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明學
外國專家獻智江西—— 2014年“廬山友誼獎”活動紀實
文/蘭明學
南昌二中國際教育部的弗蘭克·科衛博士從江西省省長手中接過“廬山友誼獎”獎章和證書后,激動地將這一喜悅與遠在加拿大的家人和同事進行了分享……這是2014年度“廬山友誼獎”頒獎儀式上的一幕,此次有18名外國專家獲此殊榮。與弗蘭克·科衛一樣,南昌大學俄羅斯籍教師林心語女士等人,也都即時通過視頻等與家鄉的親人分享了獲獎消息。
“廬山友誼獎”——江西省政府授予來贛工作外國專家的最高獎項,早在1990年就已設立,至今已有24載。但記者連日來調查走訪得知,仍有很多外國專家朋友以及市民對此獎不甚了解。如江西省政府為什么設這個獎項?又為什么取名“廬山友誼獎”?這些外國專家獲獎的理由是什么?政府獎勵了什么給他們?另外,這些外國專家來贛后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哪些重大影響?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江西省外國專家局,為你揭開廬山真面目。
“您知道自己獲得的‘廬山友誼獎’為什么有‘廬山’兩字嗎?”
“我不了解。”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數位2014年度“廬山友誼獎”獲獎者,他們對“廬山友誼獎”的設立背景及其相關信息不是很了解,雖然他們大多都去過廬山。據介紹,1990年,江西省開始設立“廬山獎”。這個獎是為表彰在江西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促進江西經濟社會發展而設立的。
記者了解到,我國及各省市幾乎都有類似獎項,而且每個省的獎項名稱都與本省市的特點有關,如湖北省“編鐘獎”、湖南省“瀟湘友誼獎”、海南省“椰島獎”等。
那么江西省為什么取名“廬山友誼獎”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廬山是江西名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文化內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1895年起,廬山有英、俄、美、法等20余國建造的別墅群,廬山成了中外著名的避暑勝地。同時,廬山出現了大量的外國教堂、銀行、商店、學校、醫院以及市政議會等,成為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腹地的獨特代表。因此廬山即代表江西特色,也成為中外交流的象征,故名“廬山友誼獎”。
另據了解,2007年,省政府明確“省外國專家局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外國專家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推薦中國政府‘友誼獎’的人選和全省外國專家表彰工作”。從2008年開始,表彰工作從省外辦轉到省外國專家局負責。同時,“廬山獎”更名為“廬山友誼獎”。
“廬山友誼獎”是江西省政府授予來贛工作外國專家的最高獎項,原則上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不超過15名(今年因國慶65周年,增加了3個名額)。據了解,截至目前,共有330名外國專家獲“廬山友誼獎”。
今年的“廬山友誼獎”頒獎儀式上,南昌二中國際教育部的弗蘭克·科衛博士驚喜地發現,獲獎者像自己一樣,都是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外國人”,有俄國人、美國人,還有自己的“老鄉”——加拿大人。
“‘廬山友誼獎’獲得者以美國、歐盟、日本人士居多,還有部分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孟加拉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尼泊爾、菲律賓、南非、喀麥隆、加納等國。其中經技類專家有146名,文教類專家有184名。”省外國專家局綜合處相關負責人說。
“你好!我的中文名叫林心語。”在南昌大學國際公寓,該校俄羅斯籍教師林心語用較熟練的普通話熱情地把記者一行請進家里。記者采訪發現,除林心語的普通話較熟練外,其他幾位外國專家都表示,會講一些簡單的普通話,如打的士、買東西付賬時。

當地記者采訪獲“廬山友誼獎”的外國專家
省外國專家局綜合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獲獎者當中,有些會說一點普通話,但大部分不會說普通話。包括一些華裔專家。”據悉,2008年-2014年,共有7位華裔專家獲獎。
弗蘭克·科衛博士在南昌二中工作已有3年,之前在加拿大教書已34載。當記者問其在南昌還會待多久時,他說:“只要政策允許,我愿意一直服務下去。”記者了解到,2004年以前,來贛外國專家以短期(一般在6個月以下,6個月以上并取得居留證的為長期)專家為主,2005年后,長短期專家結構趨于平衡,2013年長短期專家之比為1:1.2,結構基本平衡。來贛較長時間的是格特拉克(江西)傳動系統有限公司總裁戈登·斯波汀先生,在贛工作生活了19年。
“您知道自己為什么會獲獎嗎?”
“是因為我們團隊研發出了純電動城市客車”“是因為我的課程很受歡迎,學生也都喜歡我”……采訪中,獲獎者都表示,江西省政府之所以給他們頒發“廬山友誼獎”是政府對他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
“這些外國專家之所以能獲獎,是因為他們為江西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記者了解到,尖端人才和先進技術一直是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短板。為此,一直以來,江西省積極引進外國專家和海外技術。據介紹,2011年至2014年,來贛工作外國專家總量達12800多人次,專家數量和層次均有大幅提升。
“2011—2014年,我省共實施引進海外技術、管理專家項目300多項,引進海外高層次專家近1500人次,解決科研、生產和技術難題1500余項,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并填補國內空白21項。”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引進海外智力和專家,江西省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產業、電動汽車等新興產業取得明顯成效。
如江西凱馬百路佳客車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專家幫助下,研發出純電動城市客車,成為國內首批擁有新能源客車生產準入資質的企業;昌河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快速掌握了AW109直升機產品數字化設計、制造與管理,成功交付24架該機型尾梁、平尾等部件;東華理工大學的美國專家艾瑞克,領銜研發便攜式小型化質譜儀,在醫學檢驗、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林心語展示“廬山友誼獎”獎章和證書
在南昌大學俄羅斯籍教師林心語家里,她給記者展示了“廬山友誼獎”獎章和證書。“除了這些,政府有沒有獎金給你們?”“沒有。”
“‘廬山友誼獎’無物質獎勵,但榮獲‘廬山友誼獎’的外國專家可享受一次省內免費休假療養,休假及評選表彰工作經費列入省財政預算專項安排,而且最主要的是自2008年表彰工作從省外辦轉到省外國專家局負責以來,都是省長親臨現場,并親自給獲獎者頒獎。”相關負責人解釋道。2014年度“廬山友誼獎”頒獎儀式上,來自華東交通大學的美國專家文森·休伯代表獲獎專家發言時說:“感謝江西省政府為我頒發‘廬山友誼獎’,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榮譽。”
2013年度“廬山友誼獎”獲獎者,江西凱馬百路佳客車有限公司執行總監肖恩·史密斯先生認為,精神獎勵遠比物質獎勵更珍貴、更持久。他說:“我是經過提名、評選程序才獲得‘廬山友誼獎’的,這比給我現金更有意義!”林心語說:“獎勵的錢會很快花掉,但榮譽可以一輩子都保留。”
與前兩位獲獎專家相比,“廬山友誼獎”對于弗蘭克·科衛博士來說,意義更不同。他告訴記者,去年學校曾為其申報過一次“廬山友誼獎”,但競爭比較激烈,沒有成功。欣慰的是,今年他圓夢了。為此,他感嘆地說:“精神獎勵非常棒!說明省政府認可了我對江西的貢獻,我為自己推動公立學校發展而感到自豪!”
數日采訪中,獲獎的外國專家都用了“非常自豪”“非常激動”“光榮”“驚喜”等詞匯來描繪獲得“廬山友誼獎”時的心情,同時對于“廬山友誼獎”,則評價為“至高榮譽”“是一個了不起的榮譽”等。
采訪時,記者就改進“廬山友誼獎”的工作還征求了這些外國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弗蘭克·科衛博士說,在他認識的外國專家當中,有一些人在贛服務了五六年,工作也非常出色,但沒有獲得“廬山友誼獎”。“希望江西政府多宣傳‘廬山友誼獎’,讓他們都知道這個獎項。” 弗蘭克·科衛博士還建議,江西省政府可否給來贛外國專家每人配一個胸章——表明江西對他們非常歡迎,同時也讓這些專家回國后留個紀念!
在記者結束采訪時,想到江西省省長鹿心社在2014年“廬山友誼獎”頒獎儀式上的真情講話。他講道:“專家們辛勤付出、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令我們深受感動;你們為江西發展進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江西人民銘記在心。衷心希望并熱忱歡迎更多的外國專家和優秀人才來江西工作,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江西的現代化建設,為江西改革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衷心希望各位外國專家以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繼續當好中外交流的民間大使和文化傳播者,進一步加深江西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外籍專家肖恩·史密斯幫助江西凱馬百路佳公司研發出純電動城市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