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近日,中組部、人社部、國家外專局印發《關于為外籍高層次人才來華提供簽證及居留便利備案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通知》),將“回國(來華)定居工作專家項目”“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等55項省部級以上開展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納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備案。今后由上述計劃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均可比照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辦理人才簽證、居留和來華定居等手續,享受出入境便利和相關工作生活待遇。這將使我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支持范圍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海外人才引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一個是確定了人才簽證的法律地位;另一個就是《通知》下發以后,降低了我國人才引進計劃的門檻和擴大了人才簽證的適用范圍,明確了人才簽證工作的責任主體和職責分工?!敝袊耸驴茖W研究院原院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吳江說。
《通知》有效解決了全國各地省部級以上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政策不一、辦理人才簽證居留難的現實問題。“過去我國對出入境管理非常嚴,條件要求高,引進人才較少,但‘千人計劃’是一個便利渠道,以往只限‘千人計劃’可以享受的服務和待遇,55項備案項目同樣可以享受?!比松绮繉<妓矩撠熑私忉?,《通知》的印發,將有利于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相互銜接的引才格局。
關于下一步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規劃,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制定的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中將會更加突出人才引進導向,專設針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的便利政策,有關法律有望年內實施。(來源:《人民日報》,2015年1月25日)

為更好開展“萬達青少年足球人才留學計劃”,萬達投資馬德里競技俱樂部
1月21日上午,萬達集團正式宣布投資西甲馬德里競技俱樂部,4500萬歐元購買馬競俱樂部20%的股份。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表示:收購馬競,是為了更好地開展“萬達青少年足球人才留學計劃”,為在西班牙留學的中國少年提供發展通道。
馬德里競技是國際足壇豪門,連續5年入選國際足聯評選的世界最佳俱樂部排名,曾10次獲得西甲冠軍。萬達入股后,馬德里競技俱樂部承諾,將出臺專門針對中國青少年的培訓方案,全力支持中國青少年足球人才留學。
據了解,萬達和馬德里競技各出50%投資3000萬歐元在馬德里新建青訓中心,將為更多中國青少年球員提供更好的訓練條件和培訓方案。萬達還將與馬德里競技合作在中國開辦3所足球學校,從萬達贊助留學西班牙的青少年足球人才中選拔優秀球員進入馬德里競技的一、二線球隊踢球。每年馬德里競技將被邀請至中國打比賽,將歐洲先進足球訓練和比賽經驗帶到中國。
2011年,萬達集團與中國足協簽訂協議,推行了“中國足球希望之星”培訓計劃,目前該計劃已經派出三批、總計90名小球員到西班牙進行培訓。預計到2017年,該計劃在西班牙留學的足球人才將達到180人。
由萬達牽頭組織的中國青少年留學西班牙項目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由萬達送到西班牙踢球的中國孩子們正融入西班牙足球氛圍,為中國足球積累實力過硬的后備力量。萬達收購馬競肯定也能為此助一大力。(來源:新華網,2015年1月22日)

隸屬于美國哥倫比亞太平洋管理公司的凱健國際是為數不多的來華開辦養老院的外企
美國《西雅圖時報》1月10日文章稱,上海南部一座養老院中,一名志愿者帶領十幾位老人正跟著音樂節拍鍛煉身體。在美國的養老中心,這樣的場景司空見慣,但是在中國,此類養老中心還未遍布各地。
該養老院位于上海徐匯區,是凱健國際在中國所有并運營的三處養老院之一,凱健國際隸屬總部設在美國西雅圖的哥倫比亞太平洋管理公司。
中國老齡人口直線上升,這一點和美國非常類似。但相比美國,激增的老齡人口更讓中國政府發愁,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大發展、但養老機制尚不完善時,外來投資就顯得十分必要。中國政府不僅鼓勵具有養老服務經驗的外國企業來華開辦養老院,同時還向它們學習先進的養老管理經驗和技術。
但是,機會多并不意味著挑戰少。凱健國際位于北京和浦東的養老院入住率僅分別為25%和30%?!拔覀儾⒉簧萃夏耆朔鋼矶痢!备鐐惐葋喬窖蠊芾砉镜膭撌既说ぁぐ吞嵴f,“我們理解老年人接受這種養老理念尚需時日?!?/p>
第一個挑戰就是價格,以徐匯區的養老院為例,每月費用從1000至4000美元不等,這意味著只有中上階層的人群才負擔得起;第二個挑戰就是缺少經過專業訓練的護工;傳統觀念則是第三個挑戰,中國社會向來強調晚輩侍奉長輩,只有孤寡老人才會住養老院。
但隨著中國中產階層不斷擴張,老傳統正在發生改變。凱健國際總裁陳美蘭表示,好現象是,“住養老院丟人”的傳統思想逐漸發生轉變,“而且如果能減少家庭負擔,幫孩子分憂”,很多老年人實際上愿意在養老院生活。(來源:《環球時報》,2015年1月12日)
日本《外交學者》1月22日文章報道,中國官媒援引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的新方針稱,中國將尋求通過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來促進軟實力,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高端智庫”。
中國智庫目前排名如何?賓夕法尼亞大學每年對全球6500多家智庫進行排名。據2013年的報告,美國占到全球前5名智庫的3個。而中國最頂尖的智庫社科院排名第20。中國只有3個智庫躋身全球智庫50強。即便僅限于“中印日韓的智庫”,中國也不及日韓。
中國一直在謀求與其不斷增強的經濟政治力量相稱的軟實力。智庫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軟實力的一個衡量尺度,也是增加全球影響力的一個渠道。但在中國,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質量智庫缺乏,提供的高質量研究成果不夠多,資源配置不夠科學,領軍和杰出人才也匱乏。
對此,北京開出的處方是,鼓勵打造高端的專業智庫。北京還讓本國智庫擴大國際交流,邀請外國專家參與本國研究機構,并增加與其他智庫的國際合作。
中國重塑智庫,其主要目標是增強本國的全球影響力。另外,北京還想要智庫在國家治理中發揮更重要作用,為政策決定出謀劃策。但與此同時,指導方針對中國研究機構的限定也非常明確——這會制約中國智庫的研究廣度,造成學者不太可能放心提出真正大膽的建議。不論公平與否,它還會繼續有損中國智庫在海外的形象。(來源:《環球時報》,2015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