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竹
摘 要:我國交通運輸業一直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盡管在發展中有安全問題,但是,從總體上看較為平穩。由于科技水平的逐漸提高,交通運輸的領域也涉及了科技應用。在科技的推動下,交通運輸業有了新的發展模式。本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在新形勢下我國交通運輸的新發展。
關鍵詞:交通運輸;發展;科技
交通運輸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我國經濟水平高低的一個標準。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顯露出發展的不足,而且在經濟的影響下,更要轉變發展的模式。本篇文章先從我國運輸狀況的現狀分析發展中的問題,并且提出解決建議。
一、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現狀
我國通過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緩解了各地區經濟發展與運輸能力的矛盾,但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區域間交通發展不平衡,運輸安全問題突出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只有通過加強管理,采取合理措施,不斷擴大運輸需求,才能緩解交通運輸問題。
二、科技對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距不斷延長,運輸規模日益擴大,同時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及運輸方式的多元化,都將大大促進交通運輸能力及運輸效率的提高。科技對提高交通基礎設施的質量及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進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條件惡劣的地區,任何一個技術難題都將會阻礙交通運輸建設的快速發展,為了克服一個個長期困擾交通建設的技術難題,唯有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才能夠得以實現。
三、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運輸安全問題突出。影響交通運輸發展的最主要問題就是交通安全,交通一旦出現問題,會給人們的生命以及財產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交通局統計,近三年里,交通事故案件數量持續增加,而且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中,人員傷亡慘重,因此,在發展交通運輸的時候,要將安全放在首位。
2.區域發展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國的交通運輸一般都是以區域為主,但是區域內的服務功能混亂,沒有為交通運輸提供高效的服務,而且區域的規模比較小。盡管區域內的交通運輸范圍小,但是發展交通運輸花費的資金多,過多的資金給區域經濟帶來壓力。最重要的是,在區域內交通運輸沒有一個正規的制度,而且發展運輸依舊采用陳舊的手段,技術落后,思想保守。
四、促進我國交通運輸業健康發展的措施研究
1.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我國的交通中一個重要的主體就是個體運輸。而影響個體運輸的發展的根本因素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我國的交通運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國有、集體以及個體。國有運輸占據主導位置,集體發揮從屬作用,而個體運輸的發展速度快,三者在我國的交通中的都有著特殊的作用,只有處理好三者的關系,使其能在一個和諧的狀態下發展,才能使我國的交通運輸業整體提高。因此,在發展交通運輸業中,要轉變集中發展國有運輸的觀念,國有運輸的地位的確不容動搖,但是也要提升個體運輸的地位。
2.加強監督,搞好個體運輸業隊伍的精神文明建設。個體運輸帶來的利潤逐漸加大,其地位也在緩步上升。個體運輸的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效益,也是城市發展的象征,因此,為了保證個體運輸的形象,要加強運輸隊伍的文化建設,使其隊伍的文明水平保持一個較高的高度,從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對個體運輸隊伍文明的建設可以采用兩種方案,第一種是隊伍自身的管理;第二種是依靠當地政府的管理。隊伍自身的管理就要在個體運輸的內部建立管理組織,組織中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解決隊伍中的矛盾。而政府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法律法規,使個體業主的守法意識提高。政府也可以利用行政以及手段,控制運輸市場,嚴厲打擊偷稅漏稅現象。
3.制定支持偏遠地區的特殊政策。我國的整體交通運輸業發展趨勢良好,但是各別地區的發展滯后,例如西藏、青海等地,處于我國的西部地區,位置遠,水平落后,貧困地區多,而且人們的生活條件以及生存環境較低。因此,對于這類的地區,在發展交通運輸的時候,要制定特殊的政策,支持當地交通運輸的發展。例如:在藏族地區開通鄉鎮的客車,為客運成立基金,支持藏族的客運發展。一些地區在發展交通運輸的時候,資金少,而中央就要對貧困的地區的道路建設,給予適當的資金補助,或者是全額補助。還有一些地區在運輸貨物的時候,不是通過道路運輸而是水路,因此國家要改造渡口渡船,保證貨物正常運輸,在改造中也要給予補助。
4.加強我國交通運輸管理。管理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可以通過合同制度,我國為交通運輸的合約制定了相應的法規,管理交通運輸的時候,可以運用相關的法律,保證交通市場的穩定,使貨物能夠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運輸。我國某地區在管理交通運輸的時候,參照合同法管理,運輸糾紛減少。同時交通運輸的企業也要進行內部管理,企業員工的上崗標準明確,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范圍也要在法律的規定下。
5.加強區域合作,確保農村道路均衡發展。制約我國交通運輸發展關鍵因素就是道路問題,尤其的農村的道路。在開展農村道路建設的時候,一些貪圖利益的人,用高價錢購買低質量的材料,造成農村的道路路面質量差。一些運輸重物的車輛在路面上經過,使路面的狀況更差。而且道路質量管理部門,在農村的道路建設上,管理的力度不夠,使農村道路的質量與城鎮的質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針對以上現象,在農村開展道路建設的時候,中央要與地方政府合作,對農村的道路的實際狀況要充分的了解,合理的部署建設規模以及質量。確保農村的道路能夠符合國家道路的標準,減少城鄉道路質量的差距。在建設道路中,要保證城鄉道路的平衡,使我國的道路都在一個水平線上,促進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受到挑戰,因此,為了能夠在新形勢下發展,必須改變發展思想和模式。在發展交通運輸業的時候,合理的調整國有、集體以及個體運輸的關系,同時加強農村以及偏遠地區的道路交通建設。此外,還要對交通運輸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全面的提高我國的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羅仁堅.中國經濟導報.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2010.3.2.
[2]常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公路經濟發展.實踐(思想理論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