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發
十個全覆蓋 幸福變常態
包文發
2015年9月17日至18日,內蒙古黨委老干部局組織自治區部分省級離退休老干部,到烏蘭察布市觀摩考察了“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情況,我是其中的一員。
回顧過去,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因此農業、農村、農民的狀況,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體的說是三個“最”。
一是農業“最”弱。主要體現在沒有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遇到風調雨順農業就會豐收,糧食就會增產,農民就會增收。否則,遇到災年農業就會歉收,糧食就會減產,農民就會減收。
二是農村“最”差。每到一村基本上都是土房、土路、土圍墻,破破爛爛,顯得臟、亂、差。
三是農民“最”苦。過去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褪切稳蒉r民的艱苦生活。辛苦忙碌一年,掙不了多少錢,日子過得很苦。
觀摩考察以后,令人大吃一驚。過去的三“最”印象一掃而光??梢哉f經過“十個全覆蓋”舊貌換新顏。讓人感到歡欣鼓舞。
一是農業由弱變強了。由于通電、通水、通路,農業再也不完全依靠老天了,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了,既有水澆地、旱澇保收田,又有一些經濟實體,農業正在由弱變強。
二是農村由差變美了。我們所觀摩考察的村落,土房變成磚瓦房了,排列整齊有序了,土路硬化了,路邊綠化了,村貌美化了??瓷先ヒ慌商飯@風光,令人贊嘆不已。

三是各種設施由少變多了。什么衛生院、養老院、便民超市、黨員活動室、文藝活動室、圖書室、村心小廣場、公共廁所等等,各種設施應有盡有,城鄉差別明顯縮小了。
四是農民素質由低變高了。過去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到處吐痰等不文明現象,大大減少了,到處都衛生了、干凈了,看上去順眼了。
五是農民生活由窮變富了。我們去過的幾個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最低的七千多元,一般都在萬元以上。說起“十個全覆蓋”帶來的變化,農民除了高興就是感激。
六是烏蘭察布的發展前景非常美好。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地資源,發揮本地優勢,把過去的“窮烏盟”建成了現在的薯都、風電之都、避暑之都、皮都和神州家園。將一個美麗富饒的烏蘭察布展現在世人面前。作拙詩以示美好祝愿。
十個全覆蓋,惠民進山寨。
舊貌換新顏,村容真不賴。
生活達小康,致富新一代。
繼續堅持好,幸福變常態。
(作者系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