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在選
血戰王淺子
◎ 王在選
我是抗日戰爭初期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的老戰士,是新四軍游擊支隊司令彭雪楓的部下。彭雪楓是在抗日戰爭中為國犧牲的名將,他又是華中抗戰中文武雙全的儒將。在他的教育之下,廣大指戰員都對國共合作、軍民團結聯合抗日的大局和政策有著深刻的認識。在行動中都能深明大義,團結友軍,槍口對外,聯合抗敵。
彭雪楓司令在團結友軍、共赴國難中的所作所為,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1938年他曾派張愛萍到河南省鹿邑縣縣長魏鳳樓那里任職,協助抗日衛國。我們第3團曾駐在鹿邑縣城外,魏縣長發給第三團每人一套夏季軍裝。我們第3總隊參謀長黃恩沛曾被派到安徽阜陽專區任警衛營長。彭雪楓還與友軍騎兵二軍軍長何柱國交往甚密,并互相承諾:如遇國共摩擦或軍事沖突,則互不侵犯,友善相處。
在彭雪楓的教導下,我們游擊支隊第3總隊第8團在戰場上堅決貫徹執行了國共團結聯合抗日的方針路線,付出了重大傷亡,挽救了國民黨軍隊的厄運。這個故事發生在1940年3月17日,宿縣西南20多公里的王淺子村。當時第8團副團長陳文甫帶領1營營部和幾個連,護送豫皖蘇邊區黨委副書記劉瑞龍,由津浦鐵路以西乘夜東進到津浦鐵路以東去。他們護送到鐵路附近轉交給第四總隊護送。副團長陳文甫即帶隊回轉,在王淺子宿營。一營教導員傅瑞帶2連駐王淺子村,副團長陳文甫帶3連和5連住柳樹灣。宿營后即在村莊外圍構筑簡易工事,拆掉了近處的橋梁以防敵人汽車通過。當天色剛亮時,就聽到北方槍聲陣陣,部隊立即進入備戰狀態。此時又看到從北方過來成群結隊的人群。駐王淺子村的2連即派一個排迎上前去了解情況。原來這是國民黨友軍,約四五百人。一位團長要求會見我軍的領導人。1營教導員傅瑞立即出面相見。那位團長介紹說,他是魯蘇戰區51軍軍長于學忠部隊的張團長,從隴海鐵路以北南下,到安徽省阜陽領取武器彈藥,跨過隴海路南下后,即被日本侵略軍跟蹤追擊,部隊受到很大損失,已無法繼續抵抗,請你們新四軍伸出援助之手,阻擋日本侵略軍的追擊,解除危急。教導員傅瑞聽后毫不猶豫,立即回答:國共合作,聯合抗日是抗日戰爭的大局,我們不僅要宣傳,也要在行動上貫徹執行,你們趕快集結和轉移,我們堅決阻擊日軍的進攻,掩護你們。張團長聽后,十分感激,對我軍的支援作戰深表感謝,并下令留下兩挺機槍。他們的部隊即從王淺子村經過,迅速撤向南方。
教導員傅瑞在日軍兩輛汽車和步兵逼進王淺子村時,即帶2連向日軍展開阻擊戰,掩護友軍撤離,并把情況報告副團長陳文甫。戰場上槍炮聲更加激烈了。日軍又從宿縣、臨渙集、南坪集三處調來16輛汽車的步炮兵約600人向我軍猛烈進攻。教導員看到日軍增加兵力,炮火連天,戰斗激烈,但他毫不畏懼,不怕傷亡,堅決抵抗。副團長陳文甫也堅定、沉著、不怕艱險,迅速帶部隊沖上去支援,卻被日軍以優勢兵力和炮火圍攻。我們部隊很快沖進一座利于防守的大院子固守。雙方展開了更激烈的戰斗。日軍的炮彈把院子里的房屋炸塌,燃燒起來。日軍步兵一陣陣向前沖鋒。我軍利用斷垣殘壁頑強反擊,大刀和手榴彈成了近戰利器。在院落外面,日軍傷亡累累,再拼命也攻不動了。我軍指戰員不怕犧牲,互相鼓勵,高喊抗日殺敵的口號,從早上一直打到天黑。日軍在傷亡慘重和屢攻不下的困境中,只得拖著許多尸體和傷兵,乘夜撤回日軍的據點。
此次戰斗,日軍被擊斃68人,傷百余人。我軍8團副團長陳文甫、副營長張錫丸、團參謀主任趙建文、排長朱克廣等30多人英勇犧牲,負傷的有8團1營教導員傅瑞等20多人。在打掃戰場時,還發現了幾個隱蔽而來不及撤走的國民黨士兵,我軍即好言慰問,送他們歸隊。
戰斗之后,第8團召開了血戰王淺子的慶祝會,追悼犧牲烈士,表揚英雄模范,總結戰斗的經驗教訓。我當時在第三總隊司令部當書記,也參加了大會,看到了受到表揚的英雄人物,聽到在大會上講述的戰斗故事。新四軍游擊支隊彭雪楓司令也專程來到8團進行慰問,稱贊8團王淺子戰斗打得好,是與數倍于我的日軍的一場硬仗,又是掩護支援友軍的政治仗。不僅嚴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也用鮮血和生命支援和掩護了國民黨友軍,一定會博得廣大人民的贊揚。8團指戰員英勇頑強和團結抗戰的戰歌必將傳播到蘇豫皖邊區更遠的地方。新四軍游擊支隊參謀長張震也在當時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拂曉報》上著文表揚8團干部和戰士大公無私、舍己救人、掩護友軍的英雄業績。并附詩一首:
盧溝橋上炮聲隆,抗日高潮赴敵征。
國共合作逐虎豹,軍民團結勝東瀛。
強國富民東亞立,睦鄰友好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