國關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中美經貿合作一直是兩國關系的推進器、壓艙石。中國入世以來,兩國雙邊貿易發展迅猛。隨著兩國經濟上相互依存的不斷加深,兩國經濟關系要從以貿易驅動階段上升到以投資驅動階段。去年11月兩國首腦已確認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推動雙邊投資協定(BIT)的談判。我們有理由期待此次訪問會有新的進展。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包括中美兩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去年11月,中美兩國發表關于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雙方在原先各自承諾的基礎上又向前邁進一步,突出了中美合作的引領作用。今年年底,聯合國關于氣候變化的峰會將在巴黎舉行,國際社會將通過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此次習主席的訪問,在這方面也會給兩國和國際社會帶來新的鼓舞。
近年來,中美兩軍的關系得到兩國領導人堅定的政治支持,兩軍交流比冷戰結束以來任何時候都更加熱絡。尤其是去年,兩國簽署了關于建立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制的諒解備忘錄,以及關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的諒解備忘錄,兩軍交流的機制化建設取得很大進展。習主席此次訪問必將再次推動兩軍的相互交流。
2014年11月,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在促進兩國人文交流方面取得突破。其中,兩國商務、旅游人員頒發10年多次有效簽證、互為兩國留學人員頒發5年多次有效簽證,是給兩國民眾的一個驚喜。今年將見到什么樣的驚喜,兩國民眾正翹首以待。
習主席曾強調要以“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的精神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中美兩國間的合作面遠大于分歧,兩國在所有這些方面的合作,實質都是在繼續推進新型大國關系的建設。
(摘自《財經國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