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績效管理是企業對員工工作情況進行獎懲的有效辦法,它可以保證企業的業務量,所以被廣泛使用。對于現有的很多企業來說,目前的績效考核體系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國家經濟的轉型也對這些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本文將針對目前一些企業原有績效考核體系存在的問題,對企業績效考核體系的創新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績效考核體系;創新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相同行業的企業間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于一些企業而言,沿用多年的績效考核體系現在就顯得很不適用,有的企業更是對績效考核工作不重視,這讓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限制。要讓企業繼續生存,就必須要對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進行創新,使企業適應時代發展,在行業中也更加具有競爭力。
一、原有的績效考核體系存在的問題
1.績效考核的內容存在問題
(1)考核的內容沒有完全涵蓋企業的所有事項,一些應該被納入考核內容的事項被忽略。不全面的考核內容讓員工在完成未被納入考核內容的事項時缺乏積極性,給企業帶來不良影響。
(2)考核工作不全面。原有考核體系將對員工工作的考核分散到各個職能部門,考核的時候基本上是單獨完成各自負責的事項。這就使得考核的結果存在片面性,不能真實、全面的反應被考核對象的工作績效。
2.沒有健全的考核監督機制
(1)缺乏對考核部門的監督。在實際的考核過程中,考核工作未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普遍存在隨意性。這就導致很多該考核的內容考核不全面,甚至有的考核內容直接被省略,使整個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受到影響。
(2)存在根據人情開展考核工作的情況。對于各個職能部門的考核,一些考核人員因為個人關系而將真實的考核情況隱瞞,按照人情對不同部門執行不同的考核標準。這就讓一些部門不能有效的改進,使整個企業的管理達不到應有的水平,影響企業的發展。
3.考核方式不統一。原有的考核體系中存在多種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反應企業的整體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各專業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與自己部門對口的單位,考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根據自己部門的情況制定的考核方式。不統一的考核方式還會導致重復考核的出現,工作出現問題的員工就很可能會被多次處罰。這會讓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打擊,直接影響到企業日常工作的開展。
4.結果反饋不及時。由于部分職能部門的考核對象不明確,導致這些部門考核結果的公開被延遲。考核工作完成后,部分職能部門把重點放在懲罰上,從而忽略了對考核結果的分析。被處罰的單位及個人只能看到具體的懲罰措施,不能得到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由于考核結果公布的延遲,被處罰單位或個人不能及時了解自己的錯誤,依然會按照錯誤的方式去開展工作,下一次考核的時候就又會被處罰。這樣會使被處罰單位的員工對企業的管理產生不滿,工作的時候也不會全力以赴,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二、新考核體系的主要內容
1.分類分組進行考核。根據不同職能部門的工作類型以及工作性質將其分別劃分為若干小組,然后分小組開展考核工作。分小組進行考核可以保證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還能使相同性質或類別的小組的考核結果具有可比性,促進各個小組的發展。
2.按工作性質制定考核項目。考核應該按照不同的工作性質制定不同的考核項目,為各個小組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這樣能保證不同工作性質的小組的績效可以得到相對客觀的考核,使其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3.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考核工作。將考核工作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給各個職能部門,讓其根據自己分配到的考核項目對相應小組進行考核。最終的考核結果由各個考核部門的考核數據綜合而得。
4.制定完善的考核標準。為了保證績效考核工作科學的進行,就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標準。這就要求各職能部門在確定考核方案后,根據方案的需求來調整原有的標準或制定出相應的新標準。
5.成立績效考核管理小組。為了加強對績效考核工作的監督管理,企業要成立績效管理小組來專門負責績效考核的管理工作。各職能部門完成考核工作后將結果送到績效管理小組,由績效管理小組對考核結果進行綜合整理并得出最終結果。然后經相關領導確認后執行處罰措施。對考核工作進行監督的部門要全程監督考核知道最終結果出來。另外,考核管理小組要及時將考核記過公開,讓出現問題的部門能根據考核結果制定改進計劃。
三、新考核體系的施行
1.工作目標的明確。企業應該在年初的時候將整體目標劃分給各個單位,讓其明確全年的工作目標。然后根據各個單位目標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處罰方案,讓各單位在年初就對目標未達成的懲罰有詳細了解。提前讓各單位知道考核內容和處罰措施可以讓他們在工作的時候更加積極,這樣還有可能超額完成任務。
2.程序設置。考核工作應該按照制定的程序進行,避免考核工作出現混亂。應該是考核管理小組帶領各個職能部門按照各自的標準進行考核,然后收集各職能部門的考核結果,最后進行匯總并公布最終結果。
3.及時反饋考核結果。企業應該建立專門的內部管理網絡平臺,在考核結果出來后,及時的通過管理平臺將考核結果反饋給各個單位。被考核單位在接收到考核結果后可根據考核管理小組的意見進行工作改進,這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業內部關系。
四、新考核體系應堅持的原則
1.公開、公正原則。被考核對象應該對考核的內容、標準以及考核方式都清楚,如有不清楚的地方,考核部門應該及時告知。同時,考核部門應該本著公正的原則進行考核,讓被考核對象享有同樣的待遇。
2.分類原則。對于企業內工作性質和類別不同的單位,要實行不同的考核計劃。根據具體的工作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與內容,同時懲罰措施也要不同。
3.有利原則。考核工作的開展最終是為了企業的利益,所以考核的進行并不是為了處罰員工,只是借助對員工的處罰來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專業職能部門在開展考核工作的時候要態度友好,以維持企業的利益為目標。
4.反饋原則。通過考核工作結果的反饋,有利于企業個部門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對企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五、總結
對于一些行業的企業而言,發展的黃金階段已經過去。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轉型,很多企業面臨著倒閉的風險。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原有的績效考核體系,制定出適應社會發展的績效考核體系。這就要求這些企業要對同行業中發展良好的企業進行比較學習,將別人的成功之處應用到自己的企業來。同時,這些企業必須要引進更多績效管理的專業人才,讓這些專業人才在企業發展的時候不斷創新,制定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新績效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劉昱熙.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創新研究[D].湘潭大學,2004.
[2]梁海萍.國有大型企業領導人績效考核的創新設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
[3]何學文.“五型企業”全員績效考核體系的創新與實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9:20-21.
[4]徐娟.消防部隊績效考核體系創新研究[D].南昌大學,2010.
[5]劉存福,張向虹.煤炭企業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研究[J].北方經濟,2011,10:59-60.
[6]龔立新.大型煤炭企業績效考核體系構建與實施[J].煤炭經濟研究,2013,08: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