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潔
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顯得越來越來重要,社會對于會計人員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第三十八條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所以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進入會計行業的準入證,只有取得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從事會計相關工作。而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各類技能證書是和畢業證書具有同等重要性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不僅僅是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技能的檢驗,同時也是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進入會計行業的墊腳石。
一、高職學生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現狀
2013年開始,江蘇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采用了全國統一題庫,考試難度有所加大,通過率大幅下降。而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我們,會計專業學生首次考試通過率低于15%,有的班級有的年份通過率更低,僅為8%。其中《會計電算化》科目,考試通過人數與參加考試人數在50%左右,相對于其他兩門科目要高,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由于實行了全國統一考試題庫,會計電算化科目的通過率大大降低,未改革前通過率一般在90%以上。考試通過率的下滑,導致部分學生對自己喪失信心,對從業資格證的取得越來越不感興趣,甚至有放棄轉考其它相關證書之意。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從事會計電算化教學多年的教師不得不提高重視,期望通過進一步分析,能夠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有好的幫助。
二、高職學生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低的原因分析——以會計電算化為例
1.客觀原因。從2013年起江蘇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就采用了全國統一題庫,考試都將實行三科連考(或兩科連考),三科總時長為180分鐘,《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的考試時間均為60分鐘,即每一考試科目持續時間為一個小時。連續三個小時的考試,不僅是對考生學習成績的考驗,也是對考生體力和應變能力的測試。從這一點講,增加了會計從業考試的難度。
在三門考試科目中,會計電算化科目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改革前分計算機知識和財務軟件實務兩個部分進行考核,計算機知識分為理論部分以及windows、word、excel實務操作部分,財務軟件實務部分主要是總賬部分和財務報表部分,財務軟件部分相對操作模式固定,所以比較簡單,有些學生只要花三個晚上時間進行強化練習一般就能通過。而實行改革后,2015年7月份前采用的是用友T3財務軟件,首先軟件系統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增加了其他模塊的考核,同時理論考核部分不僅包括計算機知識,還包括財務軟件知識,考試難度有了很大提高。而2015年下半年又將采用新的全國考試大綱和統一題庫,考試內容較上次又有了更大的變化,特別是采用的考試軟件不再專門指定采用哪家商業公司的財務軟件作為考試軟件,而是希望考生在掌握很多種通用財務軟件的基礎上能夠使用財政部自己開發的考試軟件,這樣學生就必須學習多種通用財務軟件。另外新的考試大綱中還增加了excel中財務函數的運用,這勢必也增加了學生的考試難度。
2.主觀原因。(1)學校方面:第一,課程設置有待提高。大部分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第一學年以公共基礎課為主,第二學年以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為主,第三學年以頂崗實習為主。會計電算化科目考核既包括計算機知識,又包括財務軟件知識,同時還包括excel在財務管理中運用的知識,而這三部分知識學校是在不同學年進行學習,分別對應三門不同課程《計算機基礎》、《財務軟件應用實務》以及《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并沒有針對從業資格考試再對該三門課程進行整合。第二,沒有無紙化考試練習環境。實行無紙化考試后,考試題目都來源于考試題庫以及采用計算機考核,但是學生長久以來已經習慣了傳統的紙質化考試,突然變成無紙化考試模式,如果學生沒有經歷過訓練,一進入考場必定會有很多不適,同時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較差,最終勢必會影響考試結果。(2)教師方面:教學方法的落后。《財務軟件應用實務》課程在設置時是希望該專業課程的教學和職業標準相銜接的,也就是說希望學生學習完本課程后能夠通過江蘇省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中的會計電算化科目,從而實現《財務軟件應用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職業證書的無縫對接。但目前就我們學校來看,效果不明顯。主要原因有:目前《財務軟件應用實務》課程的教學,往往都是先由教師對財務軟件進行演示一遍,然后再讓學生模擬練習多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少加入自己的思考,只知道根據老師講授的內容進行操作,至于為什么要如此操作,如何和會計基本理論有機結合難以真正理解,并且課程教學過程中一般只重點講解某一種財務軟件,而目前從業資格證中采用的是財政部自己開發的考試軟件,學生只有在掌握多種財務軟件的基礎上,真正掌握了如何操作的原理,才能有利于學生通過會計從業資格中的會計電算化科目。(3)學生方面:學生對于會計從業資格證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目前江蘇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一年有兩次報名機會,學生也知道將來從事會計崗位需要會計從業資格證,但很多學生都以難度大,考不過,將來不做會計為借口,給自己心理安慰,但歸根到底,還是對會計從業資格證的重視程度不足。高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太差,大部分對學習興趣不大,沒有形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很多時候都是馬上要考試了,才開始進入復習狀態,想僅僅通過一些模擬練習就能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根本沒法對課程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實現無紙化考試后,考核覆蓋面更加全面,這種想法根本無法實現。高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差。在會計電算化課程學習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如何操作,很少有學生會注意為什么這么操作,是否還有更好的操作方法等問題,缺乏對財務軟件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等能力。而財務軟件操作過程中的某些失誤,可能會導致電算化操作無法繼續進行,影響后續操作,而當出現這些問題時,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而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平時多練習,多操作,多討論,多總結。
三、提高高職學生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率措施——以會計電算化為例
1.學校方面:(1)優化課程設置:會計從業資格證中的會計電算化考核內容包含三個部分,涉及三門不同課程,所以在課程設置時,盡量將三門課程放置在同一學期或同一學年設置,同時還可以再增加一門課程,該課程主要講授多種常用財務軟件的操作,以真正做到崗課對接。(2)指定相關鼓勵政策:學校可以將會計從業資格證與獎學金掛鉤,將會計從業資格證折算成一定的學分,從政策方面鼓勵學生拿到會計從業資格證。
2.教師方面:(1)電算化會計科目涉及三門不同的課程,教師之間應定期不定期的進行教學研討,分析考核大綱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等,及時調整各自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2)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項目化教學等方法。比如針對《財務軟件應用實務》課程,可以將學生按崗位進行分組,每次上課時先將每次課任務下發,教師先不進行演示,先由學生帶著任務嘗試操作完成,若有問題,組員先討論解決,若不能解決,由教師進行操作演示,接著由學生指出自己錯誤之處,最后由學生對整個過程進行討論總結。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3)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教師授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比如可以將每個任務錄制成一個微視頻,同時可以創建一個微信群,以方便學生課后的交流討論學習。
3.學生方面:(1)端正學習態度。一旦報名參加了考試,應該全力以赴。即使沒有通過,也不能氣餒,應該分析原因,總結經驗教訓,聽取別人建議,爭取下次通過。制定復習計劃。由于實行全國統一題庫和無紙化考試形式,考核知識點的覆蓋面更加廣了,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全面系統的復習。有些學生認為會計電算化相對其他兩門科目要簡單,但是在新的考綱下,考核范圍更廣,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區分重難點,當然絕不能只關注重點,對于自我認為不重要的部分,也應該制定復習計劃。(2)增加實踐操作時間。新的考綱下,會計電算化科目的實務操作要求更高,這就要求考生需要改變以往的復習模式,應該多注重實務操作,增加實踐操作的時間。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踐操作非常強的科目,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夠真正掌握這門科目的內容以及原理,同時遇到問題時才能夠知道如何解決。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晚自習時間,利用機房或自己電腦多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教師的微視頻或微信群進行實時討論解決。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技能證書和畢業證書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實行新的考試形式和考試大綱以來,會計電算化科目的通過率大幅下降,有主觀原因,有客觀原因,有學校、教師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學生自我認識不足。希望學生能夠從思想上得到重視,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相信在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會計電算化科目的通過率會有較大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常州))