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玲
證券信用交易的風險控制
◎康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資本市場有了很大的創新,證券信用交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隨著證券信用交易的快速發展,人們也逐漸認識到證券交易雖然對于活躍市場經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其自身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如何有效規避證券信用交易風險或者將證券信用交易風險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因此,開展有關證券信用交易風險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將結合目前我國證券信用交易的實際情況,分析研究證券信用交易存在的風險,并提出控制證券信用交易風險的具體措施。希望能為證券信用交易的長遠穩定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證券信用交易就是投資者通過融券融資的杠桿效應擴大自身的交易能力,實現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大收益的目標。但證券信用交易由于自身和市場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在給投資者帶來較高投資收益的同時也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風險.下文將具體分析研究證券信用交易中存在的風險和應對證券信用交易風險的措施。
金融風險是指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而暴露金融領域的問題與矛盾,從而對金融領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產生嚴重影響,給金融體系帶來嚴重的破壞和損失。金融風險可以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宏觀因素的影響而對金融系統產生嚴重影響的風險,如匯率風險、政策風險等。系統性風險對于金融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帶來的影響較大,但一般系統性風險都有一個累積的過程,不是瞬時發生的。非系統性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商業金融機構決策失誤而導致的風險,如信用風險,資本風險等。證券信用交易造成的風險對于金融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有一定的影響,證券信用交易風險屬于金融風險的一種。因此,要掌握判別證券信用交易風險的能力。下文將具體介紹幾種由于證券信用交易導致的風險形式。
信用賬戶采用抵押證券的形式帶來的市場風險。按照正常的證券信用交易流程,要想進行證券信用交易第一步就要抵押擔保證券,即要求投資者將保證金賬戶進行抵押貸款,擔保抵押品可以是投資者信用賬戶中的證券資產也可以是其它類型的金融資產。完成上述流程后才能開始進行融券融資信用交易。正是因為證券信用交易具有上述特殊的交易流程,才使其引發市場風險的可能性增大。因為,在進行證券信用交易的過程中,各種不確定因素較多且發生的頻率較高,一旦這些不確定因素發生就會引起證券信用交易市場價格的變化。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作為抵押品的擔保證券的價值下跌時,信用交易證券的價值往往也會下降。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就會影響和限制投資者的補償能力,進而引發債務危機。
證券信用交易的杠桿效應帶來的平倉風險。采用保證金交易形式的風險主要是來自證券信用交易的杠桿效應。資本市場上股票交易的波動會影響資產價值,從而使投資者的財富值出現較大的波動。而證券信用交易的杠桿效應又會將這種資產價值的波動程度自動放大,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更嚴重的影響。如果投資者采用保證金交易形式,那就相當于選擇了具有較高風險的證券組合。如果股票市場出現下跌形勢,證券信用交易的杠桿效應往往會產生“補償維持保證金要求”,即讓投資者補償保證金以滿足證券信用交易的要求。而高風險的證券組合發生“補償維持保證金要求”的幾率要遠遠大于低風險的證券組合,給投資者帶來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此外,一旦“補償維持保證要求”發生,為了確保保證金能滿足最低交易需求,投資者就要按照相關規定在證券信用賬戶中存入更多的資金或資產。如果投資者不按照要求存放最低保證金,經紀公司就會強制平倉,自行賣掉投資者的證券以滿足證券信用交易最低保證金的要求。若即使賣掉投資者的全部證券資產仍不能滿足證券信用交易最低保證金要求,經紀公司就會強行關閉投資者的證券信用交易賬戶。經紀公司在股票價值下跌的情形下賣掉了投資者的股票,等到股票價值回升時投資者就喪失了重新獲得收益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經紀公司強行平倉將會給投資者帶來嚴重的損失。還有一部分經紀公司,甚至都不會給投資者發送“補償維持保證金要求”的相關通知,不給投資者進行保證金補償的機會,直接出賣投資者的證券資產以償還貸款。即經紀公司可以直接控制投資者的資產,使投資者喪失了控制資產的權利,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行為。
證券信用交易帶來的其它風險。除了上述的風險以外,進行證券信用交易還有可能會導致體制風險、法律風險等,其中體制風險是指由于我國金融系統自身存在體制上的缺失而引發的風險,如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就曾因自身金融體制存在漏洞而被國際炒家襲擊引發了體制風險。體制風險屬于系統風險,證券信用交易本身具有“助長殺跌”的特點,一旦引發體制風導致的后果就會被擴大,從而給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法律風險同樣是指由于現有法律系統在證券信用交易方面存在漏洞而引發的風險,這種風險只能通過完善我國的法律系統予以規避。此外,還有一些派生風險,如流動性風險、結算風險等,這些風險都是由于市場風險、體制風險、法律風險等基本風險而衍生出來的。因此,要在進行證券信用交易的過程中要做好基本風險的防范工作,避免引起更多的派生風險。
通過上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的證券信用交易還存在許多風險,這些風險嚴重影響了證券信用交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也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控制證券信用交易中的風險,采取一定的應對措施勢在必行。下文將體介紹兩種控制證券信用交易風險的措施:是進一步完善相應的風險防范制度;是要增強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
進一步完善相應的風險防范制度。目前,我國證券信用交易存在風險的一個原因就是由于我國現有的證券信用交易風險防范制度存在漏洞,因此通過完善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具體的措施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第一,加強證券信用交易的信用管理制度。進行證券信用交易應重視交易雙方的“信譽”,一方面證券公司應確保自身的信用等級過關,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另一方面應加強對投資者的信用調查工作,確保進行證券信用交易的投資者具有良好的信用記錄;第二,強化證券信用交易中信息的披露工作,確保投資者能全面了解證券信用交易過程中的風險。還應對信用交易進行規范化的處理,監督和管理信用交易行為,確保交易的公正性;第三,盡量減少投資者的損失。在證券信用交易過程中,證券公司應為投資者設置平倉警戒線,一旦發現投資者的保證金賬戶中的資產不能滿足信用交易的最低值時要及時同時投資者補倉,降低投資者的風險損失;第四,強化異常交易行為的管理工作。一旦發現有惡意拒絕補倉或者其他異常交易行為時要及時進行處理,確保證券信用交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增強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投資者要想進行證券信用交易,首先就應全面了解證券信用交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應具備防范證券信用交易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增強投資者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應從下述幾個方面入手。投資者應對證券信用交易有全面的了解。在進行證券信用交易之前,投資者應掌握交易的規則、風險發生的概率、違約處置等信息,綜合評估自身的資產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后再進入證券信用交易市場;投資者要隨時關注證券信用交易信息,關注保證金賬戶的資產數額,避免因自身忽視而造成嚴重的損失;投資者要注重信用管理,維護好自身的信用記錄。
總之,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國證券信用交易行業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同時也會遇到各種挑戰,如何迎接這些挑戰,做好信用交易業務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證券公司應認識到各種風險對于信用交易業務的影響,積極尋找應對各種信用交易風險的措施。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