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摘 要:新經濟時代中,企業風險往往是一種具有不確定性且在未來可能造成損失的可能,這種可能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風險防范成為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關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健康運營。事實證明,無論多么大規模的企業如果不能實現對潛在風險的提前防范,就難逃經營失敗的厄運,這些在美國的雷曼兄弟、英國的巴林銀行以及加拿大北電網絡等著名大公司破產案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加強風險的管理控制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壞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將立足于新的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的風險類型分析,并針對如何運用新科技手段對風險進行預測、分析和解決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經濟;企業風險;防范管控
對企業實現全面的風險管理是落實風險控制情況下的重要步驟,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性經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國務院最新出臺的《中央企業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指引》中明確了企業風險管理和防范的重要性,將風險防控視為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舉措,并未相關的管理措施提供指導。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是多樣的,它們種類繁多且存在于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財務風險、文化經營風險、法律與合規風險、戰略風險、市場風險、運行風險等,廣泛存在于內部和外部環境之中。在日益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下規避風險,防范企業危機已經成為企業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因素。面對這種狀況,完善相關制度保障,構建合理的防范體系,提升相關的執行與監督,將新的信息技術加以運用是十分關鍵的。
一、新時代下企業主要風險類型
新的市場環境下,不確定的外部環境成為影響企業達到預期經營目標的重要因素,進而產生的風險類型也是復雜多樣:
1.法律與合規風險
法律與合規風險在企業面臨的危機體系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二者相互作用,側重明顯而又影響分明。合規風險往往造成違反法律的情況而出現受到制裁的情況,相應的金融損失也會造成企業信譽的流失。法律風險往往源于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自身行為的不規范和對外部法律環境影響的失當。在這些風險面前,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對相關問題產生足夠多的重視,樹立遵法守法規范經營的正確觀念。
2.戰略風險
當一個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出現了整體損失以及相關既定目標無法實現的問題,戰略風險就此顯現。戰略風險的成因并不簡單,企業內部的矛盾問題與外部市場經濟環境的改變都是影響戰略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當面臨戰略風險時,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生產空間往往都要受到影響,對企業的應對能力也是重要考驗。
3.財務風險
當公司財務的不規范、財務結構不合理時,財務風險極易產生。而當公司出現財務風險后,其償債能力將大大削弱,投資收益也會出現萎縮,嚴重的可能導致企業財務受困陷入破產危機。財務危機主要存在于企業投資、融資以及流動性中。是財務管理中需要面對的現實性的問題。由于財務風險客觀存在無可回避,就要求企業的管理者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力爭降低風險,而不是幻想消除風險的存在。
4.市場風險
隨著新的市場環境變化,復雜的市場因素帶來了新的市場風險,產品及服務價格的變化,物資供應的穩定性與充足性都對企業的市場經營有著重要影響。能源、材料和物資的情況以及市場客戶的信息反饋,供應商的信用狀況等環節都有可能產生市場風險。與此同時,稅收政策和利率、匯率、股票價格指數等都有可能產生風險,一旦企業在這方面的經驗不足、信息不通順、決策缺乏針對性就有可能造成市場風險的擴大和市場競爭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5.企業文化風險
由于現代企業的經營中往往涉及較大的跨領域經營,相關組成人員的背景和工作地區也多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影響了企業文化的構成,也對企業文化的融合產生了挑戰。由于不同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企業戰略往往不能第一時間得到順利執行,對于企業凝聚力的產生和形象的塑造都有著深遠影響。
6.運營風險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隨著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相應的經營管理的難度也隨之提升,由于有關的經營管理人員的適應和管理能力的局限,運營風險成為了造成經營失敗的重大威脅,往往造成企業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進而遭受經濟損失。一般來說,企業的運營風險并不單指某一單一環節存在的問題,往往存在于產品結構、研發等方面,存在于市場營銷和組織經營的過程中。而企業經營在質量、安全、環保、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疏忽也會導致運用風險的加劇,進而導致業務控制的失效。
二、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和要點
1.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
(1)結合公司的實際經營目標,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2)加強企業內部與外部的信息交流,保證企業與股東間的信息順暢,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報告與編制信息。
(3)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4)確保企業遵守一定的規章制度,以實際經營目標為參考依據制定重要措施并貫徹執行,保障經營活動的效率,減少經營目標的不確定性。
(5)構建完善的危機應對機制,建立合理的風險處理機制,保證企業在面對突發危機時足夠的應對能力以控制損失。
2.風險管理要點分析
(1)完善風險應對占率(2)推動決策體系建立(3)建設經營性意外和不必要損失(4)識別管理企業的風險危機。
風險管理有其獨特的復雜性,其好壞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成果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如何完善風險管理對于企業董事會和管理人員來說意義重大,不容忽視。企業的相關經營者應當根據具體的戰略,合理安排資源配置,做好風險管理和人力、財力以及外部資源的應用。在此過程中,選拔具有專業知識和良好職業道德的工作人員,樹林相關人員的風險控制觀念,允許專業人員直接上報董事會重大事項。相關領導制定合理的風險管控和責任追究機制,推動專業人員運用相應的管理工具應對日常業務中的各種風險,并在風險來臨時做出及時應對。
三、運用科技手段強化風險防范和管控措施
擁有風險防控制度并不意味著能夠進行合理的風險防控,好的制度同樣需要好的執行,如果心存僥幸不去執行,那么相應的防控制度也只會是一紙空文。許多具體案例表明,許多企業風險的產生往往不是因為制度的缺失,而是因為盲目追求利益進而導致的投機心驅使。這種現象就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制度方面的監察把控,讓相關制度有章可循,對于違章現象嚴厲追究。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建立合理的風險信息數據庫,推動風險防控的信息化進程,將企業的風險信息融入到企業的決策中,推動決策的合理性與決策的系統科學性。其次,利用計算機手段進行相關指標的量化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能夠保證企業對于風險的規避,推動風險控制的合理推進。
綜上而論,風險防控對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來說意義重大,尤其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其重要性甚至可能左右企業經營的成敗。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就需要有關人員完善組織建設,加強制度構建,著力提高執行效率與監管力度,把握企業風險防控中的關鍵要素。企業的經營傾注了管理者和投資者的大量心血,其過程異常艱辛,風險管控也顯得尤為重要。相關人員需要樹立風險意識,建立相應的全面的管理體系,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光婭.淺談大企業稅務風險的評估和控制——以W企業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04).
[2]秦慶雷.企業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1).
[3]王麗艷.企業稅務風險及其防范控制[J].經濟研究導刊,2011(14).
[4]楊燕京.淺談企業稅務風險及其防范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1(05).
[5]陳愛彬.淺析企業稅務風險與納稅評估[J].財經界(學術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